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9 09:18:39sanxue
《成佛之道》〈五乘共法〉中的佛法甘露
◎文:劉芬珍 本文刊於三學講堂創刊號
一、前言
三學講堂成立一年多來,安慧法師和學員們努力在修行道路上揮汗精進,雖只短短一年,驀然回首卻也推動了五個佛學課程:1) 《成佛之道》;2) 《般若心經》;3) 心與51心所;4) 學佛行儀;5) 菩薩戒每月的誦戒。講堂剛成立,安慧法師披荊斬棘的帶領大家前進,在佛學課程的推動上成果卓著。
印順導師所著的《成佛之道》,是一部有修道次第的佛學專書,經安慧法師鉅細靡遺的教導,讓我們更能掌握佛法修行的精要。上《成佛之道》課程因有作筆記習慣,謹把學習的心得作一歸納整理,願法界有情同霑法喜。
近一年來《成佛之道》共上了三章:〈皈敬三寶章〉、〈聞法趣入章〉及〈五乘共法章〉,法師在潛移默化當中,慢慢提升學員的佛學素養,本文的主題就以此三章為主。法師一直強調學習佛法要細水長流,不斷的累積才能聚沙成塔,經一年的努力,雖還沒有成塔,希望也能成就一小土堆。本文的內容大部份參照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另外還有安慧法師的上課補充資料而成。
二、〈皈敬三寶章〉
學佛的人,首先最重要的便是要「皈依」。在〈皈敬三寶章〉中,可將皈依歸納為三個重點:一、為何眾生不知要皈依三寶;二、不正確的皈依;三、正信皈依的方法。
(一)為何眾生不知要皈依三寶
眾生為何不知要皈依三寶原因很多,主要的是眾生沈迷於,1) 財富的積聚,2) 崇高的名位,3) 眷屬的合會,4) 生命的存在,5) 國家的繁榮,6) 社會的進步。
1由以上幾個因素,所以不能熱切的引發追求皈依的信念。其實在無常定律之下,1) 財富的積聚會銷散,2) 崇高的名位會墮落,3) 親友的合會必當分離,4) 生命的存在,將歸於死亡,5) 國家的繁榮,治平了又還於紛亂,6) 社會所依住的器界最後也終將毀壞,我們想依止於以上種種的事物而得安樂,但這些都是不可靠,不可依怙的。
(二)不正確的皈依
有些人雖然知道要皈依,但卻又皈依錯了對象,這又非常的可惜:例如皈依了瞋心重且好凶殺的鬼神;皈依了耽著五欲及性欲等的欲界天神;皈依了憍慢的大梵天王。其實這些眾生都還充滿煩惱,及尚在生死中輪迴,不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現今許多的佛弟子對佛教及鬼神教沒有什麼分別,應慎思明辨為是啊!
(三)正信的皈依
皈依三寶前首先要發恭敬心、清淨心,及希有難得想,在歸依法師前發誓願盡形壽皈依,皈依後更要以至誠心修供養,並時時憶念三寶功德。皈依三寶是最為吉祥,皈依三寶能讓我們離惡向善,逢凶化吉,及離苦得樂。皈依三寶首先要皈依事相三寶,事相三寶即是化相三寶與住持三寶;除此更應深入皈依理體三寶,此無漏又性淨的理體三寶,才是真正皈依處。2佛為了化導眾生除了皈敬真實理體三寶,亦應皈依事相三寶,如此才能理事無礙。皈依功德非常殊勝,例如可得諸佛菩薩護念、得生死解脫、成就無上佛道等。皈依三寶可得三寶的護念救濟,但真正皈依的深義是皈向自已,自性中就具足三寶功德,因唯有依自力而修行正法,才能得到三寶的無量功德,也才是契入皈依的真實義。
三、〈聞法趣入章〉
(一)聞法功德的與過失
聽聞佛法才能了解佛法、深入佛法、進而學習佛法、修證佛法而趣入解脫。聞、思、修、證的學佛次第中,聞是在最前面,可見其重要性。除了重要性,聞法功德殊勝,這可歸納為四種,1) 由聞才能知善惡的諸法;2) 由聞能遮止身、口、意眾惡;3)由聞能斷除一些無意義的修行;4)由聞正法能得涅槃解脫乃至成3。佛法的無量功德,可說都是由聽聞而得到。
