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03 11:07:07虱目魚姑娘

SaWaIi: 流言終結者 #17 –「創業就是要賺大錢…」(Mr. Jamie)

自從三年前看到Mr. Jamie的文章之後,我就開始了一連串對自己的思辯生活,影響最大的時候應該就是在今年三月,決定重新整理SaWaIi的走向,確實在那段時間也嚐到不錯的成果,可是近期我總是在錢跟旁人的看法中猶疑不定,到了昨天我跟李先生討論他聽到演講的過程中有所感觸,我所信仰的神告訴我按照我心裡的想法跟規劃,但是現實生活就是沒有賺到很多錢,心裡就會一直質疑自己的決定對不對。


我用意志力來堅持這件事已經夠久了,但是還是不那麼確定,實際執行者跟提供意見者中間的摩擦淺顯易見,一方單就敘述想法來執行但是從沒動手做過,另一方因為一直有實際行動卻無他人眼中的成果時遭到質疑,兩邊在不斷拉扯之下,可能就此讓這個當初想要一起做的事情結束,因為我似乎沒有太多的歲月再做這件事,因為在大家的眼裡"錢"似乎比擁有的"財富"重要。


當初我是懷著滿腔熱血寫著SaWaIi 十萬個為什麼???提到無刺虱目魚是如何被養殖長大、為什麼價格比別人高、為什麼養殖方法比較困難,可是這一切的一切可能因為沒達到旁人眼中的目標,逐漸消失在自我與現實的拉扯當中,我沒有辦法控制來看文章人一定會買我的產品、也沒有辦法控制想要買便宜貨不注重品質的消費者,可是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我得到很多看不見的財富,那就是為甚麼如果我決定結束的時候不會有遺憾,人生每個階段都會有停損點,不曉得來的快不快而已。



以下是Mr. Jamie的(可點進去看留言,思辯的過程中或許能讓各位能得到啟發)

流言終結者 #17 –「創業就是要賺大錢…」



PIC: money 上圖感覺是我很像會做的事XD



離開台灣整整八年,這次搬回來,最不習慣的就是整個社會對「錢」這個字的迷戀程度,比起八年前感覺病態了好幾倍。打開電視,翻開報章,永遠不會缺少誰多有錢,怎樣有錢、賺錢術、摳門術等等話題。



一個資本主義社會,加上灑狗血的大眾媒體渲染,整體文化會有這樣的發展,倒是很難責怪任何人。不過令人擔心的,是人們開始用「錢」做為決策的主要考量。尤其對於創業者來說,這是很危險的,特別是那些看到 Mark Zuckerberg 靠著創辦 Facebook,年紀輕輕就登上富比世排行榜,因此認為這是賺大錢途徑的人。



事實上,如果要用金錢的期望值來衡量,創業比起去優質的大公司上班,其實是一個比較差的選項。以網路產業來說,每年都有上百家新公司出來創業,但最後能轉虧為盈的往往不到一成,而真正能走到上市的更是只有個位數。因此對創業整體來說,每個人平均有機會賺到的「錢」,其實是遠遠低於去一家好公司上班的



所以你不應該創業,如果你只是想賺錢的話。



但人生也不只是錢而已。事實上,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像是健康、家庭、友誼、世人的尊敬、真心的快樂,大多是錢無法買到的。這些我們想要、需要的東西,真正的名字是「財富」,而只有財富中少數可以用錢買到的物質,我們才叫做「財產」。



PIC:農夫


一開始其實是沒有「錢」的,種田的農夫,收成了之後就拿著稻米,去和牧場主人交換羊奶。農夫不需要那麼多米,但早餐可以來杯羊奶。牧場主人不需要那麼多羊奶,但晚餐可以吃米飯當主食。這樣的交易讓農夫與牧場主人用不再需要的東西,換來了更想要的東西,也就是讓雙方都更加富有,是非常棒的結果,所以我們逐漸演化成了專業分工,然後再來交換產品的社會。


但以物易物終究有它的極限,做小提琴的工匠跟鑄劍的鐵匠,畢竟很難互相交換太多次產品,所以我們又發明了「錢」這個中間質,來幫助我們換得想要的東西。


所以錢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累積,錢存在的目的是讓我們可以更有效率的把作品換成中間質,然後再拿中間質去換得我們更想要、更需要的東西。如果我們已經擁有了所有想要的東西,那錢便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所以我們看到尹衍樑、巴菲特、比爾蓋茲等真正「富有」的人,把他們畢生的積蓄都捐獻出去。但他們並不會因此變得「不富有」,因為當他們的人生已了無缺憾,再多錢在銀行也無法讓他們的「財富」有任何增加。相反的,當他們看到這些閒置的錢被用來幫助弱勢者,讓弱勢者可以得到他們需要的東西,捐獻者的人生也變得更充足,更富有。因此「累積錢」不等於「累積財富」,累積錢只是為了日後能夠換得自己想要的財富。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當創業是相對較差的「賺錢」方式,還是有很多人會決定出來一試。原因是在創業過程中,你可以不必透過錢,就累積到很多你想要的「財富」。當你做出一個自己很滿意的產品,當你學習到行銷、業務、領導、管理等等重要的知識,當你得到客戶滿意的讚美,當你解決了一個很難的問題,當你每天都發現自己比昨天還要進步,當你給了夥伴們一個很棒的工作環境,當你把一個個陌生人慢慢變成忠實的顧客,當你說服一個個好投資人加入你的股東行列,這些,都是在大公司,拿到再多薪水、分紅也不能幫你買到人生經歷與成就感。


而從「財富」的角度,我們也能很簡單就能解釋,為什麼只有少數創業者非常成功,而大多數卻是失敗收場。一家新創公司最終必須要從市場上賺取足夠的利潤,才能生存下來。而讓消費者願意「付錢」的方法,就是為他們創造「財富」,也就是創造出他們「想要的東西」。所以,成功的公司說穿了,就是做出了人們想要的產品,並且是市場價值遠遠超過成本的產品 — 蘋果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們的 iPhone 雖然不便宜,但買的人幾乎很少嫌貴的。而失敗的公司,往往不是做出沒人要的產品,就是成本遠遠大過市場願意購買的價格。


做出人們想要的東西不難,但用低於人們願付價格的成本,做出這些東西,那往往有很高的難度


所以創業的重點不是錢,創業的重點是創造財富,為你的顧客,為你的股東,為你的員工,還有為你自己。唯有當你真正了解每個人想要的是什麼,創業才有可能成功,你也才有可能換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因此從今天開始,別再講錢了,先想想什麼是你人生的財富吧!


SaWaIi因為問心無愧,所以才能挺起胸膛面對消費者(無刺虱目魚產品連結)



美麗心世界 2014-10-04 21:00:14

很棒的觀念。

版主回應
不過也是必須設立停損點,收手也是很重要的:) 2014-10-05 10:4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