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冥想01
這段晦澀的期間,深沉反省
我想,應該是我的文字一直很寂寞
或許,文字本該寂寞
因為寂寞而能獨特
過往,我相信激發
因為激發而開啟超越自己的能量
超越自己一直就是自我意識中的潛伏
以往的獨立
因為沒遇上過能夠激發的能量
所以,其實真正的我是屬於依賴的
我現在的功課,也許應該是 擺脫依賴
或是,我該持續著等待的想望
那個不會相遇的文字,也許是超越地球之外
這也可以使我在地球上....繼續著表象上的獨立
與,前進
-無非-
自覺意識
最難過的關,是(自己的自覺)
上天也只能幫助到那些,自己願意幫助自己的人。
通過(自覺意識)才能啟動與宇宙能量的感應道交。
當意識自覺到生命自覺,個體內在最深層的能量就會被釋放出來。
【宇宙吸引力定律】就能發揮出強大的功效。亦即【迴向】的力量就會增強。
- 無非 -
【了凡四訓】改過之法 - 自我覺察
吾輩身為凡流,過惡蝟集。而回思往事,
常若不見其有過者,心粗而眼翳也。
然人之過惡深重者,亦有效驗:
或心神昏塞,轉頭即忘。
或無事而常煩惱。
或見君子而赧然消沮。
或聞正論而不樂。
或施惠而人反怨。
或夜夢顛倒 。
甚則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
茍一類此,即須奮發,舍舊圖新,幸勿自誤。
無非
提供進步的機會,才是輪迴轉世的積極意義
懺【迷時千卷少,悟時一字多】
。
【迷時千卷少,悟時一字多】
*
「迷解」? 亦或是「信解」?
最妙是 「悟解」
【天心妙真本性是愉悅的】
懺到真心處,【愉悅】自然現前
靈魂隨之輕盈
2009-08-20 02:54
。
【懺】迷時千卷少,悟時一字多
*
【迷時千卷少,悟時一字多】
「迷解」? 亦或是「信解」?
最妙是「悟解」
【天心妙真本性是愉悅的】
懺到真心處,【愉悅】自然現前
靈魂隨之輕盈
2009-08-20 02:54
無非
靈魂周全了所有的感知。
沒有向度/圍度/距差,只有相應交融與真實的存在。
浮沉
在真知與相信之間,是個混沌的界域。
讓人載沉載浮,睡不好覺
常朔 感恩合十
版主回應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
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
只要你仔細揣摩這個心,如果
離棄了六塵境像,仍然有能分別的體性存在,
那就是你的真心。
如果這個能分別的體性,離開了六塵境界,就不存在
那麼,它就不過是六塵境界的分別影像顯現,
這個心也就是塵世器物世界的種種分別的幻影罷了。
2010/02/19 02:50
傳說
傳說,在萬丈囂塵中,有一處妙地,地中有一湖淨池。淨池底是多生累劫
形成的山峰,相傳,在億萬年前曾是直矗雲天,陌入霄瀚直達於無極。峰
上有一太虛洞天。滴水不侵,哪管煙世急雲浪捲,遂安神於此間,久矣。
版主回應
風風說:
只有自己,那是絕對的自由,從不是自己開始,以自由交換了綁在身上的翅膀,飛高怕溶了,飛低怕濕了....從此飄渺雲霧間,天上而不人間。
-----------------------------------------------------------
無非(shlyh) 於 2009-06-22 04:50 回覆:
有悲有喜,不好嗎?
幾十年來,我飛高怕溶了,飛低怕濕了...
所以,我只有自己
從不是自己開始
以綁在身上的翅膀交換了自由
從此與眾生同悲喜
天上人間自在穿梭
2009-06
無非
無情=無所不情,這個情才得以真正的走入「深情」,知所養而生其情。
無相=無一定相,這個相才得以真正的相應「萬相」,識所同而順其理。
無情始能深情,無相始能萬化
- 無非 -
如金剛經云: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出處: 【風式幽默】文章已死在華山 - 無非假面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shlyh/2329148#ixzz1T0wf3a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