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04 00:52:01王小瑛
割腕的誘惑,談自傷
你能想像有人一再割傷自己,藉由疼痛、流血來撫慰自己心靈的痛苦嗎?美國心理治療師史蒂芬.雷文克隆寫了﹁割腕的誘惑,停止自我傷害﹂一書,透過他豐富的臨床經驗,探討自傷行為的形成、病患的依附關係,他更舉出了各類型案例,示範如何讓病患邁向康復之路。
裘妮塔從小被家人視為家庭的恥辱,在長期被排斥、虐待之下,她不僅不寄望他人的支持和保護,還怨恨自己、深信家人是對的。於是,她開始選擇用刀子和剪刀傷害自己,企圖讓身體的疼痛驅逐她心裡的苦。
史蒂芬指出,親子關係的教養是促成自傷的主要影響之一,如果父母長期使用暴力對待孩子,孩子會將愛和虐待看成同一課題,當他想要父母的陪伴時,便會製造疼痛來應付寂寞。父母和孩子間缺乏真誠的溝通、遺傳、社會因素也會導致自傷。
作者提醒擔心孩子自傷的父母,要盡量對他們保持耐心、對孩子的口頭承諾和安全感必須一致、找時間做親子溝通以及表現出自我價值感,處世彈性圓融等正向典範。
自傷病患對情緒的痛苦是極為敏感的,史蒂芬發現,自傷個案極難和他人建立依附關係,他們寧可傷害自己,來掌握控制權。因此,治療師要讓個案意識到他充分被了解,並協助他建立正面想法,藉以發展出個人獨立性。
此外,史蒂芬提到,治療師必須讓自傷個案清楚自己的過去遭遇,這樣他才能更了解自己現在的行為。治療過程中,個案生活中的相關人物如能參與治療,治療會更有成效。他也提醒,從旁協助自傷個案者必須要保持著信心、同理心、且能理解他的自傷行為和維持樂觀的態度,協助者的功能才能適度發揮。
治療時間太過漫長、個案再度自傷而懷疑自己永遠痊癒不了等因素,都會使得復原之路崎嶇不平,史蒂芬強調,從每次的挫敗中找到壓力因子、維持和個案的依附關係,如此才能繼續往康復之路前進。
原文刊載於自由時報五月三日45版
*************************************************************************
後記:發現其實有些文字還可以用的更精簡,也因為昨天的疏忽,本來期待上報的心情低落許多,不過謝謝大家的鼓勵囉:)
裘妮塔從小被家人視為家庭的恥辱,在長期被排斥、虐待之下,她不僅不寄望他人的支持和保護,還怨恨自己、深信家人是對的。於是,她開始選擇用刀子和剪刀傷害自己,企圖讓身體的疼痛驅逐她心裡的苦。
史蒂芬指出,親子關係的教養是促成自傷的主要影響之一,如果父母長期使用暴力對待孩子,孩子會將愛和虐待看成同一課題,當他想要父母的陪伴時,便會製造疼痛來應付寂寞。父母和孩子間缺乏真誠的溝通、遺傳、社會因素也會導致自傷。
作者提醒擔心孩子自傷的父母,要盡量對他們保持耐心、對孩子的口頭承諾和安全感必須一致、找時間做親子溝通以及表現出自我價值感,處世彈性圓融等正向典範。
自傷病患對情緒的痛苦是極為敏感的,史蒂芬發現,自傷個案極難和他人建立依附關係,他們寧可傷害自己,來掌握控制權。因此,治療師要讓個案意識到他充分被了解,並協助他建立正面想法,藉以發展出個人獨立性。
此外,史蒂芬提到,治療師必須讓自傷個案清楚自己的過去遭遇,這樣他才能更了解自己現在的行為。治療過程中,個案生活中的相關人物如能參與治療,治療會更有成效。他也提醒,從旁協助自傷個案者必須要保持著信心、同理心、且能理解他的自傷行為和維持樂觀的態度,協助者的功能才能適度發揮。
治療時間太過漫長、個案再度自傷而懷疑自己永遠痊癒不了等因素,都會使得復原之路崎嶇不平,史蒂芬強調,從每次的挫敗中找到壓力因子、維持和個案的依附關係,如此才能繼續往康復之路前進。
原文刊載於自由時報五月三日45版
*************************************************************************
後記:發現其實有些文字還可以用的更精簡,也因為昨天的疏忽,本來期待上報的心情低落許多,不過謝謝大家的鼓勵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