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03 23:08:58O口O

Shine最推薦 - 向田邦子 《父親的道歉信》

習慣睡前翻讀小品,把腦袋東西清空,今晚剛好翻到〈游魚眼中滿含淚〉這篇,向田邦子寫到自己不敢吃魚是因為它的眼睛,恰巧今日同去喝喜酒的Joyce也是這樣,有趣極了。

向田邦子是裕棻老師推薦才開始看的,除了寫小說、散文,她也是日本出名的編劇。1981年8月在台灣上空墜機空難中過世了,每本書的序幾乎都會提到這件事,有種擦肩而過的緣分感..。先讀了她的小說,口吻平淡,安安靜靜地說卻在心中有很大的回聲。而這本散文則記述了她生活上發生的事,隨意剪貼有拼布般繽紛效果,不過有些不適合放在床頭。太‧好‧看‧了‧

這篇寫了許多關於動物眼睛的事,成篇打完太長了,只把前面有關魚的那段截了下來,如果沒空可以先擱著,等有心思再開來看...。她寫的東西乾淨、輕巧沒有負擔,其實有時間真的可以買來看看,有時右手承著書本的重量,左手拎起一片片書頁,能讓文字以奇妙狀態進入心底,那真的不是只用右手食指上下滑動能取代的。

只截一小段,一字字為你打上的,希望你也喜歡邦子的書。不過Joyce看了後應該更沒辦法逼她吃魚了吧!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38956

小時候我很不喜歡吃小魚乾。

不是說我討厭吃魚或是討厭沙丁魚,而是用乾草繩穿過魚眼睛讓我覺得很恐怖,看到就覺得眼睛發疼,根本沒有食慾。

不記得是幾歲了。有一天祖母用火爐在烤小魚乾,站在旁邊的我看著四條串成一串的小魚乾問:「牠們是兄弟姐妹還是朋友呢?」

祖母一邊搖著焦黃的蒲扇,一邊用同樣燒得焦黑的筷子翻動魚乾,「魚是卵生的,所以沒有父母也沒有兄弟姊妹。」

但是或許因為我們家有四姊弟,我總覺得那是四條沙丁魚兄弟姊妹同時被抓了起來,並排地死在一起。我小聲地說出心裡的想法後,祖母一邊眨著被煙燻得難過的眼睛,一邊盯著我的臉,「我看你是書讀太多,有點神經衰弱了吧!」

當時還不流行「精神官能症」的說法。

我不覺得自己是神經衰弱,而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時期起,我開始介意起「魚眼睛」。



.......................................................(這段打著打著有點恐怖,先省了)

一旦對魚眼睛有意見,吃整條連頭帶尾的魚便很痛苦。端上來的如果是生魚片或切塊的魚肉就還好,若是整條燒烤的竹筴魚或秋刀魚則很難下箸。

有時候我會跟著母親或祖母到市場買魚。儘管心裡想著不要看,視線還是自然地瞄到魚身上。不管是什麼魚都沒有眼瞼和睫毛,而是圓睜著黑色的眼珠子。新鮮的於眼球透明如水,隨著時間經過會變成像鄰居中風的老爺爺一樣,眼睛混濁。想到燒煮之後,魚的眼睛會變白,我覺得不忍心,於是固執地要求大人買生魚片或是切開的魚肉塊。

如果一條魚切成兩塊,我會要尾巴的部份。而像比目魚這種魚,黑色的那一面有兩隻眼睛擠在一起,所以如果要吃頭時,我一定迅速地將魚身翻到白色的那一面才動筷子,至少心裡好過些。

「魚眼球的肉最好吃了。」


看著父親和祖母忙著夾於眼睛周圍的肉來吃,不禁覺得他們好殘忍呀。偏偏我又特別愛吃魚肉,害怕看見魚眼睛卻愛吃魚肉,我這個人還真是麻煩。

討厭的食物還有「魚骨湯」。

就是吃完魚肉後,將吃剩的魚骨、魚頭熬成湯來喝。由於我的身體一向很虛弱,祖母每次都說魚骨湯很營養,要我一定得喝掉,我只好閉著眼睛喝光。我想現在一定還有很多老人家會這麼做,以前的人總是捨不得丟掉有鹹味的東西,祖母連剩在碟子裡的醬油都會加點熱水喝掉。


..............................

讀書的時候總忍不住把自己或身邊的人放在文章裡,就像後段也會看到自己像孩子一般任性執拗的樣子,簡單來說,就是有那種「呀!跟我一樣這麼龜毛呀!」這篇文末她寫著:「不曉得是被鍛鍊的還是年紀大了的關係,如今看到別人不吃鯛魚的眼肉,還會主動跟人家要來享用呢!」看著又邊猜著,是不是等年紀大些,自己也會跟著變呢...。

2007.01.20.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