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1 18:00:24確幸教主

諾貝爾獎得主,數學家納許的故事:成功有個缺口

 

1928年他生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是一位元電子工程師,母親是拉丁語教師,日子過得殷實而溫馨。

  他把心思和精力全部花在功課上,可成績卻很糟糕。到了中學,他的物理和化學成績頻頻出現零分。在家長會上,數學老師向他的母親抱怨,因為他常常使用一些奇特的解題方法。後來這種情況就更加頻繁了,有幾次在課上,老師演算了整整一黑板的習題,他只用簡單的幾步就解出來了。但這並沒有得到老師的表揚,反而讓他得到一個“怪才”的稱號。他變得更孤僻,成天鑽進書堆裡,不願出去和同齡的孩子玩耍。

 1928年他生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是一位元電子工程師,母親是拉丁語教師,日子過得殷實而溫馨。

  他把心思和精力全部花在功課上,可成績卻很糟糕。到了中學,他的物理和化學成績頻頻出現零分。在家長會上,數學老師向他的母親抱怨,因為他常常使用一些奇特的解題方法。後來這種情況就更加頻繁了,有幾次在課上,老師演算了整整一黑板的習題,他只用簡單的幾步就解出來了。但這並沒有得到老師的表揚,反而讓他得到一個“怪才”的稱號。他變得更孤僻,成天鑽進書堆裡,不願出去和同齡的孩子玩耍。

高中畢業後。他沒能順利考上大學。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得知這一情況後,毅然向他伸出了橄欖枝。就這樣,他走進了愛因斯坦等世界級大師雲集的數學中心。

大二時,他就分到了一個和物理專業聯合的“數學粒子”問題,這個問題尚在起步階段,沒有人願意接手,但他卻接下了這個燙手的山芋,因為他充滿信心。堅信自己能成功。

從那以後,他把圖書館當做自己的“情人”。把時間全部花在功課上。在同學們的眼裡,他是個“學習狂”,他精力過人,每天至少要工作15個小時,經常一個人偷偷跑到樓道裡去看書。

他勞神苦思,浸泡在數學的王國裡,思考了許多古怪的事:他擔心被徵兵入伍而毀了自己的數學創造力;他夢想成立一個世界政府;他認為《紐約時報》上的每一個字母都隱含著神秘的意義,只有他能夠讀懂;他有時對著天花板發呆,幻想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跟神秘的數學符號有關……生活中的他依然喜歡獨來獨往,所以別人都認為他是“瘋子”。不久後,他被送進了精神病醫院。

住進醫院後,他仍然在想那些數學問題。有時還深夜爬起來在紙上寫下一連串數字命題的論題,並不時對著問題癡癡地發笑。

不知情者都以為他的病情很嚴重,但後來經醫院證實,他是一個正常人,只是由於對數學的興趣太濃厚了。才讓那些所謂的“正常人”認為他活在“夢遊般”的精神狀態中。

出院後,他被原來的大學毅然地留下了,也許在別的地方他會被當成一名瘋子,而在普林斯頓這個廣納天才的地方,人們開始認為:他可能是一個天才。

慢慢地人們開始淡忘他,但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10年沉醉於數學的生活,他的名字開始出現在數學和經濟學等領域的各大學術報刊上。

直到25年後,也就是1994年,他徹底蘇醒,迎來了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他榮獲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當這一消息傳來。頓時轟動了整個數學界,一些人開始驚歎:“原來他還活著!”

他就是納許Nash ,“納許Nash equilibrium均衡”和“納許Nash equilibrium程式”的創造者。

在諾貝爾頒獎典禮上,他這樣說道:“這漫長的25年,在你們看來,我活在不真實的思維裡。但我找到了‘數學’這個缺口,當我找到它時,非常興奮和無比快樂。我順著它一路爬過來,就獲得了今天這枚獎章!”

成功有個缺口,這個缺口就是你的興趣。當你找到了它,順著它走下去,就會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