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0 18:28:21sanxue

無財的七種布施


◎文:劉芬珍 本文刊於三學講堂創刊號

一、無財七施,簡單又可得大果報

布施在佛教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經論中探討的非常多,在上《成佛之道》的課程時,師父提到了「無財的七種布施」,是較少聽過的布施方法,這如《雜寶藏經》所說:「七種布施,不損財物,獲大果報」(註1)。這七種布施是不用財物,還可得到殊勝的大果報,(註2)無財的七種布施方法非常簡單,人人可以做到,時時可以運用,非常殊勝。

二、無財七施的內容

以下便將無財的七種布施,依經論所述,及上課時師父的解說,作綜合說明,以幫助我們實踐:

一、眼施:當我們觀看父母、師長、朋友或是下屬時,應以慈眼視一切眾生,不可看不起別人。現今社會有人自以為有錢、有勢,便以勢利眼看人低賤,看不起別人,除了無法圓滿布施,還會和別人結惡緣。

二、和顏悅色施:又名面施,與人相處,應和顏悅色,面露笑容,和藹親切,如果常擺一副「苦瓜臉」,或是面露凶光,不但人際關係不好,大家還會敬而遠之。

三、言辭施:又名言施,我們應口說好話,例如,不妄語,我們說話要誠實,不可口是心非、亂打妄語。不兩舌,應說和合語,不可挑撥離間。不綺語,不說無意義的話,如黃色、黑色等言不及義的話。不惡口,說話時要柔軟婉轉,不可粗魯、粗惡,或以言語暴力作人身攻擊。我們也應多多讚美別人長處,現今社會,不是八掛、嗆聲,就是爆料,中國隱惡揚善的美德,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應多讚嘆,少毀謗,讓社會多一分溫馨,少一分暴力。

四、身施:不論是身為父母也好,或是師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建立好榜樣,這樣才能影響別人、教育別人。身為佛弟子更應以身作則,如應時常恭敬禮拜諸佛菩薩,穿著不可奇裝異服,待人不可矯揉造作等。我們對周遭的人影響其實很大,尤其是親人,例如,父母信奉三寶,常行布施,護生愛物,行為端正,廣結善緣;小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是善良、和善、可愛。如果父母常起煩惱,性情暴躁,或多貪欲,或多爭吵;小孩子受其潛移默化,多半也是性情暴惡,多貪或多瞋。現在的父母常怪罪小孩子不學好,壞習慣很多,其實是父母沒有以身作則,為了家庭幸福,為了兒女健康聰明,應多身施。

五、心施:上面雖說到眼施、面施、言施、身施,但如果心不和善,還是不可稱為布施(註3)。佛法重視內心的清淨更甚於外在的行為。我們待人要心存誠懇,不可欺騙別人。要心存恭敬,不可輕視別人。要心存謙讓,不可貢高我慢。要心存寬恕,不可以得理不饒人。要心存慈憫,不可瞋恚暴戾。要心存感恩,不可貪戀物慾而不知足。心存和善之人,到處都會受人歡迎。

六、床座施:乘坐車、船時,如碰到老弱婦孺,應該讓座,但我們可能會在該讓座的時候猶豫或裝睡,並認為讓座非常吃虧,其實這時正是我們修「座施」的最好時候,因為能成就自利的布施,也成就利他的讓座,何樂而不為呢?

七、房施:所謂房施是指將自己的房子或房間,提供給遠來的客人住宿;或是請朋友來家中休憩、作客;或將房子提供作佛堂、講堂、圖書館等。現今社會許多人對豪宅趨之若騖,但卻不知作房舍布施來廣結善緣,非常可惜!

三、無財七施,自利又利他

有些初學佛的人,或是經濟較差的人,要叫他們作財施,可能會比較困難,甚至對布施產生畏懼或是反感。但是以上七種不用花錢的布施,卻是人人都可以做到,既可自利增長福慧,又可利他廣結善緣,大家可以多多運用。

註1:《雜寶藏經》卷6(大正4,479a14)
註2:無財七施可得的果報,如《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大正 40,405a16)云:
一、眼謂慈眼視父母師長等,當來獲天眼,成佛得佛眼。
二、和顏悅色,當來得端正,成佛金色身。
三、善言軟語,當來言詞辯了,成佛獲四辯。
四、身起迎逆禮拜等,當來得堂堂之貌,成佛得三身。
五、心善好,當來不狂亂,成佛得一切智。
六、床座(己床與人暫坐) ,當來七寶床,成佛師子座。
七、房舍(己房留他暫宿) ,當來得自然宮殿,成佛獲四禪室。
註3:《雜寶藏經》卷6(大正4,479a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