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4-28 22:38:28影子

獨立與依附

  聽著王菲的歌,看著<安卓珍妮>,一場很有趣的閱讀經驗。安卓珍妮代表的是甚麼?一種被文明壓抑的女性思想?一種爭取自身自保自存的價值觀?看這篇文章,引起我很多有趣的反思。究竟有沒有生物可以進化成單性繁殖?沒有了雄性,雌性能否有能力延續自己的生命?是理性壓抑了感性和直覺?是感性和直覺產生了理性?文化擺脫了原始?還是原始被文化扼殺了?

  這些問題在腦裡打轉,而耳旁卻傳來王菲的歌聲,唱著林夕寫的詞,訴說著現代愛情故事。單薄的聲音伴著清脆的音樂,以堅強卻脆弱的語氣,講著一個個無奈的情事。女子本是溫柔軟弱,無奈陷入曖昧不清的男男女女關係,傷痕累累下,只好用堅強保護自己的脆弱,留下尊嚴,告訴自己自重自愛。

  文中的反思與歌裡的無奈,兩者確有著微妙的聯繫。安卓珍妮-一種雌性單性繁殖而未被證實的原始生物,真的會存在嗎?雌性能否脫離雄性,獨而生存延續?如果答案是正面的話,那情歌裡的無奈還會出現嗎?那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愁思還會那麼擾人嗎?那種藕斷絲連、欲拒還迎的矛盾,那種心不捨身卻斷的掙扎還會存在嗎?

  畢竟雄性與雌性是兩種自原始而來,千千萬萬年來糾纏不清的生物,時而一分為二,時而二合為一,彼此生生相惜,唇齒相依。獨立於二者而生存,並非沒可能,只是,人本是寂寞,獨自生存,更顯無靠。

  生命獨自可以延續,孤獨寂寞也隨著延續。千千萬萬年後,語言也隨著生命延綿的孤寂消失,無言無語,無生無息,無情無愛,只剩下眼裡的空洞。此時,生命的意義何在?人,無論雄性雌性,千萬年前的人,和千萬年後的人,和現存的人,其實還是同一個人。我們還追究甚麼獨立與依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