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2 23:26:55老鼠人
積極地認識自己,勇敢地泡在未化解的痛苦裡
2010/04/01 愚人節這一天,在只有五個學生的教室裡讀書
前幾天,在同一個晚上我連發了三篇文
後面兩篇是我情緒爆炸後的即刻書寫
果然,激動的時候什麼速度都加快了
透過文字書寫,自然已經調整了火力
其實坐在電腦前的我完全失控、火山爆發
意外發現我視為role model走出自我的自信女人
竟還在合理化先生劈腿外遇這件事
讀著她新發的文,我不但看傻眼,還一整個爆炸了
忽然間,之前對許常德大放厥詞的怒火也同時復燃
說到底,我只是壓抑著自覺是受害者的情緒
理性層面不斷告訴自己並不是個可憐的受害者
但心底深處終究還是覺得自己受了天大委屈
覺得自己是個被狠心拋棄的可憐笨蛋
因為沒有好好關照這部份的主觀情緒,刻意忽略的結果是
這樣的委屈和憤怒,就會在誤踩地雷的時候又炸傷自己一遍
完全無可預期,一經碰觸,說炸開就炸開了
因緣巧合讀了一本書
決定要來真誠地關照自己的真實情緒
直接面對那些狂暴的情緒,好好看清它們的來去
情緒不會消失只會被覆蓋,過去我如此認為
這本書卻開啟了我另一個新視野
決定讓不會消失的情緒因為被重新理解而獲得轉化的機會
書的出現是一連串的剛好
這一週是監考週,只教高三的我完全沒有教學進度可言
週二週三是全年級的期中考,週四週五是高三指考模擬考
301有老王壓陣還乖乖地考模擬考
而302多數同學正忙著做推甄申請入學的備審書面資料
決定不考指考的學生家長幾乎全讓請假全力準備資料
整班根本沒到幾個,只有五個學生散坐教室裡
早上匆忙出門,根本忘記帶自己的書來殺時間了
環顧教室,發現我正前方的某張椅子下有一本課外書
走近拿來一看是林凱沁寫的《記憶的鏡子》
完全陌生的一個作者
將心理諮商的輔導經驗透過小說體呈現,還蠻有意思的
而且場景就設定在我熟悉的木柵這一帶
哪個傢伙帶來的書啊,挺不賴的啊
其實當下有微笑,不知道自己怎麼會這樣幸運
總是絕處逢生,總在需要支持的時候就得見盼望
沒有宗教信仰,但相信這世界有一股無名的神奇力量
而且我一直都覺得身旁有守護神跟著我
有喔,我看見光了,感謝
邊讀邊把想再咀嚼的文字抄下
哈,用的正是剩下的一堆空白答案紙
自序……一個人若能用新的視野和思考方式再理解回憶中的事件,昔日的情緒便會有所轉化。
徐師母:
「認識自我和探索生命的真相需要『坦承』的勇氣,『接受』的雅量,『理解』的智慧和『再啟程』的力量。」
「積極地去認識自己,勇敢地泡在未化解的痛苦裡,從存在的良善中培養接納生命原貌的雅量,漸漸地,你會在時間的加分裡,培養安頓生命事件的智慧和再活下去的喜悅。」
三個小女孩在炎炎烈日下走著,感到無比煎熬和躁悶,殊不知陽光除了讓人熾痛,也是烘乾穀物的自然資源。
「拒絕與接受,是一個人被動地承受外在世界的收放,同時夾雜著客觀的界限與時機考量。在拒絕的當下,主觀的迷惘與挫折讓心頭湧上無以名狀的痛苦感,而被拒絕的痛苦一旦與被拋棄劃上等號,可能會帶來一種生存受迫害的創傷心理,這種心理的創傷雖不理性,但卻很主觀。」
車上獨白:
親子關係很難「用因解釋果,用果推算因」,而是在關係中尋找寬容的理解和對待。
記錄→再憶(重現昔日情景)→再體驗(昔日的情緒再現)
→再理解(以所受的教育再理解,以生命歷練所得的感知能力善解)
→新體驗(經過再理解後更新的情緒狀態)
1. 記憶是個黑盒子
2. 人是有限制的,痛苦是難免的
3. 人沒有完美的,會錯也會改
心靈的對話中,傾聽者之所以要有捨己的精神,是因為在聽別人描述內心的體驗時,一般人很自然地便會聯想到自己類似的經驗,然後不知不覺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有時免不了會帶著自己的情緒來回應別人,為了不讓自己的生活體驗喧賓奪主,成為傾聽過程中的殺手,傾聽時,必須要克服大腦中萬馬奔騰的思緒。
避免凹凸鏡:
傾聽者無法忠於對方的情緒,而以自己的情緒偏好給予回應,例如,怕負面情緒的人可能就會企圖減弱別人痛苦的感受,表面上看起來是好意,事實上是因為自己害怕負面情緒。
以『憤怒治療她內心的傷痛』、以『行善克服她的逆境』
先陪伴情緒,再講事理,愛給意見,就是怕自己無用武之地、好為人師。
(自我)整合過程中,有些回憶充滿血腥
任性地耽溺在痛苦中,誇大別人的傷害……認清楚過去和現在,輕鬆自由多了,即使情緒仍然會來來回回。
「不完全好人」
(這)反應正是寬恕過程的現象,有時候痛苦的情緒像半夜的蒙面怪客侵襲而來,讓人驚愕不已,那時很自然就喪失白天的理性,開始胡思亂想。
巫師梅林說盔甲要用眼淚溶化……當我哭夠,不僅盔甲掉了,連眼睛也被淚水洗得更清晰了,我因此也看清不少大半輩子一直不了解的事情。
