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24 14:12:36鄭俗
舒曼˙ 女人的愛情與生命
德國藝術歌曲在西洋音樂史當中佔有一席之地,不像巴洛克時期,巴赫為上帝寫音樂;也不像古典樂派時期,莫札特與貝多芬努力發展奏鳴曲式;浪漫樂派時期 當時十分流行音樂與文學的結合,白遼士寫的幻想交響曲每個樂章均附標題,並且在節目單上附加短文介紹,告訴聽眾每段音樂的故事;李斯特也寫了交響詩,並不像一般的交響曲的奏鳴曲式,也是以述說故實內容的感覺來譜寫;而當時最能表達出文學內容的音樂形式,就是歌曲與歌劇了。當時的音樂家,例如舒伯特與舒曼,與之後的布拉姆斯,常常用當代或前人的詩譜成歌曲。
德國藝術歌曲於我,是一種最能直接了解的音樂形式。因為當中不僅有詩(也就是歌詞),還有鋼琴旋律。目前我偏愛的是舒曼的作品,連篇歌曲《女人的愛情與生命》(Frauenliebe und Leben)。
一八四零年,三十歲的舒曼與二十一歲的克拉拉終於結了婚,對於當時的舒曼來說,鋼琴曲已經無法真正滿足他作曲的目標,有文字的歌曲,才是他內心真正完整的表現。
《女人的愛情與生命》是來自於當時德國詩人夏米索的作品。內容即是關於一個女人戀愛,婚姻,當母親的心情,以及丈夫逝世的故事;舒曼譜成連篇歌曲,一共有八首,可算是他對克拉拉未來的想望。
實際上舒曼與克拉拉的婚姻並非像表面上我們看到的那麼幸福,即使他們當初奮鬥了那麼久;結婚之後克拉拉仍然想為她的演奏生涯衝刺,而舒曼卻殘酷地說:「你應該做一個忠實的妻子,為家裡犧牲奉獻。」他甚至還對克拉拉說:「我會讓你了解,如何減去你自己的音樂天份。」不僅如此,為了家庭,為了生計,他們也是常常為柴米油鹽吵架,舒曼甚至在日記常常寫出絕望的句子,例如「痛苦的生活!」「無法忍受的生活。」並不是音樂家的眷侶生活,就是浪漫幸福的啊!
話題扯遠了。在伴奏課裡,我負責彈奏的是第五首《幫助我,姊妹們》與第八首《現在你讓我真正的痛苦》。
第五首曲風十分地輕快,講的是熱鬧婚禮的場景;第八首主要採用形式是宣敘調;宣敘調的特徵就是旋律起伏並不明顯,人聲有如說話一般,伴奏只有間或的和絃來支撐人聲;因為女人的丈夫去世,她怪他,第一次真正地傷害了她。情緒剛開始是憤怒的,所以鋼琴第一個下的和弦很重,感覺卻又不是令人驚訝的,但漸漸地,聲音平靜下來,取而代之的情緒卻是無比的哀怨。人聲結束之後,鋼琴又回到第一首的旋律,是當她還是一個羞澀少女時遇見她丈夫時的心情;這裡是我真正心裡感動的地方。
當我在學校圖書館聽唱片的時候,聽到第八首眼淚就掉下來了。心愛的人離去是令人悲傷的事情,而回到第一首旋律時,當初的心動已變成回憶,只能悼念。
當時聽有三個版本,分別是德國人,類似義大利花腔與美國人的版本。我的感覺是最喜歡德國次女高音的聲音。或許是自己的母語吧,表現地恰到好處,尤其是最後一首那種絕望的感情表現最令我感動;義大利花腔讓我覺得,少女似乎不太像少女,而最後沉痛的悲傷似乎又太憤怒了;美國女高音則讓我覺得,一切都太輕鬆了,而且似乎還在考慮怎麼咬德文字的感覺。
很難在文章中表達出我的感動,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找唱片聽聽看。
一、美國版
Bonney Barbara, soprano
Vladimir Ashkenazy, piano
二、(類似義大利)熱情版
Juliane Banse, soprano
Graham Johnson, piano
三、德國最深入版
Anne Sofie von Otter, mezzo soprano
