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03 10:17:54marco

心情的觸發因素

心情的觸發因素
2003/06/13 10:04


 著/丹尼爾.高曼

休息過後,艾克曼繼續說:「這裡沒有列出心情。心情與情緒有關但不相同,最明顯的差異是它們持續的時間,情緒可以在幾秒鐘或幾分鐘內消失,但心情卻可延續一整天。」

達賴喇嘛問:「你如何定義心情?是某種情緒事件的殘餘影響嗎?」

「這個問題與兩者的第二項差異有關。我們通常知道情緒的發生是什麼原因,可以明確指出觸發的事件。但心情不同,我們可能一早醒來就沒來由地覺得煩躁或樂觀,憂慮或悲傷。我相信觸發心情的是內在的改變,與外在事物未必有關。但心情的發生還有另一種情形:因為強烈的情緒經驗。如果我們在短時間內一再體驗到有趣味的經驗,結果便會有很愉快的心情;如果經常生氣,則會長時間陷入煩躁。所以說心情的觸發有兩種很不相同的路徑。」

我問:「可不可能有一種背景思想不斷觸發心情,而我們卻不自覺?」我想到的是認知治療,他們認為沮喪的情緒是由心靈底層的隱密思想所觸發。只要將這些思想帶到意識層,就可能得以擺脫其影響。艾克曼說:「是有可能,但我們對心情的產生原因不像對情緒那麼了解。」

達賴喇嘛問到疾病或環境(例如陰沉的天氣)是否也會影響心情,艾克曼答有可能。瓦利斯又問:「一個人若長期被虐待,是否也會觸發心情?」

「這應該屬於強烈情緒經驗的範圍,」艾克曼回答。

「但這個觸發原因是可以明確知道的,」達賴喇嘛說。

「是的,」艾克曼說,「當心情導因於強烈的情緒經驗時,你可以清楚知道其觸發的原因。心情會使人的思想受到限制,變得偏頗,讓人比平常更脆弱。負面的心情會製造很多麻煩,因為會改變人的思考方式。如果我一醒來就覺得心情煩躁,自然會尋事發怒。同樣的事平常不會感到挫敗,當心情煩躁時就會。心情的可怕在於它會使思想偏頗,使情緒增強,心情煩躁時怒氣來得又強又快,延續得更久,也更難控制,那是很可怕的狀況。」

接下來達賴喇嘛與在場喇嘛及翻譯者以藏語討論了一會兒,瓦利斯說:「他們在找尋藏語裡與心情相對應的詞,似乎不容易找到,」顯然藏語裡既沒有情緒,也沒有心情。

艾克曼說:「但我要再次提醒上師你在著作中所說的,沒有名稱並表示不存在。」

「我們在探討心情為何會沒來由地自發發生,」負責為達賴喇嘛翻譯的金巴喇嘛解釋。

艾克曼說:「心情的產生當然有一定的原因,只是那是在意識之外。我們常會說,『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很煩躁,』其實不是沒有理由的,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達賴喇嘛說:「佛教對於憤怒的起源有一套觀念,這個原因直譯是『不快樂』,但分析起來真正的意思應該是一種長期的不滿意,因不滿而煩躁易怒。不知道這與你的觀念是否相近。」佛教認為一種心理狀態(例如憤怒)的產生,可從近因及遠因來分析,包括外在環境的刺激、個人的生理狀態、思想,和其他隱藏的因素(例如前世的經驗遺留下來成為一種習性)。基本的差異在於佛教致力於完全擺脫憤怒,而多數西方人認為只要情況與程度適當,憤怒就是適當的,極少人會想要完全消滅憤怒。

艾克曼接著談到憤怒類的相關情緒,怨恨與憤慨。「我使用這兩個詞的意思可能與一般西方人或上師著作中的用法不同,不過,我認為確切的字義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區分兩者的不同。憤慨是長期感覺遭到不公平的對待。你不一定時時刻刻有這個感覺,但只要出現相關事件提醒你,就又會憤慨起來。有些憤慨可能時時在心裡沸騰,但也可能完全拋在腦後,只有在聽到相關事件時才會引發。」

「當憤慨沒有表現出來時,是不是應列入西方心理學常說的潛意識,」達賴喇嘛問。

「很難說它隱藏在那裡,它是在意識之外的,但隨時會被喚醒,」艾克曼表示。

達賴喇嘛說:「佛教認為很多情緒未必會表現出來。有些情緒你會感覺或經歷到,但也可能是一種無意識或沉睡的習性,等到被觸發時才會表現出來。」佛教認為我們的心靈裡潛藏著不同情緒狀態的傾向,那是過去的經驗累積起來的心理習性。這也是為什麼強烈的憤怒在一種情況下發生後,在另一種情況下發生時會更強烈也更容易;縱使其間憤怒的情緒已完全消失,甚至被慈悲與寬恕所取代。只要有適當的觸發因素,潛藏的憤怒就會捲土重來。按照佛教的理想,要消除破壞性情緒,必須連這個潛在傾向也連根拔起。

