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鏡頭手記──《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吸血鬼獵人:林肯總統》〉
019,《黑暗騎士:黎明昇起》。
在《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以後,你總隱約地感覺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未必能夠再拍出這樣幾乎是此時代漫畫英雄改編電影終極的唯一級傑作。畢竟它非但在公眾議題挑戰了超高規格的死亡選擇外,更在一些鏡頭調度的細節上也是空前絕後的優異,猶如啟示一般,不斷地與影片核心精神扣合更巧妙地隱喻著主人翁的命運。實際上你認為他根本沒有能力,也不應該再挑戰第三部,但自己擔任編劇的Nolan並沒有停止他的華麗大手筆,他仍舊揮毫出他的新一代Batman三部曲的最終一部──
然而,是的,Nolan的【黑暗騎士三部曲】最終一章《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你並不認為精彩更勝前作,唯教你佩服的是Nolan還是拍出了一部寫真人性幽暗風景的大作,在最黑暗的黎明時分昇起的太陽一問世,其龐大如史詩的存在啊,立即讓今年的《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蜘蛛人:驚奇再起/The Amazing Spider-Man》,包含此前大部分的漫畫英雄改編電影,都猶如兒歌一樣,天真幼稚可笑,彷彿它們並不處在同一個層次。【黑暗騎士三部曲】是絕頂,而那些同類片子只能站在騎士的黑暗陰影底下,永不見天日。
Nolan突破前作的企圖,在第三部《黑暗騎士:黎明昇起》裡還是可以看見的,譬如以窮富(其產生的階級與身世)之戰,來揭示當代社會的對立與再進行終將無法閃躲的決戰,但可惜的是那共產黨式(揪出富人進行隨意毆打與判決、造反有理也最偉大的紅衛兵不就如此嗎)的審判與絕境感,並沒有第二部小丑設下的兩船將開砲互轟的對峙來得清晰而具備說服力,且很遺憾的,也沒有對任意剝削他者以鞏固自身優渥生活能力的美國價值提出更具備思索性的反省。
人物方面,面具男班恩雖讓你喜歡,但跟第二部還差上一大截,主要是《黑暗騎士》的小丑和雙面人的形塑與構造都太過強大,尤其是致使雙面人誕生的小丑,那裡面蘊藏的瘋狂與忿怒,在你個人的看法,其反派的優越性甚至業已凌駕【人魔三部曲】的萊克特博士之上,尤其是第二部危機四伏的絕望氛圍,更是在小丑拋下的致命選擇裡達到究極之處。而或許第三部不如第二部的表現,就在於不夠絕望吧。片中的幾個人物都還能在大城的封鎖裡自由來去,而一身傷痕的Batman也還在監獄裡活著,正學習如何重新當個英雄,治癒脊椎骨的損壞(受傷的背指涉著沒有承擔的力量),像個人一樣的站起(是的,像個人,學習當一個人始終是英雄的第一要務)──於是,絕望不夠堅固,希望的崛起力道自然也就稍嫌不夠了。
你以為,完全的絕望是在人捨棄作為人的決定性時刻發生。第二部準確地掌握到那瞬間,第三部則是稍微做滿了一點,讓班恩主掌城市,換上另一套腐敗的軍閥制度,讓公眾的選擇性歸之於無(第二部兩艘船的人們還必須可以決定要不要集體謀殺另一艘的人們以求得生存權),直接倒向惡,倒向窮人的王國──或許吧你覺得第三部不及第二部的原因就在於:為什麼貧窮就一定是罪惡呢?當然它是當前社會的風氣與現況沒錯,可是在Nolan的處理裡,好像貧窮還真的就等於犯罪人的場所似的。你對這一點有所不滿,彷彿另一種東方主義似的。
還是回過頭來說黑暗騎士吧,你以為現在的漫畫英雄改編電影,有沒有可看性,主要分兩個部分,第一是壞蛋夠不夠厲害,具備又邪惡又巨大魅力的壞蛋才是此類片種的精彩潛規則。第二才是看展示英雄們的弱點,無論是心理上或身體上的,所以才會有公子哥兒浮誇個性的鋼鐵人,或者平凡高中生的蜘蛛人,甚至一點本事也沒有的屌爆俠,必須壓抑忿怒否則會大變身的綠巨人浩克。第二點是現在漫畫英雄改編電影多有著墨的,至於壞蛋嘛,大部分此類片種都讓你覺得有夠弱(《復仇者聯盟》的那個惡神到底是在胡搞什麼啊,真是無聊透頂的壞蛋),而且沒有理由的惡──
【黑暗騎士三部曲】之所以會成為此類的絕頂,主要就是Nolan捕捉的反派人物,無論是忍術大師、小丑、雙面人、面具男都具備了某種現實感的心理因素,他們都有自身紮實的個性與決定必須去犯下惡行,那是沒有回頭路的,具備清晰意識與意願的作為。是的,他們只能如此,乃至於帶了點神話英雄的悲劇性質。在冷硬派(犯罪小說)領域裡有句超級名言:把謀殺還給有理由犯罪的人。是的,為了什麼而為惡,始終是重要的。而Nolan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這也使得他鏡頭下反派人物,那些壞蛋們擁有使你動容的雖然邪惡但又哀傷
的美麗的質地。
另外,片中班恩傳道式的自由宣言場景,素來都是由好人專擅的權力,這一次也解放了,但成為Nolan對此類手法在你看來不無嘲諷意味的背叛,傑出且氣勢夠猛,亦顯示出好萊塢罐頭片常見的正義的必勝與號召是何等的荒謬,而其中也含有對高位者(解放者)的隱性批判,再怎麼夸夸其談公眾權利,背後或許都只是個人動機,終歸是一種利用。而只懂得等待正義(等待別人實踐正義)、沒有任何意願付出努力與心血的人們,到頭來也只是被一場虛構的夢境掃過,落空是必然的了。
人的力量,並非不怕死,而是怕死,卻仍要面對它、迎接它,挑戰它。
而因為恐懼,才能產生巨大的能量。
那個環狀、開往天空與黃金日光的再生池(監獄)成為本片最出色的隱喻。要爬出去,像是從黑暗的子宮展開重生之路的一樣爬出去,要脫離那些往日的殘敗,要抱著面對死的恐懼超越自己的極限,要自己誕生自己!