欲得到聽聞佛法的功德,於聽聞佛法時就應離去三種過失:一、是不專心:不專心是聽了等於沒聽。二、是有成見:聽法如心有成見、懷疑,是無法生起功德,反生邪見。三、是散亂心:內心散亂,事務繁忙等,都是不能如法的聽聞佛法而得利益。4我們應遠離以上三種過失,才能得到聞法的無量功德。
(三)聞法的觀想
聽聞佛法除了應離去不當的過失,也應有四種觀想:1) 病想:觀想自已像一個生病的人;2) 醫想:有病時就應求良醫;3) 藥想:要依著佛法的法藥而治病;4) 殷重療治想:自已的生死大病,須久服法藥才能治癒。5修行者必須深切的知道自已是一個生重病的人,生重病就要求醫,並須久服法藥才能治好,能有這樣的觀想才能痛下決心精進學習。
(四)聞法要親近善知識
在佛法四預流支中,首先便是要親近善知識,什麼是可以親近的善知識,這是具有,1) 證德:指戒定慧三學的修證;2) 教德:能教導眾生戒定慧;3) 達實性:通達正法的真實性;4) 悲愍心:具有大慈悲心;5) 巧為說6:指能善巧說法。如具有以上德行的善知識,就應如法親近。親近善知識的態度為何?要觀察善知識的功德,莫觀察善知識的過失,如《成佛之道》所說「觀德莫觀失」7。除此,對善知識我們應盡力的恭敬供養。
(五)聞法趣入的條件
生死流轉中,人身是難得的,人身的難得《成佛之道》舉了有情生惡趣多如大地土,生善趣如爪上塵;及盲龜浮木的譬喻。人身的殊勝,依經中說,人有三事不但三惡道所不及,還勝過諸天,即是「憶念勝」、「梵行勝」、「勤勇勝」8,這三種特勝也可說是理智的、情感的、意志的。這也近於儒家所說的智、仁、勇的三德。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聽聞佛法還必須離八種難處,八難是:離三惡道;不生長壽天;且要生於佛法的中國,非邊地;另還要六根具足;及不生邪見或外道的家庭。若落入此八難,便無法聽聞佛法。
(六)聽聞佛法的三種發心
聞法而發心學佛,因發心的不同所得果報亦異,1) 如發「增上生心」,所得是五乘共法的人天果報;2) 如發「出離心」,所得是三乘的涅槃解脫;3) 如發「菩提心」,所得則是無上佛果。9
發心雖有三種的不同,成就果報也有下、中、上的別異,但三者之間不是獨立而不相關,彼此相依而又相攝,這如要蓋三層樓,要依下才能蓋上,又如第三層樓必有第一、二層。所以修學佛法不應停留於中下士法,成為二乘或人天道,但也不可棄捨於中下士法。三種發心的分別,是相依相攝,如此才能圓攝向於佛乘。
四、〈五乘共法章〉
(一)首要修學「正見」與「正命」:
〈五乘共法〉主要是修學人天所共的善法,正信皈依的佛弟子在〈五乘共法〉中,首先要修學的是「正見」與「正命」。1) 〈五乘共法〉的「正見」是世間的四種正見:即正見「有善有惡」、正見「有業有報」、正見「有三世」、正見「有凡有聖」。〈三乘共法〉的正見,則是正見「緣起」與「四聖諦」等。2) 所謂「正命」,則是指正當的經濟生活。不論是在家或出家,在衣食住行等的經濟生活中,要能如法的獲得受用,名為正命。
(二)五乘共法的業說
1.業的分類
〈五乘共法〉中對業的分類,略有如下幾種:1) 引業與滿業:引業是指會牽引有情,感得五趣中某一趣果報的強業,而成為某一趣的有情。滿業則是指有情得到某一趣的報身,於種種果報的圓滿不圓滿:如容貌、財富、智能的圓滿差別等。2) 定業與不定業:「定業」指受何種報及受報時間決定,例如造五無間業。「不定業」是指受何種報及受報時間,尚未決定。3) 三時業:從造業到受報時間可分為,a) 現報:即現生造業,現生便受果報。b) 生報:此生造業,次生受報。c)後報:此生造業,要隔一生,乃至二生或百千生才受報。此外受果報之前,又有稱作「華報」,或作「花報」,這譬如果樹結果之前,會先開花,所以叫作「華報」。
