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 - 波蘭的大洪水時代
波蘭 Polska 自10世紀建國以來,由於位處於連結東西
歐的中介點,這樣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波蘭曾經發展為中
世紀最繁榮與重要的王朝 ,但也因為缺乏天然屏障的
保護,屢遭列強環伺...
中世紀後期的波蘭及立陶宛同時由雅蓋洛王朝管治,因此
稱為波蘭立陶宛共主邦聯,一開始只是形式上的國
家聯盟。
1505年,波蘭議會通過憲法,規定未經議會同意,國王無
權頒布法律,此舉從而削弱王權,招致外來勢力干預,此
時,位於東方的莫斯科公國開始強大起來,其治下的韃靼
騎兵嚴重威脅到波蘭立陶宛共主邦聯的生存...
面對莫斯科咄咄逼人的擴張,為加強王權,1569年,波蘭
和立陶宛大公國議會在盧布林通過成立統一的波蘭共和國
的決議,即盧布林聯盟,史稱波蘭立陶宛聯邦,首都
從克拉科夫遷到華沙。
地理層面上,波蘭立陶宛聯邦幅員遼闊,在疆域極盛
時,面積曾達100萬平方公里 ,是一個多民族的農奴
制國家,統治今日的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烏克蘭、
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加里寧格勒,以及部份的俄羅斯、
匈牙利、捷克及斯洛伐克等諸多民族。
政治上,波蘭立陶宛聯邦由原來共主邦聯轉變為選王
制的政合國,是以強大的貴族和弱小的國王為構成要點;
在貴族民主制政體下,貴族掌控強大的權利和特權,控制
著立法機關和君王選舉權;如國王是由貴族選舉而出,而
只要有一個議員反對,議案就不能通過等。
這種局限於貴族階層的民主制,不但造成城市發展緩
慢、農奴制的階級問題,並在許多有爭議的議題上議而不
決,甚至在權貴受到國外勢力的賄賂時,可以進而癱瘓聯
邦政府,形成無政府狀態...
經濟上,盧布林聯合導致了波蘭貴族對魯塞尼亞的殖民
以及魯塞尼亞人的農奴化。儘管和西歐比較,波立聯邦農
奴的境遇相當惡劣,但他們仍比俄羅斯的農奴享有更多自
由 。因此,當俄羅斯的農奴、下級貴族和商人,逃亡
至波立聯邦時,引起了俄羅斯政府的擔憂 ,這也成為
了日後波蘭被瓜分的因素之一。
17世紀後半期,農奴制進入危機階段;1648年赫梅利尼
茨基領導的哥薩克在烏克蘭舉行民族起義,這次起義也變
成了烏克蘭脫離波蘭統治的獨立戰爭,赫梅利尼茨基建立
了哥薩克酋長國。
雖然哥薩克從波蘭獨立了,但在17世紀的歐洲,新國
家依然需要由外國君主提供其正統性,加上赫梅利尼茨基
因連年的戰事削弱了軍事力量,於是積極尋找其他的盟
友...
1654年,在赫梅利尼茨基的勸說下,烏克蘭加入莫斯科
公國效忠俄羅斯沙皇,與俄羅斯結盟簽訂了佩列亞斯拉夫
條約,此舉造成日後300多年烏克蘭的文化逐漸和俄羅斯
統一。
烏俄結盟後,俄羅斯隨即加入與波立聯邦的戰爭中,這場
俄波戰爭從1654年持續到1667年,期間因1656年至
1658年間的俄瑞戰爭曾經停戰。
1655年,瑞典國王卡爾十世進攻波立聯邦,輕易地攻入
華沙,史稱北方戰爭 ;隨後一些相關國家先後參
戰,包括了哥薩克酋長國、布蘭登堡-普魯士、外西凡尼
亞、克里米亞汗國、俄羅斯沙皇國、神聖羅馬帝國、
丹麥-挪威聯合王國、荷蘭等等
從1648年的赫梅利尼茨基起義為始,以1667年的波俄簽
訂的安德魯索沃停戰協議為終,波立聯邦在這些戰役中
受創最重 ,喪失了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口與大國地位,
雖然最後免於崩裂瓦解,但仍直接導致了國家的破敗與中
衰,被稱為波蘭的大洪水時代。
說到這裡肚子也餓了...
上一篇:波蘭 - 波蘭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