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食﹝鹽焗雞+東坡肉﹞
鹽焗雞,是久負盛名的客家菜肴,從古至今均深受海內外人士的喜愛,皮軟肉嫩,香濃美味,並有溫補功能。首創于廣東東江一帶。300多年前的東江地區沿海的一些鹽場,有人把熟雞用紗紙包好放入鹽堆醃儲,這種雞肉鮮香可口,別有風味。後來東江首府鹽業發達,當地的菜館爭用最好的菜肴款待客人,於是創制了鮮雞燙鹽焗制的方法現焗現食。
鹽焗雞的由來:最早的鹽焗雞是300多年前惠州東江海邊鹽場的鹽工們為了方便貯存食物,偶爾發明的。後來,惠州的廚師 又將鹽醃改為用炒熟的鹽把雞燜熟,成菜香濃、鮮美、嫩滑,故稱鹽焗雞。
後來,鹽焗雞經過不斷的加工、改進,又產生了許多新品種。 在繼承傳統鹽焗雞製作工藝的基礎上,去掉了用鹽焗制的過程,將各種分散的製作工藝和多種中草藥、四大自製配方等像用鋦子連接分散的金屬、陶瓷一樣,有機的連接、融合到一起,保留了雞肉豐富的營養價值,外表澄黃油亮,雞香清醇,而且香而不膩,爽滑鮮嫩,老少皆宜。
經常食用有涼血潤燥,滋腎通便、溫脾暖胃的功效。由於這些工藝和配料的完美結合,鹽鋦雞不僅口味獨特,而且營養豐富,令人贊口不絕,入齒難忘。
材料:
麻油 少許
甘草 少許
薑蔥 各
精鹽
白糖
製作流程:
1.雞洗淨抹幹,吊起風乾至越幹越好。
2.將兩隻雞腳從尾部插入肚內,用紗紙包好,以牙籤穿過雞頸及雞尾固定位置,以防紗紙散開。
3.錫紙裁至較所用的煲為大,鋪於底部。
4.鑊燒熱,放入粗鹽至黃色。將約1/3粗鹽平均鋪於煲底,放入煲雞只,將餘下的粗鹽鋪面。蓋煲以慢火焗6分鐘,將雞雙反轉,再焗6分鐘,最後熄焗12分鐘即成。
製作貼士
1.用瓦煲效果比較好,因焗的過程會令雞只的皮變脆,而且可以不用錫紙鋪鹽焗雞製作過程(20張)底。
2.如雞的重量在2斤左右,焗10分鐘已足夠。鹽的分量亦應與雞只相等。正宗鹽焗雞制法較為費時費事。
下面亦介紹改良焗制法:
1.先將宰好的雞用細鹽塗抹雞體內外,然後將雞用明火隔水蒸熟,再將雞斬件。
2.另用豬油或花生油,調味粉拌和原蒸雞的汁煮滾成稠汁,盛大碗內,將斬好雞塊逐件沾香料油汁,砌放盤內。
東坡肉屬浙菜菜系,以豬肉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東坡肉是杭州名菜,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喜愛。慢火,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一般是一塊約二寸許的方正形豬肉,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膩,帶有酒香,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菜品起源:
相傳為北宋詩人蘇東坡(四川眉山人)所創制。東坡肉的最早發源地是湖北黃岡。1080年蘇東坡謫居黃岡,因當地豬多肉賤,才想出這種吃肉的方法。
“東坡肉”最早在徐州創制,《徐州古今名饌》記載,蘇軾任徐州知州時,黃河決口,蘇軾身先士卒,和全城百姓築堤保城。徐州人民殺豬宰羊,上府慰勞,蘇軾推辭不掉,便指點家人燒成紅燒肉回贈給老百姓,百姓食後,都覺得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便稱之為“回贈肉”。
蘇軾貶謫黃州時,作有煮肉歌:“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人們開始競相仿製,並戲稱為“東坡肉”。蘇軾二任杭州知州時,因疏浚西湖有功。大家抬酒擔肉給他拜年,蘇軾便命將豬肉和酒燒好後給民工吃,家人誤聽為黃酒和豬肉同燒,大家吃後反而覺得更加酥香味美。“東坡肉”美名便慢慢傳遍全國。
追本窮源,蘇軾的這種紅燒肉最早在徐州的創制,在黃州時得到進一步提高,在杭州時聞名全國。
在永修人家有條不成文的規矩,凡紅白喜事,在答謝客人時的酒宴上,都有一道必不可少的大菜——東坡肉。相傳此東坡肉的由來又有一個美好的傳說:
有一年,宋朝大文人蘇軾也就是蘇東坡到建昌訪摯友李公擇,路上見一農夫之子中暑,病情危急。懂得些醫術的蘇軾立刻以術相救,使得中暑者病情好轉,脫離危險。農夫為感謝蘇軾的救子之恩,上街市上稱了二斤肉,用稻草捆好提回。
農夫問蘇軾喜歡何種口味,這肉是燒是燉?蘇軾看著鄉景想著詩句,突然就有了一句好詩,脫口而出:“荷上……珍珠……透馨香。”農夫誤聽為“和草整煮透心香”,遂將肉連稻草洗淨後下鍋燜煮。肉熟後,蘇問緣故,農夫才告知大文人。蘇軾笑道:“晨曦舒彩,絢爛天半,水上荷香,朝露如珠,故賦詩‘荷上珍珠透馨香’,主人是誤聽了。”
沒想到的是,此肉酥糯可口,汁濃味醇,肥而不膩,素而不脆,加上稻草的田間之清香,真是別有一番風味。蘇東坡品嘗後,更是大加讚賞。建昌人此後凡答謝之宴,都要做上此肉,已成為民間酒席筵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餚,並取名為東坡肉,流傳至今。
上一篇:中國四大菜系─蘇菜(第四篇)
下一篇:夏季美食饗宴~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