聞法而發心學佛,因發心的不同所得果報亦異,1) 如發「增上生心」,所得是五乘共法的人天果報;2) 如發「出離心」,所得是三乘的涅槃解脫;3) 如發「菩提心」,所得則是無上佛果。9
發心雖有三種的不同,成就果報也有下、中、上的別異,但三者之間不是獨立而不相關,彼此相依而又相攝,這如要蓋三層樓,要依下才能蓋上,又如第三層樓必有第一、二層。所以修學佛法不應停留於中下士法,成為二乘或人天道,但也不可棄捨於中下士法。三種發心的分別,是相依相攝,如此才能圓攝向於佛乘。
四、〈五乘共法章〉
(一)首要修學「正見」與「正命」:
〈五乘共法〉主要是修學人天所共的善法,正信皈依的佛弟子在〈五乘共法〉中,首先要修學的是「正見」與「正命」。1) 〈五乘共法〉的「正見」是世間的四種正見:即正見「有善有惡」、正見「有業有報」、正見「有三世」、正見「有凡有聖」。〈三乘共法〉的正見,則是正見「緣起」與「四聖諦」等。2) 所謂「正命」,則是指正當的經濟生活。不論是在家或出家,在衣食住行等的經濟生活中,要能如法的獲得受用,名為正命。
(二)五乘共法的業說
1.業的分類
〈五乘共法〉中對業的分類,略有如下幾種:1) 引業與滿業:引業是指會牽引有情,感得五趣中某一趣果報的強業,而成為某一趣的有情。滿業則是指有情得到某一趣的報身,於種種果報的圓滿不圓滿:如容貌、財富、智能的圓滿差別等。2) 定業與不定業:「定業」指受何種報及受報時間決定,例如造五無間業。「不定業」是指受何種報及受報時間,尚未決定。3) 三時業:從造業到受報時間可分為,a) 現報:即現生造業,現生便受果報。b) 生報:此生造業,次生受報。c)後報:此生造業,要隔一生,乃至二生或百千生才受報。此外受果報之前,又有稱作「華報」,或作「花報」,這譬如果樹結果之前,會先開花,所以叫作「華報」。
2.隨重、隨習、隨憶念14而感果報
有情造業以後,臨終時何種業先感得果報,這有三類差別:1) 隨重:有情造了重大的善業或惡業,於臨終時先起作用而招感果報。如造了五無間業,因為是重業,所以必然會先感果報。2) 隨習:如無造重大善業惡業,但有習慣造作某一類善惡業,臨終時這種慣習的業力,起作用而感果報。如平時慣習念佛,縱使失去正念而死,還是會生於善處。也可喻如大樹平時傾向東邊倒,鋸斷時也是向東倒。3) 隨憶念:未造以上重大或習慣的善業惡業,臨終的憶念便相當重要,如憶念善行,便引發善業感善道,反之憶念惡行,亦然。故臨終時要為這類人說法開示及念佛等,並使他憶念生前的善行,而引發善業感善果。以上是有情臨終感得果報的三類差別不同。
(三)五趣差別
佛法對有情感得果報,可分為六趣與五趣之別,五趣則少了阿修羅。所謂五趣,惡趣有三,一、地獄:是極苦之處。約有四種,a) 八大地獄,極熱;b) 八寒地獄,極冷;c) 近邊地獄:是近於熱地獄的流類,又名遊增地獄;d) 孤獨地獄:極孤獨。二、餓鬼:這是常受饑渴之苦,又分無財鬼、少財鬼、多財鬼。三、傍生:這類眾生有互相殘殺,及互相吞噉之苦,有些還會被人類所驅使奴役,如牛等,傍生的苦是僅次於地獄。
善趣有二,一、人:人身苦樂參雜,是學佛的大好環境;惡趣因苦多樂少無暇修學;天上太安樂,與佛法亦不相應。此外,約於五趣的升沈來說,除了少數鬼畜之外,人身的行善與造惡,也是「升沈的總樞紐」,故要把握依人身廣修福慧的好因緣。二、天:天趣有a) 欲界:此是有色、有心,有五欲與男女欲等,欲心偏重,故名欲界。b) 色界:此是有色、有心;但沒有欲樂。c) 無色界:則僅有心識,亦無物質的身體與住處。
