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31 21:59:15蔚藍海岸

Power of Film─【Pride and Prejudice】


前幾天跟朋友看了《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這部電影根據英國作家Jane Austen原著同名小說,是一部幽默愛情小品。故事以Bennet一家為主。Mr. Bennet有五個待字閨中的女兒,老大Jane賢淑端莊、美若天仙;老二Elizabeth聰慧伶俐、氣質脫俗;其他三個小女兒個性亦不盡相同。Mary個性恬靜、愛好讀書;Kitty跟Lydia則是活潑外向,對異性充滿好奇。Mrs. Bennet性情急躁、精神緊繃,處心積慮想幫五個女兒找到好丈夫。在那個年代女性無法繼承家產,因此若五個女兒沒有一個嫁得出去,Mr. Bennet身後的遺產將全數轉給他們的遠房親戚Mr. Collins。這可解釋Mrs. Bennet為何總是焦慮並且積極推銷自己的女兒,尤其是大女兒Jane。一日Bennet家附近一大戶人家的莊園終於租出去了,探聽之下,一位黃金單身漢Mr. Bingley即將來到,近日將在莊園舉辦舞會。這讓Mrs. Bingley欣喜若狂,心想一定要把握這次機會,於是在Mr. Bennet主動拜訪Mr. Bingley後,受邀參加舞會。這次舞會上,Jane與Bingley一見鍾情,加上Mrs. Bennet之後設計Jane接近Mr. Bingley的機會,雙方感情進展快速。老二Elizabeth 則是邂逅了Mr. Bingley的好友Mr. Darcy,但兩人初次見面卻不是那麼愉快。Elizabeth對於Mr. Darcy一副冷酷、高傲、寡言的形象留下了壞印象,Mr. Darcy亦領教了Elizabeth的伶牙俐齒以及倔強的傲氣。之後兩人總在不同的場合相遇,Elizabeth對Mr. Darcy的印象仍舊很差,然而Mr. Darcy卻漸漸被Elizabeth的大方個性與機智談吐吸引,無奈礙於自己不擅言詞,他跟Elizabeth的距離始終遙遠。後來Elizabeth聽信曾經與Mr. Darcy交惡的Mr. Wickham對他不好的批評,加上發現Mr. Darcy極力阻止Mr. Bingley跟Jane的婚事,Elizabeth極度厭惡Mr. Darcy。當Mr. Darcy終於鼓起勇氣向她告白時,她悍然拒絕他,卻在事後有很大的失落感。之後Mr. Darcy以文字向她解釋跟Wickham之間的往事,加上小妹Lydia後來竟被Wickham誘拐私奔,也是Mr. Darcy及時幫忙尋找他們並且解決這項可能會毀了Bennet一家名聲的醜聞,Elizabeth才了解自己犯了多大的錯誤,也在不知不覺中愛上了Mr. Darcy。兩人經過一連串的事件後終於放下自己的驕傲、釋除對彼此的偏見,看見存在於彼此深深的愛意,最後終成眷屬。

《Pride and Prejudice》是我很喜歡的一部文學作品,在多年前已經看過簡易版的原文小說,也看過1940年的電影版DVD,以及1995年英國BBC拍的電視迷你影集版。此次再到電影院看2005年的新版本,感覺自己似乎是《傲慢與偏見》的蒐集者,想蒐集不同的版本放進自己的記憶盒子裡。1940年跟1995年的《Pride and Prejudice》都貼近原著,細膩地呈現Elizabeth跟Mr. Darcy每次相遇後在彼此心中撞擊出的火花,讓我看了總是忍不住對這兩人的發展會心一笑,也會陶醉在兩人最後誤會冰釋,互訴愛意的幸福結局裡。兩個版本的Mr. Darcy都酷得非常帥氣,1995年影集版飾演此角色的Colin Firth尤其深得我心,因為他把作者筆下那個看來陰鬱、孤僻但是其實內心深情個性善良的Mr. Darcy演活了。身邊看過這部影集的女性友人莫不對Colin Firth讚賞有加,足可見他演的Mr. Darcy魅力十足,女性都會不自覺受到他的氣質吸引。此次懷著「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觀賞2005年的電影版,因為怕這經典作品到了現代會跟其他一些故事一樣變調﹝灰姑娘Cinderella的故事就是很明顯的例子﹞,也怕Elizabeth跟Mr. Darcy之間起的化學作用無法感動我。但是將先入為主的偏見放在一邊,我還是想進戲院重溫這個動人的愛情故事。

