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20 18:11:57釋海全
佛教中的感情世界~ 靜七報告
解七了,最後一次的進度表寫著:「道業未成,斯有何樂?」加上接下去還有三個七,護心懇切之下,實不太想參加早上的檢討會,聽「可愛的學員」發表意見。可惜正要溜出去的時候,千算萬算未有算到會遇見師父,只好乖乖的進去檢討會。
檢討會終於結束了,沒有想像中那麼辛苦,最後還加插了一個環節,是今屆的佛青副會長,為了佛青的經濟困境而呼籲大家捐款支持,沒料到說幾句話而已,副會長已情不自禁,失聲落淚,這一幕著實觸動了我,再一次關切到佛教中的感情世界。反正七天的禪修,也沒有特別的東西值得記錄下來,就以靜七的餘力,談談這個吧!
這種情況,我不是第一次見,自己也有試過。記得有人問我如何為之用心、投入,我說用心者必有眼淚。的確如此,當你很用心投入一件事情,為此義無反顧,一直努力,但仍未見到事情的效果,甚至每況愈下,到了有一天跟別人表白的時候,定必會控制不了而落淚。這些用心的動力,無非是我們感情的作用,這份情為了誰?就是「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聖教與眾生。
其實,宗教的領域是與感情有密切的關係,先從皈依來談,皈依有依靠、求救的意思,換句話說,信仰宗教的起步就是一份情感的依託,或是理想希求的願欲。但佛教的皈依,郤不如此粗淺及表面,佛陀教我們從外求的皈依,提昇到自性的皈依,讓我們深入的觀察自己,知道這份皈依的嚮往,實質是理想自己的渴慕。這種從外到內,從淺到深,從情到智(最後也從智到情),可說是佛教的善巧與特色,也可以是超越其他宗教的原因。但是這個內外、淺深、智情的特色,是否能在現實佛教中看到呢?
佛教裡有一個現象,就是不管禪修、聽課或法會,都是女眾居多,男眾可說是稀有動物,不管在家出家都是如此。如從男女基本的差異來說,女眾依靠性較強,男眾則被靠賴性較強,如前所說,皈依有依靠的意味,自然形成女信徒居多。不過男女的比例這麼大,我覺得應是另有因素。
先談禪修,禪修比起研讀經論,更需要耐性,但禪修用不上功夫,或功夫停滯不前,是很普遍的現象。男眾愛面子,缺乏耐性,難免沉不住氣,找一些師父的毛病為借口,便別投師門。女眾則不一樣,即使遇到修行的瓶頸,依舊乖乖的跟著師父,覺得有個依靠總是好的。所以男眾跑了,剩下大部份的女眾。再談聽課,不管老師有多用功,講得多好,聽了數年,還是會抓到他表達的模式,發見他思考局限的地方。男眾會告訴自己:「不過如此罷了,多看幾本書,我也會講。」因而轉向自修或參訪其他善知識。女眾也許同樣知道老師的不足,但情感的運作下,仍是覺得個依靠較為安全,所以十年如一日,長情地依師而學。
最後談法會。執事者來說,活動前後都牽涉很多瑣碎的事情,過程又要與信徒「你來我去」,男眾一句「我要修行」,就離開了,而女眾呢?縱然如何煩瑣,勞心勞力,還是會想:「這是師父要辦的,我聽話就好了。」所以任勞任怨的幹下去。參加者如何,法會有一個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那種宗教的氣氛,很多人因而感動流涕。男眾的話,感動一兩次就夠了,最終還是想進一步提昇。但不少女眾郤與這種情境結下不解之緣,成為法會的常客。
歸納以上三種情形,女眾的感性作用比較活躍,男眾的理性卻較為明顯,令佛教的活動女多男少,也可以說,情感成為佛教的運作及維持的主因,佛教智情兼備的特色,自然不容易見到。
佛教中的感情世界暫擱於此,隨心而論,嚴謹不足,敬希指教。
2002年11月27日 隨論於般若岩
檢討會終於結束了,沒有想像中那麼辛苦,最後還加插了一個環節,是今屆的佛青副會長,為了佛青的經濟困境而呼籲大家捐款支持,沒料到說幾句話而已,副會長已情不自禁,失聲落淚,這一幕著實觸動了我,再一次關切到佛教中的感情世界。反正七天的禪修,也沒有特別的東西值得記錄下來,就以靜七的餘力,談談這個吧!
這種情況,我不是第一次見,自己也有試過。記得有人問我如何為之用心、投入,我說用心者必有眼淚。的確如此,當你很用心投入一件事情,為此義無反顧,一直努力,但仍未見到事情的效果,甚至每況愈下,到了有一天跟別人表白的時候,定必會控制不了而落淚。這些用心的動力,無非是我們感情的作用,這份情為了誰?就是「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聖教與眾生。
其實,宗教的領域是與感情有密切的關係,先從皈依來談,皈依有依靠、求救的意思,換句話說,信仰宗教的起步就是一份情感的依託,或是理想希求的願欲。但佛教的皈依,郤不如此粗淺及表面,佛陀教我們從外求的皈依,提昇到自性的皈依,讓我們深入的觀察自己,知道這份皈依的嚮往,實質是理想自己的渴慕。這種從外到內,從淺到深,從情到智(最後也從智到情),可說是佛教的善巧與特色,也可以是超越其他宗教的原因。但是這個內外、淺深、智情的特色,是否能在現實佛教中看到呢?
佛教裡有一個現象,就是不管禪修、聽課或法會,都是女眾居多,男眾可說是稀有動物,不管在家出家都是如此。如從男女基本的差異來說,女眾依靠性較強,男眾則被靠賴性較強,如前所說,皈依有依靠的意味,自然形成女信徒居多。不過男女的比例這麼大,我覺得應是另有因素。
先談禪修,禪修比起研讀經論,更需要耐性,但禪修用不上功夫,或功夫停滯不前,是很普遍的現象。男眾愛面子,缺乏耐性,難免沉不住氣,找一些師父的毛病為借口,便別投師門。女眾則不一樣,即使遇到修行的瓶頸,依舊乖乖的跟著師父,覺得有個依靠總是好的。所以男眾跑了,剩下大部份的女眾。再談聽課,不管老師有多用功,講得多好,聽了數年,還是會抓到他表達的模式,發見他思考局限的地方。男眾會告訴自己:「不過如此罷了,多看幾本書,我也會講。」因而轉向自修或參訪其他善知識。女眾也許同樣知道老師的不足,但情感的運作下,仍是覺得個依靠較為安全,所以十年如一日,長情地依師而學。
最後談法會。執事者來說,活動前後都牽涉很多瑣碎的事情,過程又要與信徒「你來我去」,男眾一句「我要修行」,就離開了,而女眾呢?縱然如何煩瑣,勞心勞力,還是會想:「這是師父要辦的,我聽話就好了。」所以任勞任怨的幹下去。參加者如何,法會有一個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那種宗教的氣氛,很多人因而感動流涕。男眾的話,感動一兩次就夠了,最終還是想進一步提昇。但不少女眾郤與這種情境結下不解之緣,成為法會的常客。
歸納以上三種情形,女眾的感性作用比較活躍,男眾的理性卻較為明顯,令佛教的活動女多男少,也可以說,情感成為佛教的運作及維持的主因,佛教智情兼備的特色,自然不容易見到。
佛教中的感情世界暫擱於此,隨心而論,嚴謹不足,敬希指教。
2002年11月27日 隨論於般若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