艾克曼說:「憤慨可能很容易再被激起,但重要的觸發因素是不公不義的感覺。而怨恨也是可以很持久的,它至少與三種情緒有關:嫌惡、憤怒、輕視。」

達賴喇嘛問:「有些憤慨有事實根據,有些卻沒有,是不是有必要做一個區分?」

艾克曼回答:「憤慨當然有不同的類別。怨恨是很持久的,而且就像憤慨一樣可能是沒有意識的。但怨恨與憤慨有一個很重要的差異:怨恨是以人為對象,然而未必是針對特定的不公不義現象。例如我對希特勒的怨恨激勵了我奉獻一生去消滅盲從與暴力。我認為怨恨未必會導致自毀或毀他的行為。」


愛與慈悲心

艾克曼繼續探討愉悅類的相關情緒之一,愛。瞬間強烈的愛戀是愉悅的,但愛指的不只是短暫的情緒,還包括長期的承諾,亦即一種複雜的執著。「我將愛區分成三類,我希望每一類都可以找到英文的對應詞。第一類是父母之愛,第二類是友誼之愛,第三類是愛情,而愛情通常是三類之中最短暫的。」最後一句話引發一陣笑聲。

「愛情難道不應視為友誼的一種?」達賴喇嘛問。

「我想沒有友誼的愛情很難長久,友誼提供了基礎,但友誼不一定會發展成愛情。愛情還有兩個要素,一是性關係,這是友誼沒有的,另一個是通常會有愛情的結晶──兒女。很多情緒都是在這幾種愛裡產生的,例如我很愛我的女兒,但我也會對她生氣,也會時常擔憂,我極少對她感到嫌惡,倒是常有驚訝或驕傲的感覺。我對她有很多不同的情緒,但關鍵不是情緒,而是持久的無條件承諾。

「那麼同情應該歸於哪一類?這是個難題。同情是情緒嗎?還是態度?同情顯然是對別人的情緒有反應,能夠了解別人的感覺,但又絕不只是同理心而已。我們為什麼不容易產生同情心?是不是有些人較容易,而有些人較不容易,為什麼?」

達賴喇嘛顯然對這些問題感興趣,頻頻點頭。艾克曼繼續說:「我能想到最接近同情的關係,是母親對嬰兒那種無條件、完全的關愛。那是一種難以言傳的強烈情感。這種情感使很多負面的事無由發生,這並不是說母親永遠不會對嬰兒生氣,但理論上她絕不會傷害嬰兒。有些西方人可能會質疑我為何不說『照顧者』而要說母親,我想在生物學上照顧者與嬰兒的關係不如母嬰。目前我們開始研究母嬰關係是否與某些賀爾蒙有關,這部分我將留給我的朋友戴維森來說明。」

達賴喇嘛說:「佛教也是以母嬰關係來說明的。」瓦利斯接著解釋說,「西藏有一種靜思慈悲心的禪定,你必須視一切眾生如母親,相信眾生在過去無數世裡確實曾經是你的母親。母親是對你最有感情、最慈悲的人,專注於母親的意象有助於引發慈悲心與感恩。」出生於法國的僧侶李卡德更清楚地說明,「按照佛教的定義,慈悲是希望別人遠離痛苦與痛苦的根源,愛則是希望別人快樂並找到快樂的根源。」

艾克曼繼續說:「正因為存在這種特殊的情感,父母無疑會不假思索地為子女犧牲性命。在讀過你的書之前,我以為這種情感只存在父母對子女,而你提到可不可能擴及其他人的問題,在此我只能說這個觀念令我生起讚嘆之心。」

達賴喇嘛說:「我在想是否應區分煩惱的慈悲心與無煩惱的慈悲心。當慈悲的對象也是執著的對象時,就是一種煩惱的慈悲心,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眼中是最可愛的,看到孩子將受傷害時,便融合了煩惱與慈悲心。但如果對象完全不是你所執著的──甚至是你的敵人,那便是無煩惱的慈悲心了。」

艾克曼回答:「這個區分很重要,我想第一種慈悲心裡有占有的成分,例如我自己覺得身為父母最難學會的就是給孩子自主權。當孩子長大到真正能夠傷害自己時,我不能再控制他們,必須讓他們自由。但這是身為父母最難做到的,因為你不希望任何不好的事發生在孩子身上。然而如果你不讓他們自由,馬上就會發生不好的事,為人父母就是注定一輩子擔憂。」