2005年的版本並沒有讓我失望。整個劇情架構跟原著相去不遠,但故事的發展流程比較緊湊,符合現代電影的模式,劇中場景、主角的對手戲以及一些事件的安排也有些變化,整齣戲具有現代感,卻又不失小說原有的風味,劇中主角的感情鋪陳也更能打動人心。鏡頭的運用是一大功臣,一開頭以日出的美景顯現故事的幽靜格調,再帶出女主角Elizabeth緩緩邊走在田野間邊閱讀的場景,隨著女主角漫步回家,我們看見了Bennet房子的外觀、屋內外的情形、廳房的擺設、一家人的活動,當這家人開始對話時,每個人不同的個性也隨之顯現。可以看得出來Bennet這一家在2005年的版本裡是更落魄了,在家四周養牛鴨,自給自足,牆上的壁紙脫落、屋內雜亂、窗上幾片玻璃不見、遠遠望去就是一座破屋,彷彿一陣風暴襲來屋頂隨時會被吹走。但這樣的人家卻還請得起僕人,讓人有突兀之感。或許導演想顯示出Bennet一家的窘境,所以才故意以這種方式呈現。Mr. Bingley在莊園開舞會的場景有兩回,同行觀看電影的朋友提到整個空間太小,顯示不出Mr. Bingley家財萬貫的氣派。我亦有同感,不過另一方面來說,導演卻懂得利用鏡頭在各個空間快速穿梭,並且呈現主角人物在不同的角落各有不同的情緒。我記得電影中Mr. Bingley舉辦的第二次舞會中,導演將鏡頭伸入舞廳各個地方,讓觀眾看見Elizabeth跟Mr. Darcy共舞的對手戲、Jane跟Mr. Bingley愉快交談的畫面、Elizabeth的兩個活潑小妹Kitty跟Lydia不停跟舞廳的軍官們調情的情形、Mrs. Bennet坐在一角跟其他貴婦淑女滿足驕傲地宣告她大女兒婚期將近的消息、Mr. Bennet對於自己的聒噪的妻子跟不知自制的兩個小女兒非常反感,情緒無處發洩之餘轉而對在一旁不停彈琴的女兒Mary發火,要她不要再製造噪音,讓Mary備感羞辱哭著跑開;在舞會另一個幽暗的角落裡,Elizabeth對剛才跟Mr. Darcy的不愉快對話及自己家人行徑感到無奈且難過。快速流轉的鏡頭呈現類似舞台劇,在一個有限的空間中,導演帶領觀眾看見許許多多的小事件、心機與心情同時在進行著。

劇中一些事件小幅度的修改亦創造很成功的效果。在1995年﹝?﹞的版本裡,第二次舞會的場景裡就是在Mr. Bennet怒斥Mary不停彈鋼琴,並且生氣地關上鋼琴蓋的動作中結束。在2005年的版本卻補加了Mr. Bennet在下一刻追去找哭泣跑掉的女兒,道歉並加以安慰的畫面。我忘記這是否為小說中原有的部分,但是這一幕補得很成功,表現了Mr. Bennet對女兒的關愛,也才能跟後面他支持Elizabeth的態度相呼應,否則如果這裡對Mary嚴厲,後頭對Elizabeth又展現出諒解,營造出他較寵愛二女兒的形象,或許會引起觀眾反感。Elizabeth跟Mr. Darcy的對手戲有幾幕亦作了修改。其中一幕Elizabeth到Mr. Bingley莊園探望在那養病的大姐﹝前因後果與Mrs. Bennet心機有關,此處略過不提﹞,在那遇見了Mr. Darcy。兩人照樣互動不良,之後Mrs. Bennet前來接回兩位女兒,臨上馬車前Elizabeth跟Mr. Bingley行禮答謝,也很簡略地跟Mr. Darcy示意,沒想到要踏上馬車之際,一隻手突然握住她,扶她上馬車,原來是Mr. Darcy!這一舉動不僅讓Elizabeth很驚訝,也讓觀眾感受到一陣心動。之後照到Mr. Darcy手的鏡頭亦很有趣。雖然沒有照到他的表情,可是光是看手的動作便可知道他也因握住了Elizabeth的手感到一陣緊張跟興奮。這邊亦顯現一臉冷酷的Mr. Darcy在看不見的地方流露的真情。Mr. Darcy第一次鼓起勇氣向Elizabeth告白的場景也從原本的室內移到了室外,而且還是在下大雨的天氣。這樣的安排也很適當,天氣烘托了男女主角當時的心境,與兩人這場的口角衝突相應。Elizabeth指責Mr. Darcy以自己獨斷的個性拆散了Jane與Mr. Bingley的好姻緣,Mr. Darcy亦批評Elizabeth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卻忽視自己的家人俗不可耐的事實。這幕爭吵中,兩人的距離跟眼神表現出兩人其實心中對彼此都有愛意,可是卻因為各執己見而交惡。大雨代表正是兩人落寞的心情。

