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8 17:54:11來自星星的喵

不窮不病不無聊:施昇輝的第三人生樂活提案


不窮不病不無聊:施昇輝的第三人生樂活提案
作者:施昇輝 出版社:今周刊 出版日期:2021-01-28 00:00:00

第一人生,我們努力求學成長,在父母的殷殷期盼下,或多或少壓抑了年少夢想;
第二人生,我們為家庭、為事業四處奔走拚搏,肩上扛著拋卸不下的甜蜜負荷;
第三人生,終於不必再做「該做」的事,只要盡情揮灑「想做」的事就好。

從今以後,終於能為自己而活。
50+大好時光,你想好怎麼過了嗎?

當壽命愈來愈長,年金制度卻愈來愈靠不住,
退休後,如何活得自在又精采?
這一次,暢銷財經作家施昇輝不只教你管理有形的金錢,更教你管理無形的情感關係、人生閱歷、學習熱情,幫助你拆解第三人生常見的三大問題,打造豐富愉悅的老後。

/如何不窮?/
樂活大叔說──
●退休後的財務像一杯水,千萬別不知節制,也別捨不得喝。只要靠兩檔ETF穩穩領股息,就能確保第三人生的安心泉源。
●別為子女留太多錢。以前是「養兒防老」,現在要懂得「養老防兒」。偶爾請客吃飯,剩下的放寬心,相信孩子能過得好。

/如何不病?/
樂活大叔說──
●不必追求「非常健康」。年紀大了,身體器官終究會出現各種小狀況,如果一發現小毛病就惶惶不可終日,反而無益身心。
●大叔大嬸健身去!重訓不是為了練成魔鬼終結者,而是養成未來的樂活資本。持續做下去,才能預約更美好的老後。

/如何不無聊?/
樂活大叔說──
●找個夢想或興趣,努力持續吧!若跟不上時代,每一天都將宛如「封城」。
●有些冒險不必鼓起勇氣,去聽一場可能聽不懂的演講,看一場可能看不懂的電影,說不定也能發現日常中的驚奇藍海。

漫長路上,你已收獲了無盡美好,過去發生的一切都是禮物。
從今開始,讓我們一一細數人生,重拾生命中的火花,再造精彩。

★本書特色:

50歲後更好命,不能只靠玩股票!
「樂活大叔」施昇輝最精彩的老後新解,
39個專屬大人的生活╳理財╳學習提案,
更美好的日子,才剛開始。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
各界好評|江育誠(前嘉裕西服副董事長)、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陶傳正(陶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謝哲青(作家‧節目主持人)

★內文試閱:

〈老了,對錢的態度應該是什麼?〉

老了之後,對錢能看開的人,應該都是經濟無虞的人。但對錢看不開的人,可能很有錢,也可能沒有錢。

我的基本態度是先善待自己,行有餘力再為子女著想,但很多人卻反過來,事事先想到子女,剩下的才給自己。

我應該算是經濟無虞,但還不算是有錢人。在子女念大學的時候,我就跟他們說,我只負擔他們的學費到大學畢業,以後要念研究所,甚至要出國繼續深造,請自己想辦法。他們大學畢業之後,我又跟他們說,我也不會資助他們創業,如果真的想創業,還是請自己想辦法。

很多父母狠不下心,怕子女吃苦受罪,所以想盡可能留很多錢給他們。我認為愈擔心子女,他們就愈無法獨立。他們的人生還很漫長,我們不可能陪伴一輩子,所以強迫他們早一點建立足以養活自己的能力,才是做父母最重要的責任。

我不會幫子女出大錢,平常卻很樂意出點小錢,譬如全家人出去聚餐,或者和其中一位子女吃飯,都一定是我買單。很多人認為,養育子女這麼多年,是時候輪到他們出錢請父母吃飯。我反而認為,只要我請客,子女應該會非常樂意與父母吃飯,但要子女出錢,或許他們基於經濟考量,反而會降低與父母見面的意願。

對於某些大錢,我也會願意出,譬如幫子女投保二十年期的終身醫療險。只要我還活著,就會幫他們繳保費;一旦我不在了,之後的保費就由他們繼續繳(這樣不知道可否保證他們會孝順我二十年?)此外,子女若要買房,我會資助他們頭期款的一小部分,但絕對不可能是全額。

別太期待子女的報答。現在物價飛漲,薪水卻不漲,他們能養活自己都很不容易了,只要不跟你伸手要錢已屬萬幸。所以我建議為人父母者,不要強求孝親費了。

和子女在金錢方面「劃清界線」後,就可以開心花錢了。而且在投資理財上也可以相對保守,因為這時已經不需要再積極努力賺錢。

如果你是有錢人,就更應該盡情享受,也更不該浪費時間精力在投資賺錢上。以前的人認為「養兒防老」,現在萬萬不可有這種奢望,而應該要「養老防兒」。最好要給子女「老子不會留什麼遺產給你」的印象,也絕對不要為了規避遺產稅,在生前就想方設法轉到子女的名下。媒體上有太多這種棄養父母的新聞,千萬不要以為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如果你沒有什麼錢,甚至擔心無法靠此終老,當然就沒有開心花錢的資格。這時候最重要的事,就是千萬不要被子女拖垮。已經養育子女到成年,早就仁至義盡,絕對不能過度寵溺,讓他們變成「啃老族」。媒體上也有太多這種要錢不成就殘殺父母的新聞,大家千萬要避免這種悲劇。

