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31 18:11:32shyroro

- 靜思晨語 Apr May 2009 -

 

 



若能慚愧發露懺悔者,
豈唯止是滅罪,
亦復增長無量功德,
豎立如來涅槃妙果。

 




人若能心懷慚愧,
口自吐露,
懺己前愆,
悔不復作者,
只此懺悔一事。



 
面對錯誤,
起懺悔心、甘願受罰,
未來就不會再犯,
罪滅則善生,
能增長無量功德,
豎立無上菩提的覺道。
2009/05/29 

 

 

人之居世 誰能無過
學人失念 尚起煩惱
羅漢結習 動身口業
豈況凡夫 而當無過

 

 



但智者先覺
便能改悔
愚者覆藏
遂使滋蔓





愚者覆藏
遂使滋蔓
所以長夜積習
曉悟無期






智者:

先自覺悟
便能改其前愆
悔不復作





愚者:
不肯直心吐露
紆曲覆藏
以覆藏故
罪惡日深

2009/05/28

 



修行是要改掉習氣
不只是大錯誤要反省
即使小小的習氣也要很注意







提起一念虔誠
好好懺悔
才能將內在的過錯徹底清楚改過







禮諸佛已

次復懺悔







夫論懺悔者
本是改往修來
滅惡興善


 





人之居世
誰能無過
學人失念
尚起煩惱




爾時長老難陀 著鮮淨衣
執持好缽 意氣憍慢
陵蔑餘人 自貢高言
我是佛弟姨母之子
《別譯雜阿含經》






我當云何見

難陀樂苦行

《別譯雜阿含經》




如彼阿練若
塚間坐乞食
山林閑靜處
捨欲而入定
《別譯雜阿含經》

2009/05/27

 



日常生活中
時時以戒慎虔誠之心
清淨身口意三業
才能化解惡念結善緣






無量功德一切圓滿

發願已皈命






禮諸佛禮諸佛
已次復懺悔
夫論懺悔者
本是改往修來
滅惡興善






無瞋無害者
彼即是賢聖亦賢聖弟子
常應親近之

《別譯雜阿含經》





諸有瞋恚者
重障猶如山若有瞋恚時
能少禁制者是名為善業
《別譯雜阿含經》






人之居世
誰能無過學人失念
尚起煩惱


2009/05/26

 

十八不共法之十六
謂佛以智慧
照知過去世所有一切
若眾生法
若非眾生法
悉能遍知無礙
是名「智慧知過去世無礙」



十八不共法之十七
謂佛以智慧
照知未來世所有一切
若眾生法
若非眾生法
悉能遍知無礙
是名「智慧知未來世無礙」



十八不共法之十八
謂佛以智慧
照知現在世所有一切
若眾生法
若非眾生法
悉能遍知無礙
是名「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2009/05/25 

 


十八不共法之十二
謂佛於一切解脫中
知見明了、分別無礙
是名「解脫知見無減」





 

十八不共法之十三
謂佛現諸勝相
調伏眾生、稱智演說
一切諸法
令其各得解悟證入
是名「一切身業隨智慧行」



十八不共法之十四
謂佛以微妙清淨之語
隨智而轉
化導利益一切眾生
是名「一切口業隨智慧行」




 

十八不共法之十五
一切意業隨智慧行
謂佛以清淨意業
隨智而轉
入眾生心而為說法
除滅無明癡暗之膜



比丘乞食入聚落
心意縱亂不暫定
見佛精進攝諸根
是故佛稱為善哉
《別譯雜阿含經》


2009/05/22

 

 

十八不共法之八
謂佛身心精進滿足
常度一切眾生
無有休息
是名「精進無減」






十八不共法之九「念無減」
謂佛於三世諸佛之法
一切智慧相應滿足
無有退轉




十八不共法之十
謂佛具一切智慧
無邊無際不可盡
故隨慧而說
亦無有盡
是名「慧無減」






十八不共法之十一
謂佛遠離一切執著
具二種解脫






「有為解脫」
謂無漏智慧相應解脫
「無為解脫」
謂一切煩惱淨盡無餘
是名「解脫無減」

2009/05/21


十八不共法:
謂諸佛之智內充,
無畏之德外顯,
一切功德智慧,
超過物表,
不與凡夫二乘,
及諸菩薩共有也。





十八不共法之一,
謂佛從無量劫來,
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其身。







此諸功德滿足,
故一切煩惱俱盡,
是名「身無失」。







十八不共法之二,
謂佛具無量智慧辯才,
所說之法,隨眾機宜,
皆得證悟,是名「口無失」。





十八不共法之三,
謂佛修諸甚深禪定,
心不散亂,於諸法中,
心無所著,得第一安穩處,
故名「念無失」。





十八不共法之四,
謂佛於一切眾生,
平等普度,
心無揀擇,
是名「無異想」。






十八不共法之五,
謂佛行住坐臥,
常不離甚深勝定,
是名「無不定心」。





十八不共法之六,
謂佛於一切法,
悉皆照知方捨,
無有一法不了知,
而捨之者,
是名「無不知已捨」。




十八不共法之七,
謂佛具眾善,
常欲度諸眾生,
心無厭足,
是名「欲無減」。


2009/05/20

 

 

 

 

5/29  306. 發露懺悔 功德無量  
5/28  305. 長積習氣曉悟無期  
5/27  304. 懺悔者滅惡興善(二)  
5/26  303. 懺悔者滅惡興善(一) 
5/25  302. 十八不共法(四) 
5/22  301. 十八不共法(三)
5/21  300. 十八不共法(二) 
5/20  299. 十八不共法(一) 
5/19  298. 三轉十二行法(二) 
5/18  297. 三轉十二行法(一) 
5/15  296. 劫濁法末 眾生垢重 
5/14
  295. 菩蕯清淨法  
5/13  294. 洗滌垢穢背捨煩惱 
5/12  293. 六妙門

5/11  292. 六神通(二) 
5/08  291. 六神通(一) 
5/07  290. 五分法身 
5/05  289. 淨五眼
5/06  288. 五根 
5/04  287. 菩薩四無畏(三) 
5/01  286. 菩薩四無畏(二) 

4/30  285. 菩薩四無畏(一)
4/29
  284. 四信業(二)
4/28
  283. 四信業(一)
4/27  282. 四識
4/24  281. 立四信 滅四惡
4/23  280. 四信
4/22  279. 生生世世廣四等心
4/21  278. 改往修來智慧明
4/20  277. 三慧明 三達朗(三)
4/17  276. 三慧明 三達朗(二)
4/16  275. 三慧明 三達朗(一)
4/15  274. 持戒明智慧
4/14  273. 清淨的本性
4/13  272. 回歸清淨本性
4/10  271. 轉三毒 修三慧
4/09  270. 罪滅福生。惡滅善生
4/08  269. 心為法本福樂自追
4/07  268. 佛菩薩是人生的典範
4/06  267. 為善造福
4/03  266. 積極開拓慧命
4/02  265. 晝夜熾然 開諸漏門造一切罪
4/01  264. 九十八使(二)八十八使

         263. 九十八使(一)十使

 

 

 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