之後Elizabeth因緣際會參觀了Mr. Darcy的莊園,那時她已經了解Mr. Darcy真正的一面,所以在觀看他家中的擺設時,可看見Elizabeth已對他有不同的評價。Mr. Darcy通常是不在家的,但是這天卻恰巧回家,因此跟Elizabeth不期而遇。在新版中,這段兩人相遇的情形改成是Elizabeth在Mr. Darcy家中瞥見他跟妹妹對話那一刻驚訝他竟然這時回來,同時Mr. Darcy也發現她。Elizabeth尷尬地想快速離開莊園,Mr. Darcy卻趕緊追了上來,兩人再次見面感覺非常不自在,因為對彼此的感覺更加強烈了。這樣的修改亦可顯示Mr. Darcy對Elizabeth的感情未變,而且這樣尷尬的場面更能牽動人心。另一幕Mr. Darcy的阿姨Lady Catherine de Bourg造訪Bennet家的修改亦是很成功的。1940年跟1995年的版本跟原著一樣,Lady Catherine因聽到Elizabeth已與Mr. Darcy私定終身的謠言,氣急敗壞地去Bennet家找Elizabeth求證此事,並且試圖勸退Elizabeth別妄想攀龍附鳳,但是反被Elizabeth「我的終身不勞您費心」的強硬態度氣得回家。2005年的版本將白天的場景改成半夜。Bennet一家睡得正熟時,被Lady Catherine急迫的敲門聲吵醒,並且被她無理地批評跟羞辱。雖然半夜衝去人家家裡這種舉動有失Lady Catherine的身分地位,並不是很恰當的改編,但是就另一角度來看,這或許更能突顯這種有錢貴婦自我、固執的個性。聽到自己外甥要娶一個門不當戶不對的女孩,原本已安排好要將自己體弱多病的的女兒許配給他的希望可能破滅,怎麼可能不激動?於是她不管時機合不合適就衝去找對方問個清楚,也是很合理的反應,因為她一向高高在上,只有別人服從她,她哪會顧及別人的想法,所以會夜訪Bennet一家,不在乎是否打擾人家睡眠這樣的行為也是可以理解的。Elizabeth跟父親在書房的對話亦有些改變。在這次新版中,Elizabeth訴說自己犯了很大的錯誤,原以為Mr. Darcy是個很冷酷無情的人,沒想到她自己才是一個偏執的人,他們倆個是這麼相似,她終於找到她深愛的伴侶。Mr. Bennet聽到女兒哭著說出自己的心意後,也跟著感動流淚,這幕我很喜歡。父親替女兒擔心、不捨卻也替她高興,2005年的Mr. Bennet多了一份感性,也把父親的心境表達得很成功。結尾的改編亦有新意,將Elizabeth跟Mr. Darcy互訴愛意的場景拍得唯美浪漫,故事一樣圓滿,但是卻多了一份甜蜜,因為觀眾可以多看見Elizabeth跟Mr. Darcy在所有的誤會都過去後對對方展現的溫柔深情。整齣戲因為這些小改變而呈現出新的風味,卻又更加完整。

