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1 18:29:59小蝌蚪

舞台上:吉米不難搞

歷經了大概三個多月的混亂,終於慢慢找到了早點兒回家的方法。看表演重於看電影的我,再不進電影院與音樂廳,我覺得我快要枯萎到面目可憎了。趁著期末,開始挑戰趕回台北看戲去,好久沒有在平常日的晚上欣賞表演了,希望不會睡著。

2018-06-21 21.35.29.jpg
對於音樂劇一直有莫名的喜愛,查了兩廳院網站上的近期節目,看到了《大城小肆》的訊息,啊!我已經錯過了許多的演出,無法購買套票湊齊四戲,那就把握機會把剩下的二戲滿齊滿足。A劇團以前沒有接觸過,透過此次演出才知道,他們是從臺北藝穗節開啟了他們的表演旅程。

一直覺得好的表演,一定要在好的場地,除了正式的表演場地外,我真的很少在其他非典型空間看表演,而這次的《吉米不難搞》選在一個華山的空閒處表演,樓下是個咖啡廳。選了一個鄰近演員且座椅有靠背的位置欣賞整齣中場沒有休息的音樂劇,而歷經了幾個月的慌亂後,身體慢慢找到了適應生存之道,我終於沒有看戲打瞌睡了。

整齣戲是一個團隊參加臺北藝穗節的甘苦故事,總共有十則綱要:報名、搶場地、創作、排練、宣傳、徵選、試裝台、演出、看心心、拆台,這是一齣舞台音樂劇,而且是用阿卡貝拉演出喔!要完成一部小戲,真的不容易啊!要處理要溝通要面對的人事物真的很多,說真的多虧有臺北藝穗節的支持,但公部門舉辦的補助活動,又要避免被外界他人質疑不公平與圖利等等,從報名填寫資料開始,就會讓人抓狂。臺北藝穗節自2008年開始,都即將舉辦第十屆了,我卻一場次也沒有看過,一方面是害怕踩到雷,畢竟賺錢不容易,很怕花錢看了一齣不知所云,更不知道表演者在幹嘛的戲。同時期,還是比較願意贊助臺北藝術節。整齣戲呈現了表演團體的辛酸,但我想我也看到了承辦多屆藝穗節的學姊的辛苦啊!

曾經某知名劇團(我真的忘了是哪一個)說,每一次新戲的公演宣傳,劇團就好像是個詐騙集團,劇本在哪裡?演員在哪裡?舞台在哪裡?一切都只是個問號。一切就憑一個概念開始宣傳,用一個充滿希望的想法,想辦法獲得贊助與資金,想辦法藉由票房收入,開始準備將天馬行空化作實際的劇本。

年輕的小劇團有的只有對表演的熱情,但我卻很喜歡這樣的劇團表演,沒有浮誇的舞台布置,為了呈現每一個想像或實況,藉由簡單的小道具與肢體演出,傳達尬車、裝台、排練的突發狀況等等,演員同時也要擔任跑龍套與搬道具,真的很忙碌,從創作到最後的演出,總是有許多紛爭與疲憊,但看到大家依然為了表演藝術的夢想而努力奮鬥,真的會感動到落淚。在「看心心」的劇情中,演員演到為了那四顆星而開心,為了那一顆心而難過自責,其實每一場演出,我真的也想對評論者說:「可以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莫名其妙的批評嗎?」就像我想記錄我看的每一場戲,我看的每一部電影,只是單純想記錄我的感動與感觸,更想留下我對這些藝術的欽佩之情。

更讓我佩服之處,它是一齣用阿卡貝拉表演的音樂劇,不需要樂手,一切就用最單純的人聲去呈現表演人生,在一個非典型的表演空間中,演員更可以自由走動走位,讓觀眾深陷表演之中,有時演員在你眼前,有時演員就在你身邊,有時演員從你身後走來。

謝謝這些年輕表演者對表演藝術的熱情與堅持,讓我還能持續看到一場又一場感人的演出。或許今年可以準備挑戰一下臺北藝穗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