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26 04:12:14

商族之起源

商族之起源

“商”被做為族名的由來 是因為契助禹治水有功後
被任命為司徒主管教化
因有成就 被封於”商”一地 在今日陜西商縣一帶
正如同自古以來的習慣 人們常以地名稱呼或自稱
居於或來自特定地方的人
類似如台北人 台東人 高雄人的稱呼
若一地方的居民有了一些可供辨識的共同文化特徵
地名也就成了族名 以後即使是已經遷離原居地
仍然繼續保留著起始時的地名稱呼

當然 任何一個族群 不會是憑空冒出
一定是會有他產生的時空背景 並且一個族群的特有文化
也需要有段時間來形成
究竟商族是源由何處? 已經有許多各式各樣的學說
(參見

我比較關心的是有關商族的社會組織及生活形態
一個族群的文化傳承 最重要的應該是在傳遞基本價值體系
原本是以為 從何而來的問題 並不是那麼的重要
不過後來瞭解到 知道祖先的來處及經歷
也是商族基本價值體系裡 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既非考古專家也非歷史學者 底下的個人看法
主要是根據史記以及參考一些有關古遺址的常識

史記中的殷本記 對商族的原居地 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線索
“成湯 , 自契至湯八遷 .湯始居亳 ,從先王居 ,作帝誥 .”
指明了 “毫”是商族的原居地
至於”毫”是那裡? 根據對史記的註解 是在今日商丘的西南方 稱為南毫
湯與諸侯會盟處是在商丘以北之大蒙城 稱之為景毫
湯即位於南毫 後遷至戰略價值重要的洛州偃師縣附近建都為西毫

如果上述的資訊可信 那商族的原居地就很清楚
沒有甚麼可以爭議的地方
我現在就來討論這些資訊的可信度
首先的疑問是 由契至湯為十四代 若以一代二十五年估算
那已經是三百五十年了 再加上契以前的未知年代
那有可能是已經離開原居地四五百年以上
已經這麼久了 再加上契是平民出身(因此歷史記錄為父不詳 沒有資訊)
怎麼還會知道祖先原居何處?

要瞭解為何這不是個問題
就得先瞭解商族對祖先崇拜的重視跟執著
就因為這種重視跟執著 商族設計了多層安全網
好讓後世子孫知其源流
還流傳至今的設計有 家廟 族譜 以及墓碑
有關這些設計的詳情 以後再說

另一點 毫在商丘西南的說法是否可信?
這點就比較不能完全肯定 不過商丘西南是屬於淮河流域
而這說法與舜遷移江淮一帶居民至西域的資訊相符合
另外對史記的註解中有說
“集 解 孟 子 曰 : 「 湯 居 亳 , 與 葛 伯 為 鄰 . 」 地 理 志 曰 葛 今 梁 國 寧 陵 之 葛 鄉 .”
而葛鄉是位於上蔡附近
因此毫位於商丘西南的說法是非常的可信
無論如何 若我們再由湯與諸侯的會盟地點來看
商族原居於商丘附近的說法 應該是沒有疑問

不過在這裡 我要強調一點 在商族的原居地附近
當湯之時 仍然存有文化背景相似於商族的部族
例如 湯伐葛伯的原因是” 葛伯不祀”
不為別的 只是因為葛伯未遵祖制祭祀
等商朝成立後 “商人”一詞不再是單指湯之一族
而擴大到稱呼其他原本同文化或是被商化的族群

根據以上資訊以及史記裡的描述
我們可以構畫出商族的遷移以及發展的經過
商族原居於河南東部 因為反抗舜
被舜當成蠻人(三苗)強制遷移至西域
在夏禹治水時 被徵用為民工 負責洛陽附近的工程
因治水有功 又因禹想引進商族的價值體系 任命契負責教化
商族也因而成為諸侯之一
隨著夏族勢力的消弱 商族經過了數百年的遷徙 回到祖居地
結合其他部族---主要為農耕部落 結束了夏族對農耕族群的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