2005年的版本比1940年跟1995年成功的地方就是選角的部分。以配角來說,1940跟1995年的版本中,讓Elizabeth一時意亂情迷的Mr. Wickham一角飾演的人選都不是很好,不是長得太邪氣就是太平凡,感覺不出哪一點可以迷惑Elizabeth;可是在新版中Mr. Wickham出現那一幕我就愣住了,心想:「天啊!這才是Wickham呀!」翩翩風采帶點浪子氣質,外型酷似Orlando Bloom,有《The Lord of the Rings》的精靈王子的感覺,完全符合小說中那個可以迷倒許多少女,也可以拐走Lydia的Wickham一角的形象。Lady Catherine一角找Judi Dench更是正確的選擇。我一看見她出場就在心裡驚呼:「哇!伊莉莎白女王又駕到了耶!」﹝笑﹞她完全表現出Lady Catherine舉手投足跟言語之間展現的霸氣、貴氣跟不可一世,讓人真的有種敬畏感,也完全同意Lady Catherine就應該是這樣。另外大女兒Jane的選角也一樣很成功,尤其新版的Jane﹝Rosamund Pike飾演﹞也很符合我心中Jane的形象,脫俗高雅,一股靈秀之氣,美得動人,一副就是賢妻良母的典型。配角選得好,男女主角也一樣成功。Keira Knightley將Elizabeth的伶俐、倔強詮釋得很不錯,比1940年跟1995年版本的Elizabeth多了一份活潑的感覺,在妹妹面前是得體的二姐,但是跟大姐在一起時又是個調皮的妹妹。有主見、也勇於表達自己,2005年的Elizabeth情緒的區分比較清楚,不像舊的版本,所有的情緒都因要維持表面的端莊反而沒那麼明顯。長相近似John Cusack的Matthew Macfadyen飾演的Mr. Darcy亦有不同的魅力,雖然外表一樣冷酷,但是卻也表現出不安、窘迫甚至笨拙的一面,讓人會心一笑,觀眾會因看見他表面跟內在的反差而比女主角先一步對Mr. Darcy有好感。男女主角之間漸漸產生的情愫也打動我心。Mr. Darcy在初見Elizabeth時眼神就不太一樣,跟她幾次對話之後查覺她與眾不同的個性,他此後的目光從來沒有離開過Elizabeth。一幕Elizabeth在彈琴時他走過去與她對話後從她身後離去,卻回頭一直看著她,可以看得出他眼中滿是愛慕之情。在Lady Catherine造訪那晚遭羞辱後,Elizabeth徹夜未眠,起早到原野上散步,在晨光中發現一模糊身影遠遠向自己走來,那正是Mr. Darcy。我想起之前她跟他說過自己喜歡走路,沒想到這次他似乎也是從Mr. Bingley的住處一路走來她家。心裡所想的人正朝自己這邊走來,這是多麼浪漫的事情呢!Mr. Darcy再度鼓起勇氣告白,我覺得這裡當他說出“My affections and wishes have not changed, but one word from you will silence me forever”時其實就夠了,後面又多了一兩句反而減淡讓我原本的感動。但是基本上來說,日出前兩人真情相對,夜晚後在河邊互訴衷曲,都是動人的美麗畫面。

觀看這齣作品,心中還是有很大的感動。想到在與人相處上,我們也常常憑第一印象判斷別人,再加上旁人的加油添醋,我們很可能一昧地相信或否定一個人。這樣的主觀讓我們不想進一步了解對方,也可能讓我們錯失一段可能有機會發展的感情。Elizabeth跟Mr. Darcy都存有「傲慢」與「偏見」,經過了一連串的事件才終於看見自己的缺點,也才能看見彼此。我們是否也有傲慢與偏見,輕易地就對一個人下了註解呢?我在想會討厭一個人,很多時候或許只是因為我們「不想去了解對方」,而不是因為對方真的很糟糕。如果先入為主的想法矇蔽了心靈,我們怎麼樣都沒有辦法學會「接受」或是「喜歡」吧?但願自己能夠記得這個道理,在遇見不同的人事時,都能學會給自己跟對方一個機會,客觀地看待事情,這樣或許就能夠以更寬廣的心看待世界,也能結交到更多的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