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7 20:14:24艾杏

美。人生樂章如詩音的【琴戀克拉拉】

美。人生樂章如詩音的【琴戀克拉拉】
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3005   導演:德國賀瑪桑德斯布拉姆斯
有一天我走在公司的樓梯間欣賞著夕陽的美景,我的目光因為夕陽美景如癡如醉,這時有個同事走過來問我說:「妳在看甚麼?看得那麼入迷呢?」

我說:「看美麗的夕陽。」

同事跟著我看著夕陽看了一會後說:「我知道妳為什麼老看著夕陽,因為今天的夕陽看起來很像花椰菜。」

我笑著說:「是呀!像花椰菜。」

如果問我美麗如何形容,我會說妳覺得美就是美,所以當雲朵如燦爛的絲綢或者像花椰菜都是一種美,追求美麗的感覺是創作最佳動力嗎?哪種感覺像什麼呢?有句佛語很像:「如夢幻泡影!如曇花一現。」或許因為太難捉摸跟保存所以為了美麗多少人獻出青春與難以估計的代價,美麗可以跟名利富貴交換嗎?這一天我心中的美麗在這部琴戀克拉拉中看到了。

片子從音樂家舒曼跟著妻子一起巡演開始,在火車上舒曼的妻子克拉拉說了一句話:「在火車上最欣賞看著萬物從眼前消失。」

克拉拉精湛的琴藝在片中讓人讚佩,但是就在劇中的一場謝幕戲時舒曼不屑地說:「我根本不在乎這些虛名。」雖然舒曼不在乎虛名卻想享受著從虛名中得到的利益,就在1850年舒曼帶著妻小移居杜賽朵夫這個工業城市,準備出任交響樂團總監的舒曼背負著極大的壓力,他的創作欲望已經不是慾望了,這時候他的才華成了他養活一家大小的支柱。

追求極高的創作精神讓舒曼情緒常常處在崩潰邊緣,連家中的廚娘都受不了舒曼極端的生活習慣,這時克拉拉卻安慰廚娘說:「當妳覺得他很難相處時,卻發現上帝賜予他養活自己的天份。」

克拉拉對於自己丈夫的崇拜跟盲從是一種愛情嗎?如同片中克拉拉幫忙舒曼飲食鴉片町一般,克拉拉心中深信投入在創作的丈夫是天神,這種相信成了最大的力量,廚娘回答克拉拉說:「跟上帝借天分,也必須有代價的償還。」

深信創作的力量成了一種癮頭,克拉拉跟舒曼都上了癮,克拉拉為了丈夫不惜以女性的身分挑戰男性權威,為了完成美麗樂章她毫不猶豫的站上指揮台,儘管不被人認同她卻甘之如飴,她深愛的樂章回報她坎坷又燦爛的人生,當她活在又喜又悲的婚姻沼澤中時,克拉拉與布拉姆相遇了,這段跨越階級與年齡的忘年之戀在當時肯定無法被人接受,經過多年後被布拉姆的後人拍成動人的電影故事,片子中有一段是這樣子的形容,當克拉拉第一次在髒亂的酒吧裡欣賞布拉姆的琴藝時,克拉拉穿著華麗的晚禮服忘情的聆聽布拉姆的琴聲,這時在一旁的民眾卻開始剪下她禮服上的珍珠,克拉拉卻一直沒有注意到這個狀況,直到禮服幾乎要全毀,或許這一段就是形容兩個人的戀情,一開始的忘情到最後的一發不可收拾,儘管時代有分別,儘管階級會不同,儘管年齡會有差距,愛情的發生與爆發卻同一個步調。

悲劇的發生不代表生命的結束,人往往因為悲劇而開始懂得人生,命運的好壞不會因為悲劇的發生而終止,舒曼在片中因為有幻聽幻覺而開始仰賴壓片町,這算是一種慢性自殺的行為,但是在當時醫學並不發達的情景下,片中所描述舒曼的死因成了一種飛蛾撲火的安排,片中舒曼跳水自殺不成卻選擇了口中常言的自殺就醫行為,如果活在今世或許舒曼不會死,如果活在現代的舒曼可能需要看憂鬱症的醫生,不會死的舒曼會是怎麼樣呢?布拉姆跟克拉拉沒有曖昧又會怎麼樣呢?觀眾看著這部電影會不會像我一樣像陶醉在音樂中呢?以下這段話算是這不片子最好的形容。

【琴戀克拉拉】片中不僅描述了他們之間彼此欣賞、愛慕卻又相互牽制的微妙感情,更引領觀眾直擊「萊茵交響曲」、「搖籃曲」、「匈牙利舞曲」等偉大名曲的誕生過程。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旅人 2009-12-31 21:20:17

新年快樂
晚安

楊風 2009-12-28 11:09:46

我也看過這部電影
音樂好聽
劇情也好
美極了
同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