2005-01-07 13:56:59BRYANT

四老聚談:除了大陸,台灣沒有其他選擇

當被譽為「經營之神」的王永慶,當自謙為「平凡的勇者」的趙耀東,當自喻為「壯志未酬」的王作榮,當被公認為「福州才子」的王昭明,一起來討論當前財經與兩岸關係時,會激發出什麼樣的智慧火花?

 2004年12月上旬《遠見》雜誌在王永慶先生寓所,就安排了這樣一場聚談。

 他們的年齡在八十五歲與八十九歲之間,他們都擁有輝煌的經歷,都掌握過實權,都對社會做出過重大的貢獻,都受到大多數人民的尊敬。

 在這以前,我曾參加過幾次他們四位之間類似的聚談。這次的感受特別深刻,是他們的年紀更大了?是他們的憂慮更深了?是國家的前景更不確定了?

 聽完他們近三小時的聚談,我聯想到這一個時代最缺乏的就是:有大格局的遠見人物。在我的構思中,大格局者才能看得寬與廣,看得深與遠;才能不受小人與左右的阻擋;才敢突破「傳統智慧」與「政治正確」;才有「一笑泯恩仇」的氣度;才能創造歷史的新契機。

 回顧半世紀以來這四位人物的言與行,他們都擁有「大老」應當要具備的特質:

 (1)一種放眼天下宏觀世局的思惟。

 (2)一種強烈使命感的實踐與擴散。

 (3)一種從不認輸泱泱大國的中華氣度。

 (4)一種為下代子孫永續發展的深思熟慮。

 剛傳出喜訊的楊振寧院士常常引用朱自清的新句:「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

 以這兩句來形容四位大老的心境,十分貼切;「四老聚談」,也更具特殊意義。————高希均

早期政府清廉、領導有方
 遠見:過去幾十年來,台灣雖然遭遇不少困難,但是經濟仍然持續發展,近十年來,台灣經濟發展卻出現遲緩,到底是什麼原因?

 王作榮:台灣的經濟從老蔣總統時代到小蔣總統一直都發展得很好。歸納起來,首先是政府擔任了經濟的發起人。遷台之初,日本企業走了,台灣最缺的就是企業家,因此,政府接手創辦了許多企業,讓公營事業發揮領導作用,貢獻人才、技術及其本身的專業經營,而隨政府遷台的大陸民間企業也帶來人才、資金、技術、經驗與國際的關係。在此同時,政府採取了自由市場經濟,讓台灣的民間企業家充分釋放能量,由於本省族群本身就有刻苦耐勞、冒險、經商的天賦,因此,民間企業很快就發展起來。

 我常說,閩南人最會做生意,湖北人會寫文章,湖南人會打仗,廣東人搞革命,浙江人會做官。當時政府扶植了好多位優秀的本省籍企業家,包括王永慶董事長、吳火獅(新光)和林挺生(大同)等人。

 回顧過去,可供現在參考的經驗,我特別要指出,一個廉能政府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政府應該重視經濟發展,並且對現狀反應迅速。

 與現在的企業家相比,當時的企業家腳踏實地,苦幹實幹,很少投機取巧,很少官商勾結,但眼光、知識有局限,對國際市場開展不足。現代的企業家教育、知識、視野都比以前好,但是投機取巧、官商勾結,虛華不實。仔細觀察,不管過去還是現在,企業和政府都是配套的,有什麼政府,就有什麼企業家。

 現在民進黨及陳水扁政府不斷醜化兩代蔣總統,說他們威權、打壓台灣人,但我親眼所見,當時的政府是日以繼夜地為台灣經濟的穩定與發展、為改善人民的生活而努力奮鬥。

 趙耀東:1970年代初,台灣窮,沒有工業,特別是沒有大工業。

 王永慶:你太客氣了不好意思說,我替你說,台灣一直到中鋼成立,才算有大型工業,中鋼也是國營企業中最規矩的。

 趙耀東:最初我堅持不去創辦中鋼,在經國先生的鼓舞下,特別從南到北走了一趟,發現當時台灣根本沒有任何建煉鋼廠的條件,我的急性胃潰瘍就是在那時候犯的。但是,經國先生前後找我談了四次,他說「政府要為台灣經濟做點事」,要我儘管去做,一切責任由他負,而且要做就做個大的,其他什麼事都不必管。經國先生胸襟開闊,他對我說:「路是人走出來的。」有了他的支持,我才敢去做。

 當時建個煉鋼廠要新台幣560億元,但是最初連10億元都湊不到,經國先生就要經濟部負責九成的建廠經費,他告訴我:「500億元不夠,還要多少,填個單子給我。」當時的政府是窮得連燒餅油條都要管制,中鋼的例子說明,政府的魄力加上民間的配合,成就了台灣經濟奇蹟。

 王昭明:台灣經濟過去能夠順利發展,就是因為在政策選擇上,選擇正確的路。例如,當年發展人造纖維,到底是國營還是民辦,政府內部吵得很厲害,但是多數官員主張民辦,特別是尹仲容先生,雖然經濟部主張公有事業,但尹先生卻堅持讓民間經營。吵歸吵,但很幸運的是,當年在大陸發表政治高論的人,不看好台灣,紛紛跑到香港、美國,沒有來台灣,讓台灣有了難得的安靜,讓一群有政治良心的專業幕僚,如嚴家淦、孫運璿先生等,可以向當局直言建議。

 當時,政府主張管制經濟的保守勢力以徐柏園為首,外匯管制就相當嚴,台幣兌美元有四種價格。尹仲容先生則主張走市場經濟的路,讓民間經濟活潑起來,並且改革外貿體系,但是反對勢力非常大。支持尹先生的嚴家淦,積極說服當局,建議如果要選擇開放政策,就應該重用尹仲容。

 當年的專業幕僚有擔當、有魄力,使政策推動順利,這是台灣過去成功的「看不見的關鍵」。過去政府考慮經濟政策,很少考慮政治得失,不像現在決策,只考慮政治得失。

 王永慶:早期台灣經濟能夠發展靠的是安定,政府撤退來台後,台灣領導人很清廉,比韓國,東南亞國家,甚至比日本還清廉。我要再強調,當時,政府清廉、領導有方,這是事實。回想當年台灣經濟困難的情形,我覺得經國先生對台灣是有貢獻的,歷史一定會為他記上一筆。

 其次,台灣走的是市場經濟,走市場經濟是最有力量。日據時期,台灣沒有工業,只有酒廠,但啤酒,清酒全都是日本進口的,台灣只是種甘蔗、茶葉、樟腦出口。政府遷台後,開始走市場經濟,台灣沒有工業,就做加工。以我來說,當時一天做四噸PVC(聚氯乙烯),規模是世界上最小的,做不下去,沒有銷路。當時PVC主要從日本進口,因此,我生產的PVC,有三個月一噸都賣不出去,這是因為國內沒有二次加工,沒有出口。後來創立南亞,進行二次加工,但生產的膠布一樣沒有市場,所以又創立新東,進行三次加工,生產皮包、鞋類、窗簾,出口美國。

 我曾經雇用六千個女工,當時工人很勤勞。為什麼勤勞,這是因為殖民地時代日本人管得嚴,台灣民眾很苦,後來,只要有工作,大家就拚命做。我記得,當時女工有班可加,就很高興。就是勤勞打下台灣的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