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月《黃帝內經》
冬季的三個月,稱為「閉藏」。
冬季氣候寒冷,草木凋零,是萬物潛伏閉藏的季節。此季節,也人們應當注意保護陽氣,養精蓄銳,早晨,須待日光,方始外出活動。
冬季的清晨,寒氣襲人。在嚴寒環境中,身體的外露部位,如手部、臉部、尤其是雙耳,最易受凍,最好待太陽出來後,才得開始外出活動。
起床後,先喝杯白開水,先在室內活絡一下關節肌肉,待太陽升起後再外出晨練;冬季晨練,以散步、慢跑、快步走、打拳、練功、體操等為主。
冬天養生,要注意;
一、注重養藏,把精氣養足了,春天才能生發,否則來春容易生病。
二、春秋夏是宜早起,冬季宜晚起,最好能睡到日出之時。
三、冬天洗澡不宜過度頻繁,若天冷,二~三天洗一次即可。
四、盡量保持身體的溫暖,女人是前側怕冷,男人則是背部怕冷。
五、冬天不宜運動過度,或宣泄過度,這是違反冬藏的原則。
六、泡腳以助眠,四季均可泡腳,冬天泡腳可使丹田暖和,強化心臟。
【發言台】
※冬三月,此謂閉藏。
*陽氣伏藏,閉塞成冬也。
※水冰地坼,無擾乎陽。
*陰盛陽衰,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即無擾乎陽也。
※蚤臥晚起,必待日光。
*所以避寒也,即養藏也。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曰伏,曰匿,曰私,曰得,皆退藏于密,法閉藏之本也。
※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
*去寒就溫,所以養陽,無使泄奪,所以奉藏,真氏曰,閉藏不密,溫無霜雪,則來年陽氣無力,五穀不登,人身應天地,可不奉時耶?
※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水歸冬旺,冬失所養則腎傷,而肝木失主,肝主筋,故當春令,筋病為痿,冬不能藏,則陽虛為厥,冬藏既逆,承氣而為春生者少矣。
上一篇:秋三月《黃帝內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