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建築歷史的文章,需要具備怎麼樣的人才?(日文翻譯社提供相關資訊)
台灣曾有過一段日治時期的歷史,用50年的時間,便已經足夠在文化與語言裡留下痕跡,台灣的建築風格也不例外。作為「建築」,不僅侷限於路旁站立的高矮房屋,透過建築歷史與型態,更能一窺其所蘊含的文化及藝術風格。在台灣的日式建築裡,建築歷史就從房屋的細部特徵裡顯現,從工法、設計到語言皆然,聽起來像台語,實際上卻來自日語,例如耳熟能詳的「孔古力」便是來自日文裡「混凝土」的說法。由於日本人的發音習慣,許多專有名詞儘管來自英語,也日化成獨特的語言文化,並用50年的時間潛移默化,影響到台灣的語言體系。
歷史是一連續性事件,相對的,當在翻譯建築歷史的文章時,並無法用片段的時間點去檢視,日文翻譯社認為,建築歷史比較像是敘述性的故事,翻譯出的文句表達需要流暢好讀。但與此同時卻又考驗著翻譯師對建築的認識,因為當文稿涉及建築歷史,又出現專有名詞,如我們先前所述的「孔古力」,翻譯為「混凝土」應為最正解,但同時有人會認為應該翻譯成「水泥」。這時候,翻譯師考慮的問題不是文意,或語句是否通順,而是要釐清混凝土與水泥的差別,再抓出「孔古力」所對應到中文專有名詞為何者。如同市面上的建築辭典,總是以連貫性的敘述方式一樣,先有一而後有二,當把一與二分開解釋,字詞是能懂,但卻忽略了其中最重要的因果關聯。
因此根據日文翻譯社的建議,當在處理建築領域的稿件時,翻譯師除了需要具備建築相關的背景知識、對於歷史文化有所涉獵外,在文字應用方面,無論是中翻日或日翻中,也得有一定程度上的掌握力,如此,才能以更貼近母語者歷史文化的角度呈現出一篇優美的翻譯文章。
每個國家有獨樹一格的建築歷史,看似冷硬的建築,其實背後藏著許多柔軟的溫度,能反映出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結構等先天環境,以及後天技術的發展進程。翻譯師在處理建築類文章時,或許可以先在建築、歷史及該地區文化做初步的了解,相信將有助於通篇翻譯文稿的呈現。
文章來源:https://www.translations-jp.com/japanese-houguan-translation-detail.aspx?id=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