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6-15 18:05:10蔚藍海岸

前陣子網路留言板上持續著一段小紛擾,是有關木村拓哉在節目中的反應,引起記者負面解讀,而fans的澄清辯解,反倒被譏為〝護主心切〞,一場紛爭最後仍因雙方各執己見而不了了之。這樣的事件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真正的癥結所在,其實就在於〝成見〞。常翻閱一些影劇報,看著寫東洋消息的記者報導木村拓哉的消息,長久下來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他們對木村拓哉的描述是很矛盾的,可能前一星期寫的是〝木村拓哉是一個愛家的好男人,工作表現亮眼的好演員,聲勢如日中天〞,隔一星期可能就變成〝木村拓哉在外偷腥,工作上排擠別的成員〞或是〝支持度下跌,聲勢不如以往〞。在這種反反覆覆中,我懷疑一個只是知道木村拓哉的名字的讀者是否會陷在錯亂的迷惘,感覺木村拓哉是個〝亦正亦邪〞的人?﹝笑﹞實際上在我尚未喜歡他的時候,我也深受媒體工作者〝以訛傳訛〞的文字影響,覺得〝這個人是怎麼一回事啊?!〞直到我開始注意他、從他寫的文字跟主持的廣播節目裡去觀察了解他後,才發現他不同的個性,但也同時可以了解為何他會引來媒體的反覆評價。其實從很多文字敘述來看,媒體﹝不論是日本或台灣﹞對木村拓哉的態度一直不算是友善的,而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他一直以來給人的感覺就是〝冷酷、叛逆不羈〞。從這層印象出發,可想而知聯結的其他形容言語一定都是負面居多,這種成見一累積,自然覺得他什麼言行都是不順眼的。可能他只要眼神一變就覺得他很難相處,他只要沒進步就是退步,連他只是想幽默一下都可能被解讀成故意取笑或批評他人。每每看見這些評價以及fans義憤填膺的反應,總有一種很無奈的心情。看了他幾年下來,對他算有些淺顯的了解,我會說木村拓哉給人的初步印象的確會是〝冷傲不易親近的人〞,但實際上那只是他不同面個性中的其中一面,而且可以說是最表層的一面吧!

看著他這些年下來,不能說我對他非常了解,但是卻多少可以明白他的性情。他並不是一個冷酷的人,只是他會用冷酷的外表來防衛自己。他不喜歡假裝親切,於是他選擇用面無表情來面對陌生人。總是在自己熟悉的人面前才會放鬆,總是在別人看不見他表情的時候才會表現出真的自我﹝廣播或是寫作﹞。他討厭在別人面前表現出脆弱的一面,好強的個性讓他拚命地想維持自尊,不在乎地往前走,是因為怕自己一旦回頭,會看見讓自己情感決堤的事物。在我不認識他的時候,我看見的是他自我保護的一面,在我開始試著了解他之後,我看見的是他真性情的一面,是不服輸的大男人,也是任性的小男孩,是不願留下眼淚的硬漢,也是個一高興就又叫又跳、笑得像花一般燦爛的小孩子。他其實跟一般人都一樣,只是我們很容易在觀察他某一面的同時,就輕易地為他做了註解,認為他就是什麼樣的人,即使那是某一面的偏見,很多人卻以偏概全,所以這樣的紛爭才會不停出現。我不會說我非常了解他,因為畢竟我沒有跟他相處過,但是就算只憑藉著鏡頭前﹝綜藝節目﹞及鏡頭外﹝廣播、訪談及他自寫的文字﹞,也多少能明白他的性格,真實、坦率以及平實。

木村拓哉這件事讓我想起身邊一些朋友。這些人是屬於極度在意別人看法的人。她們十分在意別人的眼光、評價,不僅對聽得到的評價感到不安,也對〝聽不到的評價〞加以揣測。有人會說〝某某某這樣說我耶,妳覺得我是嗎?〞或是〝妳不怕別人看到妳這樣會跑去跟別人說,然後妳就會被別人討厭了嗎?〞我也曾經經歷過一段活在別人評價中的日子,如今也多多少少會在意,但是最終我了解到〝別人看見的我都不會是真正的我〞後,我也能比較釋懷。我們便好比水晶體或洋蔥,有好幾個表面或內層,與我們邂逅或相處的人,都只能看見某一層面的我們,可能他只看見我們尖銳的一面,卻沒看見我們平滑的那面;可能他只看見我們平實無華的一面,卻沒法看見我們有趣的內在性格。如果說他人只看見一面便因此斷定我們,我們可以坦承那是某部分的自己,但也要明白那不是自己的全貌,如果說別人只因看見我們醜陋的一面而急著否定了我們,那也只能說對方的主觀意識太過強烈,不懂得調整自己的步伐試著移到另一方位來看我們其他不同面相,那也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心態。最主要還是要知道我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旁人的看法終究只能反映出某一面的自我,自己若不了解自己的性格想法,反而落入別人主觀的評價中迷失自我,那豈不是更加可悲嗎?我想木村拓哉便是了解這個道理,才能一直堅持做他自己吧!

了解自己的不同層面,讓自我這顆水晶體能顯現不同的色彩面,使得旁人在移位後能因看見不同顏色而感到驚訝吧!就算旁人不懂自己,自己也應從懂得欣賞自己不同個性開始做起,才能真正活出自我吧!

呈現不同景象的蔚藍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