俗話說「有錢不是萬能,沒錢萬萬不能」,又說錢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所以到了第三人生,錢只要「夠了」就好。每個人對「夠了」的定義都不同,我認為只要降低物欲,一定就會夠了。物欲太高,擔心錢不夠花用,就得繼續拚命賺錢,這樣怎能擁有自在的第三人生?降低物欲,並不是要你盡量省錢,是要你重視「品質」而非「價格」,情願好一點,而不是多一點。

不要再買過多身外物了。就算你認為這些都是寶貝,但往生之後,子女大概會一口氣全部扔了。應該把錢花在一些特殊的體驗上,這些會成為回憶,而不會成為子女眼中無用的遺物。把錢拿來買「時間」,因為它不該被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把錢拿來買「舒服」,因為體力不該被無謂地糟蹋。

第三人生,千萬不要被錢綁架!

〈你的第三人生,有幾個「第一次」?〉

第三人生,不是用來每天緬懷過去的豐功偉業,也不是用來重複過著相同的生活。這時,我們一定要繼續前進,開始做一些以前想做卻沒做,或是從來沒有想過要做的事。此時累積的「第一次」愈多,第三人生就愈精彩。

千萬不要好高鶩遠:「我要來個人生第一次開飛機的經驗。」或許還是有人做得到,但這個願望太不切實際。你的第一次經驗,或許是別人每天都在做的事,例如我有一位退休的董事長朋友,和我分享了一件第一次搭捷運就坐錯方向的糗事。不要不相信,有些人真的沒搭過捷運,這就是一項容易達成的第一次。

很多太太抱怨先生什麼生活技能都沒有,所有大小事都要依賴自己,卻又一定要搭先生的車才能出遠門,因為有些女性朋友縱然有駕照,卻不敢真的在馬路上開車。何不勇敢上路呢?凡事都會有第一次嘛!我有一位好朋友的太太,前陣子真的開車上路了。因為先生長年在中國大陸工作,當年女兒高中夜自習完畢後,都是由她搭公車接送,還被女兒嫌,這件事一直是她心頭的痛。現在,她終於能夠愛去哪裡就去哪裡了。

我太太會開車,也敢開車上路,但她每次出外旅行,都要靠我安排食宿交通,也就受限於必須配合我的時間。二一八年,她看到一篇「梨山幸福小巴」的報導,知道有這麼一條從豐原出發,繞經清境、合歡山後抵達梨山,一天只有一班,而且必須在山上過夜,隔天才能下山的的6505客運路線,她居然隔天就一個人上路了。這是她第一次一個人長途旅行,非常興奮,我也很開心她可以自己打理一切。她說:「反正都在台灣,又沒有語言不通的問題,怕什麼?」司機後來還幫她找到一間便宜舒適的民宿,讓她至今仍非常懷念這趟充滿驚喜與人情味的旅程。

我太太的老家不在台北,年輕時到台北天龍國念書,居然發現很多天龍國民不會騎腳踏車。不只是她覺得吃驚,我甚至認識一個男生,到了第三人生才學會騎腳踏車。還有一位女性作家朋友,即使先生來自國民都以腳踏車代步的歐洲國家,甚至她也在當地居住多年,卻直到五十幾歲都還不會騎腳踏車。希望她看到這篇文章後,願意開始學騎腳踏車,還可以在她廣受歡迎的專欄中寫下第一次騎腳踏車的美好經驗。

分享了這麼多別人的第一次經驗,那麼我在第三人生又有哪些第一次呢?二六年,我第一次單獨飛往紐約,觀看王建民在洋基球場的比賽。二一二年,我在尼泊爾第一次玩飛行傘,也是第一次自由翱翔天際,從天空鳥瞰壯麗的湖光山色。同年底,我出了畢生第一本書,自此開始了寫作與演講人生,目前為止已經出了十二本書。二一四年,和太太第一次搭遊輪遊地中海。二一五年,第一次嘗試去東京自助旅行。二一八年,考上台藝大電影系碩士在職專班,在大學畢業三十五年後,第一次重回校園當學生。

二一九年,我完成了人生的第一部電影劇本。如果有幸被大導演相中而搬上銀幕,或許某一年可以實現第一次入圍,甚至拿到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最近最有趣的第一次經驗是上了健身課。第一次上課的內容,連健身都談不上,只能算是針對當時深受五十肩之苦進行的類復健療程。做完後,真是通體舒暢,很多當時做不出來的動作,也有了明顯的成效。或許之後會來寫我的第一本健身書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