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30 23:37:49marco

協助學習的策略

協助學習的策略

我採用七種基礎策略:

1.設計出優良的教學活動
2.進階式指導
3.讓學習變得具正面效果
4.動作頻繁
5.採小步驟進行
6.仔細觀察注意
7.給予評語回饋

設計出優良的教學活動

你現在或許會想立刻衝去開始教你的孩子。雖然這種起而行的做法有時能奏效,但是,更理想的做法是先了解孩子的學習方式。然後再將你的理解融入學習活動的設計裡,並不會花去太多時間。設計優良的活動事關教材的表現傳達。只要做到以下八項重點,教材的表現傳達便能加強協助孩子進行學習:

1. 簡單為要。
2. 緩慢進行。
3. 縮短指令及動作的時間間隔。
4. 給予指示及解釋時,儘量愈簡明愈好。
5. 把握視覺引導及具體的原則。
6. 以不同方式進行示範。
7. 強調重點之處。
8. 就地取材,隨機教育。

進階性組織化解說

想像自己在電影開演二十分鐘之後才進場,你在進電影院之前完全不知道這部電影的主題內容,所以你無法馬上進入情況,融入劇情。等看過二、三十分鐘之後,你慢慢了解電影一開始可能發生過哪些事。即便你已經跟上眼前的劇情發展,但你心裡還是覺得有點不舒服。之前沒看到的部份你必須用猜的,而且當你在揣測劇情、畫面以及事情動機的同時,電影仍繼續播演。

類似情況就像孩子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沒先被告知究竟是「做什麼」(what)、「怎麼做」(how)、以及「為什麼這麼做」(why),這便是所謂的「進階性組織化解說」(advanced organizing statements)。在進行活動之前向孩子解釋清楚這三個原則,讓他們培養出專注力並且心中持有目標的精神,這麼做對他們的學習非常地有幫助。

而且還能讓他們將注意力放在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好上。許多父母,甚至治療師都認為這個動作只有在首次進行活動前才具重要性,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每次進行活動之前都該陳述這三項原則,即便這個活動你的孩子已經進行過好幾次也該這麼做

做法正面化

你是否認為因為某件事情是「對的」所以孩子應該必須做呢?你會覺得孩子應該不用保證,不求獎勵便會自動自發去做這事。如果孩子看不出某個學習活動具有任何正面意義的話,要他們心甘情願把事情做好的機會可說是非常微渺。

有些父母甚至認為「提供賄賂」,孩子便會為了獎賞什麼事情都願意做。這股畏懼給予獎勵的風氣始於1960年代。當時的研究人員把巧克力、糖果及各種食物和獎勵劃上等號。他們傳遞給父母的訊息是:如果你要你的孩子做任何事情,用金錢、食物或其他獎賞激誘他們。

當時許多父母認為這麼做簡直有損其道德價值觀念;而那些研究人員只不過單純地把獎勵的角色化約了,他們並沒有即時出面糾正被歪曲誤解的觀念。無論你相信與否,當提到接受獎賞時,大人小孩的反應都是一樣的。如果你深惡痛恨你的工作,你幹嘛還不辭職呢?當然是為了有錢可賺!所以這些巧克力和糖果是無罪的!

很不幸地,父母只會想到一種獎勵,或臨床研究員所稱的「加強激勵」(reinforcement)。不過另外還有兩種型態的「加強激勵」對於學習具有更強大更重要的意義。我將闡述所有三種類型,解釋如何應用於教導孩子,還有,如果可能的話,告訴你為什麼應該避免處罰孩子的道理。

會想要做能獲得回報獎勵的事是人之天性。這種心態根本不必經由學習而養成,這是我們之所以為人的事實。我們會去追求為我們帶來歡喜的事物,避開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事物。就這點而言,我們的孩子和我們是一樣的。

習慣成自然

近千年以前,有位睿智的印度哲學家說過,任何事情只要習慣之後就會變得很簡單。他所講的便是「減低敏感度」(desensitization,即做很多次),以及「制約作用」(conditioning,即變得熟悉)的過程。這兩種做法均非新問世名詞。

這兩種千百年來被廣泛採用於學習各種從簡易至艱深學問事物的做法於五十年代末期開始被人熱烈研探討論。整個六十年代當中,它們被應用於多種不同行為之中。臨床科學界所熟知的「操作制約作用主義者」(operant conditioners)或「行為主義者」(behaviorists)經常會用到它們。

