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06 15:14:20sindia

一些刺耳的聲音

在一個固定會收看的部落格看到這樣一段話,心有戚戚焉:

…思想容或自由,但在網上說話,即使沒甚麼人看,竟都畏首畏尾。在網上寫了兩年以上的朋友,大抵都覺得,昔日的坦然已難復再,如今都懂得調整心態,調整方式。要照顧即使是不相干的人的感受,說話要有技巧。…

引自http://www.seechuen.com/blog/?p=455

最近莎朗史東說了一些關於四川大地震的感想,很刺耳,被圍剿,代言產品被抵制,於是發表道歉聲明。

依稀記得章子怡、S.H.E等藝人,也都有過「失言」風波,最終道歉或沈潛一段時間了事。

立法委員、政客等「失言」風波更不知凡幾。

是不是真的失言,還是只是說了一些不屬於輿論主流的刺耳言論,得依個案不同一一分析。不過,千篇一律的發展是,這些人是公眾人物,受到媒體關注,對群眾有影響力,於是一旦失言,不管是不是嚴重到已構成惡意誹謗的法律責任,還是得付出代價。他們付出代價的原因來自於,因為得靠輿論的力量生存,於是得千方百計去挽救不利於己的輿論。換言之,若不幹藝人,不任公職,不要選票了,那麼愛說啥說啥,就跟一般人一樣,不會引起關注,除非話語已侵犯另一人的法定權益。

非公眾人物者,就算沒有在媒體前失言的機會,如今也要小心各種發表於網路的言論,所釀成的風波。認為部落格是自己的,愛寫什麼就寫什麼的想法毋寧已經太過天真。人們都說法律是最低限度,道德是更可貴的,於是就算言論沒違法,也會引來化身正義之士者的圍剿。你以為各種意見紛呈本來就是正常現象,但當圍剿變成一種言語暴力,變成一種恐嚇和騷擾,即使容忍度再大,你的選擇可能是關掉留言版,甚至關上電腦。

刺耳的聲音可能說的有道理,也可能是沒道理的-你以為有道理可別人不。有人老是喜歡在網路上匿名謾罵,攻擊作者的人格,自以為是道德導師所以宣判作者沒人性等等,看來也不是一時片刻可以消除的現象。若你不是寫給自己看,說給自己聽而已,那麼請做好刺耳言論也會刺到自己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