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身,面對愛
每次他一開始打電玩,我就會萌生離開的想法。
有時候,離開,是感到被冷落,真的心一橫,打定主意,不再回來。
有時候,離開,只是暫時離開這個空間,自己一個人,逍遙去。
他打電玩,並不是什麼很糟的事。他工作,也陪孩子,也陪我,偶爾打打電玩,其實是很正常合理的事。但我心裡就是會過不去,不開心。
他一進入打電玩的狀態,孩子們雖然討厭父親打電玩,但也無可奈何,一會兒孩子們也自己玩起另台電腦。唯有我,想衝出這個家門,想一個人,做以前,一個人過生活時,感到自在開心的那些事。
自己一個人,想大口大口的吃零食,想去看一部好看的電影。想自己陪伴自己。
不想陪伴這個家。當他在電玩的世界裡時,我會有衝動,想封閉自己。
想在自己的世界裡開心,不想仰臉期盼,他打完電玩後,疲憊又內疚地上床抱我。我不想要在那個等待的位置。
我常仰臉期盼嗎?期盼他來滿足我。
我怎麼了?對這個家,有所不滿。不是我理想中,完美的家庭。
每當他修理家裡的東西時,我覺得很幸福,我喜歡,他是一個會動手做事的人。
當他進入電玩的世界,是一個無法回應我需求的人。
我只是好奇自己,為何他一打電玩,我就想離開。有部分,也知道自己在操控。用自己的離去,來要脅他做我希望他做的事。
又問自己,如果,我的離去,他根本都不在乎,那我還會覺得「好玩」嗎?
我才察覺自己,不是真得想離去。我想要的是,他在乎我。
我希望他在乎我。我希望他在乎我。我希望他在乎我。
當他疲倦,帶著內疚來抱我,我不要這樣的關係。
他陷在電玩的世界。我就會陷在指控的憤怒裡。氣他對孩子的需求不聞不問。氣他的內疚。
我想照顧自己的感受。想保持點距離。空間的距離。
他陷在電玩的世界,我害怕什麼?一家人都很封閉。這不是我想像中的家庭。當他陷在電玩的世界時,我突然空了。這個空間,我找不到我的重量。
那個「空」的感覺,讓我想離開,想自己陪伴自己。想「躲」。
「空」的感覺,像是空氣。沒有人會在乎妳。在這裡,不重要。最好,妳消失不見。
當他一進入電玩的世界,我就會有「空了」的感覺。這感覺,我無意識的,就會想躲開,所以無法在原地停留,無意識的,就想出門。
「空」的感覺。我要如何照顧自己這個「空」?
他打電玩,在理智上,我覺得是合理正常的,但情感上,我就是不放過他。用我憂鬱的心情,去操控他,使他內疚。或是讓情感陷入危險,再玩,我們就分手了!
我知道,是我自己過不去,不是他打電玩的問題。
我沒有辦法忍受的是,他成為一個無法回應的人。他變成一個不能「同在」的人。
孩子,看見爸爸無法回應時,大女兒,夠大了,她選擇也進入電玩的世界。小女兒,才小學一年級,仍會殷切地不斷向父親呼求:「我可以吃糖嗎?」、「我可以吃吐司嗎?」、「可以幫我切麵包嗎?」
大女兒,在邁向獨立的路。對父親,沒有那麼多連結的需求。
小女兒,還是個黏著爸爸,不斷要玩遊戲,喜歡肢體碰觸的年紀。
我很像那個小女兒,對情感連結、肢體碰觸還有很多的需求。
但我沒有他小女兒的堅強,可以忍受爸爸,一次又一次的敷衍、輕忽。
小女兒,可以自己照顧自己,自己看書,打電玩,請求爸爸的准許 ,吃糖果,有時累了,就自己上床睡。在爸爸沒有回應之下,她還是會照顧自己。
雖然有抱怨,但小女兒,還是會照顧自己。對爸爸打電玩,有很多的不滿,但小女兒,還是會照顧自己。有一次,因為爸爸打電玩,耽誤了她得去看牙醫的時間,她哭得很傷心:「爸爸都不管我」。但她對她爸爸還是非常深情。
她對她的父親,永遠都是仰臉期盼,不會放棄。
小小年紀的她,所會的東西,是我沒有學會的。
「原諒」和「放下」是我沒有學會的。
我對於過去父母太忙,沒有照顧我心理的需求,我已封閉起自己的感覺。不再企求他們的回應。封閉自己的感覺,這樣日子可以繼續下去。我的家,表面上,是一個敦厚純樸的家庭。對父母的態度,也是恭敬感恩。但心裡有一塊,是轉身背對,不再對他們仰望了。
和人相處,缺少一些柔軟的東西。容易苛責別人,缺少彈性,硬梆梆,不易妥協。
缺少了溫暖的感覺,那份溫柔。
不再仰臉期盼,同時也讓自己有些距離和冷漠。
沒有「原諒」和「放下」,內心很少柔軟,只會追討別人的過錯,討較誰對誰錯。
沒有「原諒」和「放下」,也不大容易轉身擁抱「愛」。
轉身擁抱「愛」。
「愛」是什麼?過去,我不斷地問。 「愛」對我來說,總是陌生。
在生氣,想封閉自己,想負氣冷漠時,…可以放下這些情緒,選擇繼續面對這份關係,可以選擇伸手把對方擁入懷中,接受對方,的確有些事情讓我不開心,但我選擇接受且仍然珍惜彼此的關係。
「愛」,不再只是停留在,等別人來愛我,當一個容易受傷負氣的小女孩。愛,也要付出。
上一篇:想要心碎,也想要堅強
下一篇:黏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