欲界又可分為六天,名六欲天,前二天是地居天,後四天又稱空居天。此外天趣在五趣中的福報與妙樂是最殊勝的,這約有四事:1) 身勝:指身體的高大等。2) 壽勝:天趣的壽命極長。3) 樂勝,如欲天有種種欲樂,又如色界三禪不再憂愁苦惱,有微妙禪定樂。4) 定勝:空居的欲界天有些微定力,色界初禪以上,則都是修定而感得的殊勝果報。以上身勝、壽勝、樂勝、定勝是諸天的特勝。
有情造業以後,臨終時何種業先感得果報,這有三類差別:1) 隨重:有情造了重大的善業或惡業,於臨終時先起作用而招感果報。如造了五無間業,因為是重業,所以必然會先感果報。2) 隨習:如無造重大善業惡業,但有習慣造作某一類善惡業,臨終時這種慣習的業力,起作用而感果報。如平時慣習念佛,縱使失去正念而死,還是會生於善處。也可喻如大樹平時傾向東邊倒,鋸斷時也是向東倒。3) 隨憶念:未造以上重大或習慣的善業惡業,臨終的憶念便相當重要,如憶念善行,便引發善業感善道,反之憶念惡行,亦然。故臨終時要為這類人說法開示及念佛等,並使他憶念生前的善行,而引發善業感善果。以上是有情臨終感得果報的三類差別不同。
(三)五趣差別
佛法對有情感得果報,可分為六趣與五趣之別,五趣則少了阿修羅。所謂五趣,惡趣有三,一、地獄:是極苦之處。約有四種,a) 八大地獄,極熱;b) 八寒地獄,極冷;c) 近邊地獄:是近於熱地獄的流類,又名遊增地獄;d) 孤獨地獄:極孤獨。二、餓鬼:這是常受饑渴之苦,又分無財鬼、少財鬼、多財鬼。三、傍生:這類眾生有互相殘殺,及互相吞噉之苦,有些還會被人類所驅使奴役,如牛等,傍生的苦是僅次於地獄。
善趣有二,一、人:人身苦樂參雜,是學佛的大好環境;惡趣因苦多樂少無暇修學;天上太安樂,與佛法亦不相應。此外,約於五趣的升沈來說,除了少數鬼畜之外,人身的行善與造惡,也是「升沈的總樞紐」,故要把握依人身廣修福慧的好因緣。二、天:天趣有a) 欲界:此是有色、有心,有五欲與男女欲等,欲心偏重,故名欲界。b) 色界:此是有色、有心;但沒有欲樂。c) 無色界:則僅有心識,亦無物質的身體與住處。
欲界又可分為六天,名六欲天,前二天是地居天,後四天又稱空居天。此外天趣在五趣中的福報與妙樂是最殊勝的,這約有四事:1) 身勝:指身體的高大等。2) 壽勝:天趣的壽命極長。3) 樂勝,如欲天有種種欲樂,又如色界三禪不再憂愁苦惱,有微妙禪定樂。4) 定勝:空居的欲界天有些微定力,色界初禪以上,則都是修定而感得的殊勝果報。以上身勝、壽勝、樂勝、定勝是諸天的特勝。
(四)修天不生天,勤修三福行
人乘與天乘都是善的異熟果報,但我們要修得人身而不要生到天上,以免落入八難,成為學佛障礙。生人天的善業,主要是修三福行,即是布施、持戒與禪定。我們修集人天善法,要發願求生人間,發願生生世世見佛聞法,發正願而修人乘正行,便能得人身入佛道,以下略述三福業的內容:
1.〈五乘共法〉的布施20
布施的修學在佛法中非常重要,如三福業、六度、四攝都是先說布施。〈五乘共法〉的布施重在物質布施,布施要具有二大條件,一、要有捨心;二、要能利他,如果布施之後沒有捨心,念念不忘,非常心痛,不能利益到對方,就不能稱為布施。在〈大乘不共法〉還提到了三輪體空的布施,即是對於布施的自已,布施的對象,所布施的物品等三者,都能不執著,如此才能與空的智慧相應。
布施的動機與對象也有二類:一、由悲:即是以同情心與悲愍心行布施,近於慈善救濟。二、由敬:即是對父母、師長、三寶的的恭敬供養。布施功德的勝劣可分三種:一、心不同:同樣的布施,慈悲心與恭敬心的深淺不同,功德即不同。二、田不同:布施的福田可分敬田與悲田,布施貧病是悲田,布施父母、供養三寶是敬田。敬田中布施父母功德勝於尊長。供養三寶中,供養初果,不如二果……供養菩薩不如供養佛。三、事不同:事指布施事物的多寡而功德分勝劣,多為勝少為劣。三種布施中佛法是以「心」為重,所以窮人一錢的虔誠布施,不一定不如富人布施百千萬的功德。21