大腦的故事→過去式
身體的故事→過去式
成長的故事→現在式(也會變成過去式)
前幾天,在同一個晚上我連發了三篇文
後面兩篇是我情緒爆炸後的即刻書寫
果然,激動的時候什麼速度都加快了
透過文字書寫,自然已經調整了火力
其實坐在電腦前的我完全失控、火山爆發
意外發現我視為role model走出自我的自信女人
竟還在合理化先生劈腿外遇這件事
讀著她新發的文,我不但看傻眼,還一整個爆炸了
忽然間,之前對許常德大放厥詞的怒火也同時復燃
說到底,我只是壓抑著自覺是受害者的情緒
理性層面不斷告訴自己並不是個可憐的受害者
但心底深處終究還是覺得自己受了天大委屈
覺得自己是個被狠心拋棄的可憐笨蛋
因為沒有好好關照這部份的主觀情緒,刻意忽略的結果是
這樣的委屈和憤怒,就會在誤踩地雷的時候又炸傷自己一遍
完全無可預期,一經碰觸,說炸開就炸開了
因緣巧合讀了一本書
決定要來真誠地關照自己的真實情緒
直接面對那些狂暴的情緒,好好看清它們的來去
情緒不會消失只會被覆蓋,過去我如此認為
這本書卻開啟了我另一個新視野
決定讓不會消失的情緒因為被重新理解而獲得轉化的機會
書的出現是一連串的剛好
這一週是監考週,只教高三的我完全沒有教學進度可言
週二週三是全年級的期中考,週四週五是高三指考模擬考
301有老王壓陣還乖乖地考模擬考
而302多數同學正忙著做推甄申請入學的備審書面資料
決定不考指考的學生家長幾乎全讓請假全力準備資料
整班根本沒到幾個,只有五個學生散坐教室裡
早上匆忙出門,根本忘記帶自己的書來殺時間了
環顧教室,發現我正前方的某張椅子下有一本課外書
走近拿來一看是林凱沁寫的《記憶的鏡子》
完全陌生的一個作者
將心理諮商的輔導經驗透過小說體呈現,還蠻有意思的
而且場景就設定在我熟悉的木柵這一帶
哪個傢伙帶來的書啊,挺不賴的啊
其實當下有微笑,不知道自己怎麼會這樣幸運
總是絕處逢生,總在需要支持的時候就得見盼望
沒有宗教信仰,但相信這世界有一股無名的神奇力量
而且我一直都覺得身旁有守護神跟著我
有喔,我看見光了,感謝
邊讀邊把想再咀嚼的文字抄下
哈,用的正是剩下的一堆空白答案紙
自序……一個人若能用新的視野和思考方式再理解回憶中的事件,昔日的情緒便會有所轉化。
徐師母:
「認識自我和探索生命的真相需要『坦承』的勇氣,『接受』的雅量,『理解』的智慧和『再啟程』的力量。」
「積極地去認識自己,勇敢地泡在未化解的痛苦裡,從存在的良善中培養接納生命原貌的雅量,漸漸地,你會在時間的加分裡,培養安頓生命事件的智慧和再活下去的喜悅。」
三個小女孩在炎炎烈日下走著,感到無比煎熬和躁悶,殊不知陽光除了讓人熾痛,也是烘乾穀物的自然資源。
「拒絕與接受,是一個人被動地承受外在世界的收放,同時夾雜著客觀的界限與時機考量。在拒絕的當下,主觀的迷惘與挫折讓心頭湧上無以名狀的痛苦感,而被拒絕的痛苦一旦與被拋棄劃上等號,可能會帶來一種生存受迫害的創傷心理,這種心理的創傷雖不理性,但卻很主觀。」
車上獨白:
親子關係很難「用因解釋果,用果推算因」,而是在關係中尋找寬容的理解和對待。
記錄→再憶(重現昔日情景)→再體驗(昔日的情緒再現)
→再理解(以所受的教育再理解,以生命歷練所得的感知能力善解)
→新體驗(經過再理解後更新的情緒狀態)
1. 記憶是個黑盒子
2. 人是有限制的,痛苦是難免的
3. 人沒有完美的,會錯也會改
心靈的對話中,傾聽者之所以要有捨己的精神,是因為在聽別人描述內心的體驗時,一般人很自然地便會聯想到自己類似的經驗,然後不知不覺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有時免不了會帶著自己的情緒來回應別人,為了不讓自己的生活體驗喧賓奪主,成為傾聽過程中的殺手,傾聽時,必須要克服大腦中萬馬奔騰的思緒。
避免凹凸鏡:
傾聽者無法忠於對方的情緒,而以自己的情緒偏好給予回應,例如,怕負面情緒的人可能就會企圖減弱別人痛苦的感受,表面上看起來是好意,事實上是因為自己害怕負面情緒。
以『憤怒治療她內心的傷痛』、以『行善克服她的逆境』
先陪伴情緒,再講事理,愛給意見,就是怕自己無用武之地、好為人師。
(自我)整合過程中,有些回憶充滿血腥
任性地耽溺在痛苦中,誇大別人的傷害……認清楚過去和現在,輕鬆自由多了,即使情緒仍然會來來回回。
「不完全好人」
(這)反應正是寬恕過程的現象,有時候痛苦的情緒像半夜的蒙面怪客侵襲而來,讓人驚愕不已,那時很自然就喪失白天的理性,開始胡思亂想。
巫師梅林說盔甲要用眼淚溶化……當我哭夠,不僅盔甲掉了,連眼睛也被淚水洗得更清晰了,我因此也看清不少大半輩子一直不了解的事情。
大腦的故事→過去式
身體的故事→過去式
成長的故事→現在式(也會變成過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