他們相信人類所有行為皆可因獎賞或處罰而化約成單純動機性的動作。人們之所以做某些事是因為他們能得到獎賞。人們之所以不做其它事要不是因為事情本身無關賞罰,就是因為避免被處罰。

直到七十年代,這些人的理論開始受到質疑。並不是因為他的研究做得不好,而是因為他們將人類的行為化約至最簡單的型式,他們忽略了人類天性的成因。這派人士及他們的理論學說做法遭到前所未有的反飭圍剿攻擊。那便是一個典型「因噎廢食」的例子。

有些優秀的做法連同那些遭質疑的部份一起被全盤否定。在接下來的三十年當中,許多包括我在內的治療師採行這派人士的兩種做法:「減低敏感度」及「制約作用」。為什麼呢?因為這兩種做法能幫助孩子順利完成學習任務,而且能對自己產生正面的感覺。

觀察與回饋

所謂觀察是指採用任何能幫助孩子持續進行工作的辦法。回饋則是讓孩子知道事情到底做對或做錯了。通常兩者之間的區別並不明顯。當我協助女兒觀察在發某個音時,她的舌頭位置是否擺得正確,我也會同時給她回饋。有些治療師及學習專家會仔細區分觀察與回饋之間的差別,我個人認為父母們應該把兩者視為是互有關連的。通常兩者是交叉發生,所以你幾乎無法分辨出現在究竟是屬於哪個。

◎觀察技巧

觀察通常涉及能讓孩子專注於某件事務上的視覺或肢體訊號。這些通常一開始都是從父母那邊得到的。當孩子在進行一項新活動,如果有人在旁邊觀察引導的話,他們的表現便會進步。以輕鬆態度觀察新習得行為是很重要的,不需花費太多精神力氣。

比方說,孩子可以透過在清單上勾劃已經完成的幾件事來追蹤觀察自己的進度。觀察的責任應該透過三個步驟慢慢從父母身上轉移至孩子。第一步驟是由父母進行觀察。在這個階段,父母應持續追蹤觀察孩子運用某個學習策略的情況。

第二步驟是共同分擔責任。父母允許孩子能夠獨自掌控追蹤觀察,可是一旦孩子的觀察做法有誤,父母應即時介入糾正。最後步驟便由孩子自行觀察。現在孩子必須負責觀察自己的行為。以下對話便是將觀察的責任從父母身上轉移至孩子的例子。

回饋

讓孩子了解自己是否做對事情,還有對錯背後的原因即為回饋。父母通常會告訴孩子他的回答或動作是否正確。雖然這種型式的回饋總比什麼都沒有好,但是它卻沒有提供孩子一個重要訊息,即了解對或錯的原因。

試想你和一個網球高手好友打網球。你從來沒有一次贏過他,可是今天你打起球來卻如虎添翼,特別順手。你不僅贏球,而且還贏得很漂亮。「真不敢相信你今天怎麼辦到的。每發球皆強勁有力。防禦攻擊簡直無懈可擊,」你的朋友驚嘆道。

你得意極了,不但贏球,而且表現精彩令人嘆為觀止。隔週你們再度交手,你一如往常又敗得一蹋塗地。你不懂為什麼你又回到以前的自己。你的朋友上週只給了你一個簡單的回饋:你打得很棒。可是光是這句話並不足夠幫助你回復上週的雄風。想想看如果你的朋友當初給你不一樣回饋的話,結果可能截然不同。

「真不敢相信你今天怎麼辦到的。你每次發球之前都預先準備好蓄勢待發。而且你每個動作都非常紮實仔細。當我把球打回去時,你便已就定位準備接招。」

這種類型的回饋是屬於指導型回饋。這種回饋內容有能幫助你再度做出相同表現的資訊。這種回饋比簡單型回饋所產生的效果更為理想,對大人或小孩都一樣。

回饋有可能是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否正確達成學習目標的主要依據。進行學習時,有的時候孩子必須以全新行為取代從前熟悉的舊行為;有的時候,改變是如此不明顯,孩子完全感覺不出其中的差別。基於以上這些可能性,經常給予孩子回饋便更形重要。當給予孩子回饋時,要特別注意時機及用字遣詞是否得當。唯有如此,你的孩子才會更樂意接受你的評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