布施要如法,不如法的布施,《成佛之道》列了七種:1) 隨至施:非自動布施,而是乞化上門,勉強布施。2) 怖畏施,因害怕財產、生命難以保持或失去而布施,3) 報恩施:為報答別人恩德而布施。4) 求報施:布施時希望他人回報而布施。5) 習先施:因父母或先人傳下,照例行施。6) 希天施:為求天人歡喜,或求生天而行布施。7) 要名施:為了沽名釣譽,為了面子,為了別人讚嘆而布施,以上都是不如法的布施。22
2.〈五乘共法〉的持戒
真正持戒是要能止惡行善,自利還要能利他,這才是持戒的真精神。為何要持戒?除了欣慕持戒功德而持戒,另外要有「以已度他情」的同理心,孔子也說「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佛教的「與樂與拔苦」的慈悲,便是持戒精神的實踐。〈五乘共法〉的戒可分三類:五戒、八關齋戒、十善戒。
人乘與天乘都是善的異熟果報,但我們要修得人身而不要生到天上,以免落入八難,成為學佛障礙。生人天的善業,主要是修三福行,即是布施、持戒與禪定。我們修集人天善法,要發願求生人間,發願生生世世見佛聞法,發正願而修人乘正行,便能得人身入佛道,以下略述三福業的內容:
1.〈五乘共法〉的布施20
布施的修學在佛法中非常重要,如三福業、六度、四攝都是先說布施。〈五乘共法〉的布施重在物質布施,布施要具有二大條件,一、要有捨心;二、要能利他,如果布施之後沒有捨心,念念不忘,非常心痛,不能利益到對方,就不能稱為布施。在〈大乘不共法〉還提到了三輪體空的布施,即是對於布施的自已,布施的對象,所布施的物品等三者,都能不執著,如此才能與空的智慧相應。
布施的動機與對象也有二類:一、由悲:即是以同情心與悲愍心行布施,近於慈善救濟。二、由敬:即是對父母、師長、三寶的的恭敬供養。布施功德的勝劣可分三種:一、心不同:同樣的布施,慈悲心與恭敬心的深淺不同,功德即不同。二、田不同:布施的福田可分敬田與悲田,布施貧病是悲田,布施父母、供養三寶是敬田。敬田中布施父母功德勝於尊長。供養三寶中,供養初果,不如二果……供養菩薩不如供養佛。三、事不同:事指布施事物的多寡而功德分勝劣,多為勝少為劣。三種布施中佛法是以「心」為重,所以窮人一錢的虔誠布施,不一定不如富人布施百千萬的功德。21
布施要如法,不如法的布施,《成佛之道》列了七種:1) 隨至施:非自動布施,而是乞化上門,勉強布施。2) 怖畏施,因害怕財產、生命難以保持或失去而布施,3) 報恩施:為報答別人恩德而布施。4) 求報施:布施時希望他人回報而布施。5) 習先施:因父母或先人傳下,照例行施。6) 希天施:為求天人歡喜,或求生天而行布施。7) 要名施:為了沽名釣譽,為了面子,為了別人讚嘆而布施,以上都是不如法的布施。22
2.〈五乘共法〉的持戒
真正持戒是要能止惡行善,自利還要能利他,這才是持戒的真精神。為何要持戒?除了欣慕持戒功德而持戒,另外要有「以已度他情」的同理心,孔子也說「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佛教的「與樂與拔苦」的慈悲,便是持戒精神的實踐。〈五乘共法〉的戒可分三類:五戒、八關齋戒、十善戒。
