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4 17:59:21marco
【走近中國工人】第一章:並非上當受騙
【走近中國工人】第一章:並非上當受騙
2005/11/11
【日經BP社報道】中日兩國隔海相望,兩國人民的頭髮和膚色也非常相近。單從外表上很難區分出中國人和日本人。儘管外觀上非常相似,但在內在的方面,普通中國人和日本人可以說完全不同。
現在對此深有體會的日本人越來越多。因為日本人不斷與中國人進行商業交往,日本廠家為尋求低廉的人事費和市場而進出中國的機會與日俱增。在中國當地建設工廠的日本廠家不僅只是大型企業,甚至還擴大到了中小企業。
但就在這個時候,卻聽到越來越多的日本人對此前一直非常信任的中國人發出感慨,抱怨“被中國人騙了”、或者“不應該是這個樣子啊”。
為什麼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一位日本廠家的社長對我講了這麼一番話:
“一直到進入中國之前,我都非常喜歡中國。敦促我進入中國的中國人諮詢師及合作公司的中國人態度都非常誠懇,我覺得他們都非常值得信賴。但實際做出決定進入中國後,在當地建設工廠剛剛開始招募工人時,我對中國的這一印象徹底改變,感到大失所望。因為在當地招募的中國工人過於自私自利。每個人都隨心所欲地行動,絲毫不遵守公司規定和我們的指示等。乾脆地講吧,我的感覺是上當受騙了。”
只接觸了精英階層
這位幾乎是走投無路的社長已經建設好工廠,生產線也已經敷設完畢。由於投入了大筆費用,已經很難輕易地返回日本。到底該如何辦才好呢,通過苦思冥想。最後他發現了以下問題:
“仔細想來,我在進入中國之前接觸到的中國人全都具有高學歷,而且在如何與日本人交往方面接受過專門訓練,這些人都屬於精英階層。但當地工廠錄用的中國人大部分是來自農村的打工者,幾乎所有的人在不久以前還一直生活在封閉的社會裏,只和特定的人群進行交往。既無與外國人接觸的經驗,也沒有在組織嚴密的公司裏工作過。因此,包括公司的上下關係在內,即便要求他們遵守制定的規定和章程,他們也不知道如何做是好。”
最後,這位社長得出的結論就是,對於中國工人,需要告訴他們“必須聽從上級說的”、“如果不遵守規定就造不出好的產品”、“如果有誰違反了章程就會給大家造成麻煩”等等,實際上是從最基本的教育著手。
筆者曾經擔任過日資企業中國當地工廠製造部門的部長,當時也有過和這位社長同樣的經歷。為確保產品的品質,儘管已經嚴令中國工人進行改進,但到第二天又恢復到了原來的粗放作業模式。
我每次發現需要改進的地方,總要把翻譯叫過來訓斥負責的中國工人,但他們只是一個勁兒地辯解,產品品質絲毫不見提高。最後又是寫檢討又是罰款,但越是加重處罰,他們反倒是走向隱瞞問題的地步,使得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就在這樣的不斷反復中,我察覺到了問題所在。這就是日本人與中國工人在進入工廠成為員工之前的生長環境有很大差異。而且即使“現在”在同一個公司裏一起工作,中國工人與我們這些日本人也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社會環境裏。
在日本公司裏,即使上級與員工相比,生長環境與生活環境也沒有這麼大的差別吧。但在中國當地工廠裏,科長以上的日本人與工人之間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
從前面提到的那位社長與我的經歷可以清楚地發現,日本人要想在中國當地工廠與中國工人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了解中國工人的實際狀況非常關鍵。如果了解了他們的思維方式、文化、習慣、生活環境等情況的話,即便是遇到在日本人看來“怎麼會這麼做”等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肯定也能找到一些啟示來。(特約撰稿人:遠藤 健治)
■日文原文
2005/11/11
【日經BP社報道】中日兩國隔海相望,兩國人民的頭髮和膚色也非常相近。單從外表上很難區分出中國人和日本人。儘管外觀上非常相似,但在內在的方面,普通中國人和日本人可以說完全不同。
現在對此深有體會的日本人越來越多。因為日本人不斷與中國人進行商業交往,日本廠家為尋求低廉的人事費和市場而進出中國的機會與日俱增。在中國當地建設工廠的日本廠家不僅只是大型企業,甚至還擴大到了中小企業。
但就在這個時候,卻聽到越來越多的日本人對此前一直非常信任的中國人發出感慨,抱怨“被中國人騙了”、或者“不應該是這個樣子啊”。
為什麼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一位日本廠家的社長對我講了這麼一番話:
“一直到進入中國之前,我都非常喜歡中國。敦促我進入中國的中國人諮詢師及合作公司的中國人態度都非常誠懇,我覺得他們都非常值得信賴。但實際做出決定進入中國後,在當地建設工廠剛剛開始招募工人時,我對中國的這一印象徹底改變,感到大失所望。因為在當地招募的中國工人過於自私自利。每個人都隨心所欲地行動,絲毫不遵守公司規定和我們的指示等。乾脆地講吧,我的感覺是上當受騙了。”
只接觸了精英階層
這位幾乎是走投無路的社長已經建設好工廠,生產線也已經敷設完畢。由於投入了大筆費用,已經很難輕易地返回日本。到底該如何辦才好呢,通過苦思冥想。最後他發現了以下問題:
“仔細想來,我在進入中國之前接觸到的中國人全都具有高學歷,而且在如何與日本人交往方面接受過專門訓練,這些人都屬於精英階層。但當地工廠錄用的中國人大部分是來自農村的打工者,幾乎所有的人在不久以前還一直生活在封閉的社會裏,只和特定的人群進行交往。既無與外國人接觸的經驗,也沒有在組織嚴密的公司裏工作過。因此,包括公司的上下關係在內,即便要求他們遵守制定的規定和章程,他們也不知道如何做是好。”
最後,這位社長得出的結論就是,對於中國工人,需要告訴他們“必須聽從上級說的”、“如果不遵守規定就造不出好的產品”、“如果有誰違反了章程就會給大家造成麻煩”等等,實際上是從最基本的教育著手。
筆者曾經擔任過日資企業中國當地工廠製造部門的部長,當時也有過和這位社長同樣的經歷。為確保產品的品質,儘管已經嚴令中國工人進行改進,但到第二天又恢復到了原來的粗放作業模式。
我每次發現需要改進的地方,總要把翻譯叫過來訓斥負責的中國工人,但他們只是一個勁兒地辯解,產品品質絲毫不見提高。最後又是寫檢討又是罰款,但越是加重處罰,他們反倒是走向隱瞞問題的地步,使得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就在這樣的不斷反復中,我察覺到了問題所在。這就是日本人與中國工人在進入工廠成為員工之前的生長環境有很大差異。而且即使“現在”在同一個公司裏一起工作,中國工人與我們這些日本人也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社會環境裏。
在日本公司裏,即使上級與員工相比,生長環境與生活環境也沒有這麼大的差別吧。但在中國當地工廠裏,科長以上的日本人與工人之間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
從前面提到的那位社長與我的經歷可以清楚地發現,日本人要想在中國當地工廠與中國工人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了解中國工人的實際狀況非常關鍵。如果了解了他們的思維方式、文化、習慣、生活環境等情況的話,即便是遇到在日本人看來“怎麼會這麼做”等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肯定也能找到一些啟示來。(特約撰稿人:遠藤 健治)
■日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