Bengt Forsberg, piano
圖片來源:http://cpa.feynsinn.de/bargielbio/schumanns.jpg
資料參考:Schumann, Eric Frederick Jensen, 2001
德國藝術歌曲於我,是一種最能直接了解的音樂形式。因為當中不僅有詩(也就是歌詞),還有鋼琴旋律。目前我偏愛的是舒曼的作品,連篇歌曲《女人的愛情與生命》(Frauenliebe und Leben)。
一八四零年,三十歲的舒曼與二十一歲的克拉拉終於結了婚,對於當時的舒曼來說,鋼琴曲已經無法真正滿足他作曲的目標,有文字的歌曲,才是他內心真正完整的表現。
《女人的愛情與生命》是來自於當時德國詩人夏米索的作品。內容即是關於一個女人戀愛,婚姻,當母親的心情,以及丈夫逝世的故事;舒曼譜成連篇歌曲,一共有八首,可算是他對克拉拉未來的想望。
實際上舒曼與克拉拉的婚姻並非像表面上我們看到的那麼幸福,即使他們當初奮鬥了那麼久;結婚之後克拉拉仍然想為她的演奏生涯衝刺,而舒曼卻殘酷地說:「你應該做一個忠實的妻子,為家裡犧牲奉獻。」他甚至還對克拉拉說:「我會讓你了解,如何減去你自己的音樂天份。」不僅如此,為了家庭,為了生計,他們也是常常為柴米油鹽吵架,舒曼甚至在日記常常寫出絕望的句子,例如「痛苦的生活!」「無法忍受的生活。」並不是音樂家的眷侶生活,就是浪漫幸福的啊!
話題扯遠了。在伴奏課裡,我負責彈奏的是第五首《幫助我,姊妹們》與第八首《現在你讓我真正的痛苦》。
第五首曲風十分地輕快,講的是熱鬧婚禮的場景;第八首主要採用形式是宣敘調;宣敘調的特徵就是旋律起伏並不明顯,人聲有如說話一般,伴奏只有間或的和絃來支撐人聲;因為女人的丈夫去世,她怪他,第一次真正地傷害了她。情緒剛開始是憤怒的,所以鋼琴第一個下的和弦很重,感覺卻又不是令人驚訝的,但漸漸地,聲音平靜下來,取而代之的情緒卻是無比的哀怨。人聲結束之後,鋼琴又回到第一首的旋律,是當她還是一個羞澀少女時遇見她丈夫時的心情;這裡是我真正心裡感動的地方。
當我在學校圖書館聽唱片的時候,聽到第八首眼淚就掉下來了。心愛的人離去是令人悲傷的事情,而回到第一首旋律時,當初的心動已變成回憶,只能悼念。
當時聽有三個版本,分別是德國人,類似義大利花腔與美國人的版本。我的感覺是最喜歡德國次女高音的聲音。或許是自己的母語吧,表現地恰到好處,尤其是最後一首那種絕望的感情表現最令我感動;義大利花腔讓我覺得,少女似乎不太像少女,而最後沉痛的悲傷似乎又太憤怒了;美國女高音則讓我覺得,一切都太輕鬆了,而且似乎還在考慮怎麼咬德文字的感覺。
很難在文章中表達出我的感動,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找唱片聽聽看。
一、美國版
Bonney Barbara, soprano
Vladimir Ashkenazy, piano
二、(類似義大利)熱情版
Juliane Banse, soprano
Graham Johnson, piano
三、德國最深入版
Anne Sofie von Otter, mezzo soprano
Bengt Forsberg, piano
圖片來源:http://cpa.feynsinn.de/bargielbio/schumanns.jpg
資料參考:Schumann, Eric Frederick Jensen, 2001
下一篇:又是室內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