一、五戒:在經中佛讚嘆五戒為五大施,此種利他的功德比布施還大、還有價值。23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戒是在家優婆塞、優婆夷所應持守的戒律,又稱為「近事戒」。五戒中的前四戒又稱「性戒」,此四戒本身即是罪惡,不論受戒與否,都是犯罪,為佛法所不許。酒戒又名「遮戒」,凡是能擾亂心性皆名為酒,如毒品等皆是。飲酒有許多重大過失,如酒能亂性,佛典記載一位佛弟子,因為飲酒,而同日犯了其它殺、盜、淫、妄的四重罪。又酒是一切罪惡的根源:飲酒會障正知正念,能障智慧,能敗壞眾德。此外,五戒是盡形壽受持,受持五戒的功德殊勝,除了報生人天,亦可成為定慧所依,引發出世的無漏功德。五戒是人天善道的護照,佛弟子應至心受持。
二、八支齋戒:又名八關齋戒。受此戒因近僧伽及阿羅漢而住,也叫「近住戒」。八支齋戒前五戒與五戒相同,但不淫戒,在受戒期間夫婦的正淫也禁止。第六戒,不著香花蔓、不歌舞觀聽:指不塗香粉、香油及不著花蔓等。此外,不唱歌跳舞,及不故往觀聽。第七、不坐臥高廣華麗的大床。第八、不非時食:即過午不食。八戒當中,不淫戒與第六戒、七戒、八戒與出家人持守是相同。為何名八支齋戒?因第八戒不非時食名「齋」,前七名「戒」,應持守這八戒,故名八支齋戒。八支齋戒受持時限是一日一夜,亦可受持三日、五日或一月,或更長。八支齋戒是佛陀慈悲,為在家弟子所制定的暫時出家戒,功德殊勝。
三、十善戒:十善業亦稱十善戒,分身語意三種:1) 身三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2) 語四善業: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3) 意三善業:不貪、不瞋、不邪見。在《華嚴經》、《優婆塞戒經》都說十善業道為菩薩戒。24佛法當中說到善業非常的多,但主要的就是十善業,在大乘法當中,這便是菩薩戒,所以十善業是菩薩、緣覺、聲聞、人、天等一切善行的根本。
四、〈五乘共法〉的戒與菩薩戒:〈五乘共法〉的戒,及〈三乘共法〉的戒,主要是止惡為主的別解脫戒,但大乘佛法中的三聚淨戒,又多了攝善法戒的──行一切善;及饒益有情戒的──利益一切眾生。佛法中圓滿的戒,應是如菩薩戒所說的三聚淨戒:是斷一切惡,行一切善,利益一切眾生。
3.〈五乘共法〉的禪定25
為何要修定?主要是我們生存的欲界有兩大問題,一、多欲樂:物質的五欲,男女的性欲,乃至對過去、現在、未來的欲望,耽著貪求。二、多散亂:人心散亂則情感易衝動,認識不能明瞭。多欲樂是屬「愛」的煩惱;多散亂則是屬「見」的煩惱,有愛見煩惱則有情於生死苦海不能出離,所以我們要修定對治。
二、八支齋戒:又名八關齋戒。受此戒因近僧伽及阿羅漢而住,也叫「近住戒」。八支齋戒前五戒與五戒相同,但不淫戒,在受戒期間夫婦的正淫也禁止。第六戒,不著香花蔓、不歌舞觀聽:指不塗香粉、香油及不著花蔓等。此外,不唱歌跳舞,及不故往觀聽。第七、不坐臥高廣華麗的大床。第八、不非時食:即過午不食。八戒當中,不淫戒與第六戒、七戒、八戒與出家人持守是相同。為何名八支齋戒?因第八戒不非時食名「齋」,前七名「戒」,應持守這八戒,故名八支齋戒。八支齋戒受持時限是一日一夜,亦可受持三日、五日或一月,或更長。八支齋戒是佛陀慈悲,為在家弟子所制定的暫時出家戒,功德殊勝。
三、十善戒:十善業亦稱十善戒,分身語意三種:1) 身三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2) 語四善業: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3) 意三善業:不貪、不瞋、不邪見。在《華嚴經》、《優婆塞戒經》都說十善業道為菩薩戒。24佛法當中說到善業非常的多,但主要的就是十善業,在大乘法當中,這便是菩薩戒,所以十善業是菩薩、緣覺、聲聞、人、天等一切善行的根本。
