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3-15 22:14:11短褲俠

國名和憲法絕非不可變更的神主牌

李登輝前總統在第三屆[世界台灣人大會]演講中指出:[中華民國應改名,
並制定新憲法.]這番話對於視中華民國體制為神主牌的泛藍軍朋友們來說,
大概又要再抓狂一次了.

國名,國旗,憲法,國土 ------ 他們真的是永遠不能更動的神主牌嗎?
不是的!國名,國旗,憲法必須反映這片土地的歷史文化,和這塊土地上居民
的歷史情感相契合,才有意義,人民才會真心認同這個國家的國名,國旗,憲法.
國名,國旗,憲法------她們是為了這土地上的人民而設置的,人民的意志永遠
在她們之上.正常的情況,是先在一塊土地上有一群人,隨著口規模擴大,為了
集體生活的秩序和共同生存的需要,進一步再建立國家體制,制定國名和國旗
作為維繫群體認同的符號,制定憲法作為大家在這國家體制下的基本遊戲規則.
人民的意志永願在國名國旗憲法之上,若人民覺得有必要將其作調整,並無不可!

[中華民國]體制跟台灣相契合的程度如何?她足以反映台灣的歷史文化,
反映台灣人的歷史情感嗎?深入檢視的結果,恐怕大有疑問.中華民國建國之時,
台灣仍是日本的殖民地,除了孫中山先生有在台灣設立革命組織分部之外,台灣
其實與國民革命運動乃至中華民國建國淵源有限.當中華民國政府選定青天白日
滿地紅旗為國期時,台灣也因日本統治而未參與.後來[五五憲草]起草時,台灣
甚至不在該憲法草案認定的中國領土範圍之內.因此,在台灣的歷史文化和台灣
人民的歷史情感中,中華民國的建國,中華民國的成長,台灣幾乎可以說並未參與
其中.以此觀之,中華民國是個不折不扣的外來政權.

而[中華民國憲法]更是一大問題.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之建立,是以地大物博
的神州大陸為考慮背景.其內容無論是國民大會的設置,國大代表立法委員監察
委員名額分配,考試院和監察院的設置,中央與地方關係(省政府的設置),都顯得
相當龐雜.將這套憲法用於台澎金馬地區,猶如叫小孩穿大人的衣服,不合需要.
大陸地區實際上已非中華民國的領土,尤其在1991年終止動員戡亂後,基於結束
國共內戰,我方實際上已承認大陸非中華民國領土,中華民國統治區僅限於台澎
金馬地區.

儘管中華民國領土目前僅限於台澎金馬地區,但中華民國體制及這套憲法
和過去的歷史糾葛仍舊無法完全切斷.中華民國由於不是台灣人民流血流汗建立
的國家,台灣人民自然無法對它產生強烈的認同感.雖然早年國民黨政權透過
教育控制強迫台灣人民認同中華民國,但這種透過外在強制力迫使人民就範的
方式所塑造出來的國家認同,絕對不如人民依照自己的意願所建立的國家認同
還來的深厚.於是,民主化後的台灣伴隨言論是市場開放所帶來的是嚴重的國家
認同爭議.許多人開始懷疑中華民國體制在台灣存在的意義------畢竟,那是個
外來統治者建立的國家,而我們當年因種種外在因素,別無選擇,只能接受她.

中華民國憲法也因為當初係為神州大陸而設,與小小的台澎金馬地區格格
不入,適用上產生許多問題,半數以上的憲法條文不適用於台灣.儘管近年來企圖
以修憲解決這些問題,然而憲法雖經過大翻修,已面目全非,許多憲法的問題仍
無法解決.李前總統主政時期之所以採取多階段修憲的方式,企圖以此達成重新
制憲之實,係因其身為中華民國總統,中國國民黨主席,在舊法統的牽制之下,
無法大刀擴斧地重新制憲,一次把憲政問題全部解決.而且這段修憲史牽涉國民黨
內部的路線爭議(本土派與基本教義派之爭)和連宋卡位之爭,李前總統在內外
交逼的複雜情勢下,實不應過分苛責他在修憲過程中的角色與所作所為.

如今,李登輝已卸任,且離開了國民黨,少了舊法統的制約,他可以毫無顧忌的
表達自己真正的政治理念.從他對於台灣建立新國家新憲法的期望觀之,他對台灣
未來懷有遠大的理想,想為台灣打造一個新願景.

這是個言論自由的社會,既然泛藍軍內部都有人贊成[一國兩制]或[一國三制]
(新黨主張一國三制,這跟北京當局說的[台灣接受一國兩制,標準可以比香港寬鬆
一些,台灣仍可保有自己的軍隊]不謀而合!),願意放棄中華民國體制,屈就於北京
當局的一國兩制,本土派當然也有權利公開主張建立台灣共和國.當然,更改國號
茲事體大,非經公民投票,全民直接表達其意志來決定贊成與否,執政當局不得任意為之.

李前總統只是以一介平民的身分表達他對國家定位的看法,他的話提供統獨
討論的空間,外界應以開放的態度來面對李前總統的談話.在言論自由的社會中,
國家定位當然也可以成為議題.無論是主張統一或主張獨立的言論,在這個社會上
都應該被包容.記住------國名和憲法絕非不可變動的神主牌!我希望台灣將來能
正式獨立,國名改為台灣共和國.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