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8 23:39:11自渡

時間。堅持。

家裡缺甚麼東西我總會上網查和比價,但經常覺得我在浪費時間。
本來對湯匙形狀沒有把握,但一想到自己寶貴的時間,我下單了。

弟弟家的湯匙和叉子品質不好,弟弟表示很想換了,而我喜歡WMF,幾年前還從英國買一套WMF鍋具。近來每過段時間就逛逛,看了有兩個月了? 連Amazon也晃,注意到一組,但一直不確定湯匙的弧度和深度,照片真的看不太出來,雖然感覺不錯,就這麼遲遲沒有購入。後來一直降價,降到令我覺得不可思議,就下單了,至少要對得起自己的時間! 到貨了,還好是經典款,撿到寶。想再購入一組,價格已經上升了。

小地方不似台北,有很多專櫃品牌可供參考,住在這的朋友都往台北消費,我沒有時間跟他們去,所以都網購的多。

今天買了低敏柔軟精,日本驅蚊劑,宅配蘋果派,又買了書...
我缺甚麼會逛一下網路做點功課,但不會馬上買,會放著,到實體店找看看,買不到的就等某天有空一起下單。

書最誇張,對岸的國際考試用書真的是很多台灣沒有的,況且台灣進口書一本都要上千,一套教材有時都要好幾萬,但買了不一定實用,因為拆封不退...他們一本都只要兩三百就有了,但紙張就相較比較薄。反正先買書當參考用,若真要當教材,都會跟台灣書商買進口原版,品質好資源多。之前在台灣都花了很多不必要的書錢,早期還會找時間上台北台中高雄到大家小巷的出版社找書,後來除了沒空之外,很多書是封膜的,只能看網路上的SAMPLE PAGE,那也就失去了到實體店的意義。

其實,逛商店,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透過觸摸,看整體的產品,會衍生出品牌的忠誠度。以前家裡店裡賣過廚房精品,雙人牌,WMF,世界進口瓷器,水晶骨瓷多有涉獵...後來很多新認識的品牌都沒去專櫃看過,只看網路實在很難下手。反而是去歐洲旅行,住在公寓,用到很多廚房用品,覺得好用,變成口袋名單。偶爾缺甚麼,在超市或賣場看到,往往無法下手,多是材質。喜歡買美麗好用的東西,用很久。

網購其實很浪費時間...但似乎已經變成不得不的新常態了。現在的店也不似以前好逛,以前商品豐富,種類繁多,賣場很大。現在不是店小,就是種類不多,已經沒有甚麼可看性了,我知道是成本考量,但只靠網路通路,很多好商品一不小心就會被埋沒了。我還是覺得不管網路通路如何發達,一個品牌的永續經營應該還是要有旗艦店來展示推廣會比較好,實體店是商品的"溝通"管道,讓商品去說話,或許每隔一段時間就換地點,像巡迴演出,讓人們認識商品後,可在網路購買。

現在好的東西稀有價高,應該說,原物料稀缺,好東西越來越珍貴。以前一個品牌堅持品質,只做幾款商品,現在削價競爭,逼得只好分很多等級,賣老祖宗的顏面,一直往下探,或許這就是多元吧。

堅持自己真的是越來越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