四、〈五乘共法〉的戒與菩薩戒:〈五乘共法〉的戒,及〈三乘共法〉的戒,主要是止惡為主的別解脫戒,但大乘佛法中的三聚淨戒,又多了攝善法戒的──行一切善;及饒益有情戒的──利益一切眾生。佛法中圓滿的戒,應是如菩薩戒所說的三聚淨戒:是斷一切惡,行一切善,利益一切眾生。
3.〈五乘共法〉的禪定25
為何要修定?主要是我們生存的欲界有兩大問題,一、多欲樂:物質的五欲,男女的性欲,乃至對過去、現在、未來的欲望,耽著貪求。二、多散亂:人心散亂則情感易衝動,認識不能明瞭。多欲樂是屬「愛」的煩惱;多散亂則是屬「見」的煩惱,有愛見煩惱則有情於生死苦海不能出離,所以我們要修定對治。
修定必須要有前方便的加行,才易於成就,一是要有依於慈悲心,二是要住於淨戒。上課中法師亦補充了天台修定的前二十五方便:即 1) 具五緣: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近善知識。2) 訶五欲:訶色、聲、香、味、觸等欲。3) 棄五蓋:棄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蓋。 4) 調五事:調心、調身、調息、調睡眠、調飲食。5) 行五法:行欲、精進、念、巧慧、一心。
如何才是得定?經論中說「心一境性」名為得定。定也有種種的不同階段,如四禪八定、慈悲喜捨四無量定等。定的不同階段,若1) 約分別來說:「漸離於分別」,便有初禪的有尋有伺定、中間禪的無尋有伺定、二禪以上的無尋無伺定等三種不同。2) 約情緒來說:「苦樂次第盡」,初禪出離欲樂而生喜樂、二禪的喜樂則是定生喜樂、三禪則是離喜妙樂,四禪樂受平息而唯有捨受。佛在說明諸禪定法是依次第而修學向上,如純熟之後,則可以有超次第或逆次第的超定修學。
4.〈五乘共法〉三福業的抉擇
布施、持戒、修禪定等三福業的修學,是應重於持戒,因為「布施多雜染、禪定向獨善,依人向佛道,戒行為宗要」。沒有正見而修布施,不能三輪體空,多雜染煩惱;有布施而無戒行,可能連人身都不可能得到,只能於傍生等中享癡福。沒有正見而修禪定,會生於長壽天,反而成為學佛八難之一。故依人身而向於佛道,須以五戒、十善等戒行的修行為宗要。
(五)修六隨念
有些心性較怯弱的眾生,可修學六種隨念對治,及安定自已的身心。六隨念是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施;五、念戒;六、念天。眾生有種種的恐怖,如怕神怕鬼、怕病、怕死、怕墮落等,六隨念能對治眾生的怖畏心。如果能至誠繫念佛法僧三寶,及憶念布施、持戒、諸天等功德,內心自然光明,無所憂慮及怖畏了。
(六)〈五乘共法〉中的彌勒淨土
彌勒菩薩是釋迦佛授記為當來的未來佛,故可修學彌勒法門,求生彌勒淨土。為何要求生彌勒淨土?彌勒淨土和其它十方淨土比較有三個特點。一、「近」,彌勒菩薩現居兜率天,將來下生人間,和我們是同一世界、也同在欲界。二、「容易」,只要歸依三寶、持戒加上布施,並發願往生,稱念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便能往生彌勒淨土,非常容易。三、「普及」,彌勒淨土三根普被,不一定要發菩提心、出離心,連發增上生心都能隨願往生。由於「近」、「容易」、及三根普被的「普及」,所以彌勒淨土是個殊勝的淨土。