Nolan讓再生池成為他對英雄的結構與解構的句點,並且回顧第一部《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Begin》、第二部的《黑暗騎士》,將英雄與恐懼的複雜關係收結,並開啟了另外人物貓女和羅賓次世代英雄的序幕──你以為貓女和羅賓皆代表著出發、重新活過的意志,一個意圖掙脫過去的種種束縛與身份,一個則是放棄警察的職務,千里跋涉,成為下一個願意主動帶上面具的人。這是交棒,是拒絕墮落,也是另一種昇起。
如此,在再生池,正派與反派的位置交替,並且完成英雄的重生。Batman和本片真正的反派都是從那最絕望的境地(因為日夜被爬出去的希望折磨著)昇起的。是的,墜落與昇起在此神奇地被再生池的形狀直接呈現,絕望與希望也是。
而面具的意義是Nolan對超級英雄們最有貢獻的解讀:回到人的層次。也就是說,超級英雄不應該無有恐懼,相反的,他們應該去認識、理解恐懼,也會更明白它的毀滅與力量,所以他們得把自己的真實身份藏起,藏在面具底下,以保護所愛的人。為什麼大多數的超級英雄們總是要戴上面具(面具也可以是心理層次的,譬如浩克的變形)呢,Nolan給了你一個挺不賴的觀點。
而你又想到,面具必然跟想要擺脫但終究與自身轇轕著的過去產生聯繫。面具男班恩毀容是以必須靠面具壓抑疼痛(過去傷勢留下的疼痛),小丑永恆的笑容(割傷),雙面人一半俊美一半醜惡因仇恨而墮入地獄的作為(燒傷),以及Batman因恐懼而生的蝙蝠面具(心理傷痕),都是從往日一直延續下來的創傷,那是潛藏在靈魂深處的不可救贖,除非人物面對它,否則只能任憑那些過去帶領自己走向毀滅。
換言之,Batman是自己選擇戴上面具,而那些反派人物卻是把面具當做自己的臉,他們的面具是不可拆除的,就像Batman是選擇自己面對黑暗的,所以他能抵擋並脫離黑暗,而那些人物最終都無法克制地被拖到黑暗的深處,被自己的來源所埋葬。而這就得回到面具的另一種奧義了,你想,戴上面具就是為了脫下它,因為那是選擇,選擇就表示著收放自如,無有墮落地獄。
那麼在第三部的最終,Batman無論是不是死去了,都不重要了。對片中的老管家阿福來說,最重要的必須是應該是:擺脫那些過去,離開高譚市,過著新日子,那才是人生──Nolan最後讓阿福渴望的場景夢幻美好地現身,近乎慈悲。
人生可不是只有當英雄這回事。人生啊必須保持移動,保持前往的速度,保持對生活的信念。而選擇呢就意味著可以當或不當英雄。英雄最後是可以放棄的,人才是那不可放棄的,作為人的底線──
而英雄啊是從絕望的裡面、人的裡面誕生的!
──101/7/19,下午三點二十分,夢媧與你,在高雄大遠百威秀影城。
020,《吸血鬼獵人:林肯總統》。
以總統為英雄,還真是美國式愚蠢、自大會生成的電影。相當無聊的好萊塢英雄電影,除了萬馬奔騰上跳動、格鬥的動作場景,還有最後在火車奔馳上林肯與黑人好友同用那柄斧頭、黑白合作、宰殺鋪天蓋地而來吸血鬼的調度外──在狂奔的速度,隱喻了國家機器在歷史之中的瘋狂暴走,同時斧頭也暗示著披荊斬棘的暴力與血腥──沒有可觀之處。終究只是一部追求賣座與形式的好萊塢罐頭電影罷了。
──101/7/04,晚間六點四十分,在今日秀泰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