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08 17:55:38施太太

老人家

不約而同的
阿毛和阿淨跟我說:
對老人家要...
當我跟他們講起作花生的細節又如何無法搞定的種種

我對施爸施媽說話的方式
常令他們家小孩傻眼
有時和家人同事老師們提到
他們也會張大嘴問我:”你這樣跟公婆講話呀?!”
因為我常直話直說
也不習慣被當作小孩子被照顧
最常說的一句大概是:不要忙了,你要先顧好自己吃飽/穿暖/健康...

至於花生訂購這個事兒
我更是角色混淆得厲害
常覺得自己不像媳婦
今天出門前
施媽拿了一張索取樣本的單子來問
要寄多少
他心裡想了一個方法
但遠超出一月初我們寄出去的份量
我煩惱
當初一起討論出來的樣品內容和方式都放風吹了嗎?
每次都要重想嗎?
不會有漏了的部分嗎? 成本/可能效益/需求/包裝...

試圖引導他自己想可能面對的需求是什麼?他怎麼作最好?
後來放棄
還是用”規定”和”制約”比較快
我重述了四種組合:
大團體(曾訂5000以上或公司在四十人以上)
小團體(其他公司行號)
大個人(曾訂1500以上或主動索取者)
小個人(曾訂貨,但金額低於1500,寄dm就好)

再出題讓施媽分辨什麼情況要怎麼作:
如果他們公司有六十個人,要寄什麼?
如果他說要給鄰居朋友吃,自己要訂,那怎麼寄?
如果他自己想訂個五六包,要怎麼說?
如果他公司有十多個人,都沒吃過,又如何??

對施爸和施媽來說
有太多新的思考和作法
我試圖教他們自己去想
如果你是客人,你覺得呢?----但他們生活得單純,沒有那麼多生活經驗好想像.
你就是老闆,你覺呢?----常被反問你們(小孩)覺得呢?因為沒想法/客氣/尊重.
現在不是在作批發,是零售!----我幾十年都這麼作的,沒問題吧?!

常常我比較像教練或老師
但擔心是出現突發狀況時
他們會不會有那樣的主體性去作決定
或是能不能有信心去應變而不是等待或詢問
於是我變成家長(哄小孩)或社工(empower)
唆使人客朋友多稱讚他們(我對二老有些讚美障礙)
鼓勵大家用傳真方式直接跟他們訂購(雖然我可以接mail)
把基礎工程作好然後讓他們作決定和選擇(比如傳單和袋子)
....退後到一個他們不得不站到第一線的位子
我也可以再跟自己確認一次這是屬於他們的事業
有時就不要用年輕世代或我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二老

阿毛說:對老人家要有耐心一點
阿淨說:老人家都怕往前衝
我輔導過社區的老人關懷服務 好像是這樣
但面對他們
有時當作學生 有時當作選手 有時當作小孩
倒是常忘了他們是老人家 也是我公婆

如施先生告訴我的:
他們現在可以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
我得換個角度來看待這二位已經很努力的老人家


上一篇:有必要簡化

下一篇: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