如何才是得定?經論中說「心一境性」名為得定。定也有種種的不同階段,如四禪八定、慈悲喜捨四無量定等。定的不同階段,若1) 約分別來說:「漸離於分別」,便有初禪的有尋有伺定、中間禪的無尋有伺定、二禪以上的無尋無伺定等三種不同。2) 約情緒來說:「苦樂次第盡」,初禪出離欲樂而生喜樂、二禪的喜樂則是定生喜樂、三禪則是離喜妙樂,四禪樂受平息而唯有捨受。佛在說明諸禪定法是依次第而修學向上,如純熟之後,則可以有超次第或逆次第的超定修學。
4.〈五乘共法〉三福業的抉擇
布施、持戒、修禪定等三福業的修學,是應重於持戒,因為「布施多雜染、禪定向獨善,依人向佛道,戒行為宗要」。沒有正見而修布施,不能三輪體空,多雜染煩惱;有布施而無戒行,可能連人身都不可能得到,只能於傍生等中享癡福。沒有正見而修禪定,會生於長壽天,反而成為學佛八難之一。故依人身而向於佛道,須以五戒、十善等戒行的修行為宗要。
(五)修六隨念
有些心性較怯弱的眾生,可修學六種隨念對治,及安定自已的身心。六隨念是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施;五、念戒;六、念天。眾生有種種的恐怖,如怕神怕鬼、怕病、怕死、怕墮落等,六隨念能對治眾生的怖畏心。如果能至誠繫念佛法僧三寶,及憶念布施、持戒、諸天等功德,內心自然光明,無所憂慮及怖畏了。
(六)〈五乘共法〉中的彌勒淨土
彌勒菩薩是釋迦佛授記為當來的未來佛,故可修學彌勒法門,求生彌勒淨土。為何要求生彌勒淨土?彌勒淨土和其它十方淨土比較有三個特點。一、「近」,彌勒菩薩現居兜率天,將來下生人間,和我們是同一世界、也同在欲界。二、「容易」,只要歸依三寶、持戒加上布施,並發願往生,稱念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便能往生彌勒淨土,非常容易。三、「普及」,彌勒淨土三根普被,不一定要發菩提心、出離心,連發增上生心都能隨願往生。由於「近」、「容易」、及三根普被的「普及」,所以彌勒淨土是個殊勝的淨土。
五、結語
《成佛之道》的課程,目前安慧法師剛講解到〈三乘共法〉,所以這篇心得筆者只記錄到〈五乘共法〉。學佛至今,不曾如此努力作筆記與學習,只因被法師為法、為教、為眾生的精神所感動,深感若不努力研讀,實是有愧三寶恩德。尤其許多學員都說法師教學有次第,且能廣懲博引,兼具廣度與深度,非常難得,畢竟法師受過佛學院八年的深厚訓練,加上不斷的自我進修增上,所以能深入淺出作精闢講解,讓大家都能法喜充滿。這篇文章撰寫的完成,是重覆聽了數次《成佛之道》上課的CD,及數次請教安慧法師修正,內容或有不足之處,有待日後持續努力再增上。此次上《成佛之道》的課程,學員們感恩安慧法師精進不懈的教學精神,法師席不暇暖,為法忘軀,讓人敬佩。最後衷心期望有更多有緣眾生來講堂同聞正法、福慧增上,共證無上佛道。南無佛陀!南無達磨!南無僧伽!
《成佛之道》的課程,目前安慧法師剛講解到〈三乘共法〉,所以這篇心得筆者只記錄到〈五乘共法〉。學佛至今,不曾如此努力作筆記與學習,只因被法師為法、為教、為眾生的精神所感動,深感若不努力研讀,實是有愧三寶恩德。尤其許多學員都說法師教學有次第,且能廣懲博引,兼具廣度與深度,非常難得,畢竟法師受過佛學院八年的深厚訓練,加上不斷的自我進修增上,所以能深入淺出作精闢講解,讓大家都能法喜充滿。這篇文章撰寫的完成,是重覆聽了數次《成佛之道》上課的CD,及數次請教安慧法師修正,內容或有不足之處,有待日後持續努力再增上。此次上《成佛之道》的課程,學員們感恩安慧法師精進不懈的教學精神,法師席不暇暖,為法忘軀,讓人敬佩。最後衷心期望有更多有緣眾生來講堂同聞正法、福慧增上,共證無上佛道。南無佛陀!南無達磨!南無僧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