「你是個很好的父親!」達賴喇嘛說。開始時他帶著笑容,但隨著會場中笑聲止歇,他露出嚴肅的表情,顯示出他的稱讚是誠摯的。上師事後告訴我,他覺得艾克曼的演講不僅精采,而且動人。事實上對艾克曼而言,這充滿情感的一刻也是最讓他難忘的。


衝動與行動之間:心理支配點

艾克曼接著談到一個重點:如何控制破壞性情緒。他承認科學對情緒的觸發所知甚少,只知道情緒似乎是自發的,且觸發的剎那不在我們的意識範圍內。問題在於我們是否能改變觸發前的評斷過程,爭取衝動與行動之間的時間,如此才有機會做更適當的反應。他說:「四十多年前我還是個心理治療師,我的老師告訴我,『你的目標是讓病人能延長衝動與行動之間的時間,只要做到這一點,對他們就有很大的幫助。』上師談到的則是延長衝動之前的評斷時間,而不是衝動與行動之間。我認為這中間的差異非常重要。」

簡而言之,有兩個地方我們可以提高意識,來改善破壞性情緒的處理。舉例來說,排隊時突然有人插隊,這時你的評斷是:這個人很粗魯。如果你能意識到這個評斷過程,或許可對你的假定提出質疑,譬如注意到這個人可能沒有看到你,或這只是小事,不值得發怒。這或許可稱為「評斷的意識」。不過艾克曼對於提高評斷意識不太樂觀,因為這個過程極快速,而且是發生在意識之外的大腦部位。

若時間再往後推,評斷已經發生了(認定此人行為粗魯且不公平),然後產生一個衝動,想要斷然阻止此人的插隊行為。艾克曼指出,這是提高意識而增加選擇的第二個機會,我們可以學習察知這個衝動,在這個時點刻意進行評斷,決定是否應繼續憑衝動行事。艾克曼認為有些人有些時候可以掌握這個衝動的意識,但這並不容易,需要練習。

接著再把時間延後一點點到你開始說話,聽到自己的聲音,感覺到身體繃緊,但是還有一、兩句話沒有說出口,你察覺到發生了什麼事。這個自我行為的觀察能力提供第三個選擇的機會,艾克曼稱之為「行為的意識」,這個意識讓你能察知並阻斷行為,或是修正觸發的情緒習慣。

問題是要如何提升自覺,讓我們更能監控評斷的過程,並延長衝動到行動的時間。艾克曼認為這方面可參考佛教的禪定方法,訓練心靈監控的能力。按照艾克曼的理解,禪定有助於提高行動意識與衝動意識(不過他懷疑這對衝動意識是否有用)。還有一個技巧他認為也有助於提高行動意識,就是練習自己更敏銳地從身體的反應,來察覺自己的感覺與行為。

問題在於選擇。他指出情緒的機制設計與演化,並不是為了讓我們在評斷與行為上做選擇。然而,情緒雖有演化的功能,如果我們在情緒會導致破壞性行為或做出誤判時能有所選擇,對我們的幫助會更大。簡而言之,艾克曼指出三個選擇點:評斷時,衝動發生時,和採取行為時。「我們再回頭討論自動評斷的一些問題。我們並不會因自動評斷而對所有的事情都有反應,通常只會對某些事情有情緒反應,此外,每個人對產生情緒反應的事不盡相同。」

達賴喇嘛問:「我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確,西方的心理分析與心理學似乎認為只有負面情緒的身體語言表現是不好的,應該避免的。但情緒是人類心靈自然的一部分,本身並無好壞,而且也無法改變或修正。」他是在凸顯佛教與西方心理治療的不同:前者的目標是消除破壞性情緒,後者則只是改變人們對情緒的反應方式。艾克曼沒有正面回答,而是探討是否有某些根本的情緒無法消除。「有些事情我們永遠會有情緒反應,當你突然從空中墜落時,例如飛機突然遭遇下降氣流,便必然會有恐懼的反應。我問過飛機駕駛,縱使這種情況天天發生,他們還是會有恐懼感。至少在我看來,這種情緒反應是根植在我們腦子裡,永遠無法克服的。」

達賴喇嘛問:「你是說飛機駕駛不管經驗多麼豐富,仍然會有同樣的情緒反應?我自己愈來愈習慣飛行後,我的恐懼感已愈來愈降低,愈少冒冷汗了。」

艾克曼回答:「這牽涉到兩個問題,第一是關於恐懼反應是否變小。第二,這些人會成為飛機駕駛基本上就比較不怕飛行。當然,他們不會有你的經驗,因此我們很難以你的例子做一般性的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