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04 16:20:49 Duck Chen 神鴨

疫苗的可靠性?

        多虧人體有複雜的免疫系統,否則怎耐得住所謂免疫專家的『幾合一疫苗』的折磨? 生物體同一時間受到多種病毒或細菌感染的機率非常低,但是「三合一疫苗」或「五合一疫苗」卻讓這種事情發生了,並且強迫人體在短時間內產生多種抗體,這似乎是在考驗人類的演化極限,但是缺乏人類產生抗體的邏輯。同時為了避免人體免疫調節細胞異常產生自體免疫疾病或害怕產生的抗體數量與效力不足,同一種疫苗必須分多次分時施打來確定防疫效果。偏偏有少數人因自身免疫系統有缺陷或身體正處於生病不舒服的狀況而施打疫苗,事後發生令人遺憾的副作用。

到底該不該施打疫苗?沒有施打疫苗者,將來罹病又怕變成醫療單位療效不彰的藉口,這事如何能了?請參考下面文章後再思考看看。

 

1篇:幼兒41疫苗 缺貨家長急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08/08/29 04:09

政府僅提供31疫苗

〔記者蔡文正/伸港報導〕全台「四合一」以上的嬰幼兒疫苗嚴重缺貨,彰化縣有民眾花了一個星期,才為孫子張羅到一劑「五合一」疫苗,強烈希望政府能夠出面解決此問題。對此,彰化縣衛生局表示,政府有提供「三合一疫苗」,民眾可先注射三合一疫苗後,再追加注射嗜血桿菌疫苗,效果仍然相同。

衛局︰可另追加疫苗

伸港鄉忠孝醫院院長李德湘說,白喉、破傷風及百口咳稱「三合一疫苗」,再添加嗜血桿菌疫苗即成「四合一」疫苗,這種疫苗從去年10月間開始嚴重缺貨,藥商預估必須等到今年底才能解決,民眾不可因疫苗缺貨即不注射,否則很容易讓抵抗力較弱的嬰幼兒遭到感染。

李德湘強調,白喉、百口咳等在台灣被認定已絕跡,但外來感染事件仍可能發生,嬰幼兒除了仍應準時注射疫苗,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也是預防之道。

政府目前有免費提供嬰幼兒注射「三合一」疫苗,但可能受到少子化影響,許多家長都喜歡自費讓嬰幼兒注射「四合一」、「五合一」,甚至「六合一」的疫苗,以減少嬰幼兒打針機會及避免嬰幼兒產生發燒等副作用問題。

民眾盼政府出面解決

伸港鄉黃姓民眾指出,他的孫子剛要開始注射各種疫苗,卻發現四合一以上疫苗嚴重缺乏,他跑遍台中、彰化至少7家醫院,都說沒有這類疫苗,最後是託醫界朋友替他購買到一劑五合一疫苗,往後幾個月還要陸續接種疫苗,希望政府出面整合解決這個問題。

2篇:小一接種新三合一 延下學期

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8/08/30 16:00 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開學在即,衛生署原本預定91日 要為國小一年級新生,補接種新三合一疫苗混合疫苗 (白喉、非細胞型百日咳、破傷風),但因採購不到,因此決定延到下學期明年三月,再為小一學生補接種。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發言人施文儀表示,原本預定從91日 起,要為今年入學的小一新生補接種新三合一疫苗,疫苗內容為減量白喉、非細胞型百日咳,以及破傷風的混合疫苗。但因採買時,與藥廠遲遲談不攏價格,因此無法及時完成採購。疾管局決定,補接種新三合一疫苗的時程,延至下學期,也就是明年3月,再為這一批新入學的學生補接種。

新生兒出生後滿2個月、4個月、6個月都應接種傳統三合一疫苗,內容為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因為接種率非常高,台灣已少見這些疾病,每年只有零星少見的病例。

不過,國際上發現,越來越多百日咳成人病例,醫界研究,百日咳會隨著年齡增長,抗體減少,因此不足以對抗百日咳桿菌,所以建議補接種疫苗,可以延長五年到十年的保護力。

舊型的三合一疫苗是所有常規幼兒接種疫苗中,副作用最大的一支疫苗。接種後,小兒容易出現發燒的副作用,可能會引發熱性痙攣,如果是癲癇病童,也可能會誘發癲癇發作。其中的細胞型百日咳就是最容易引起不良反應的原因,成人與六歲以上的兒童不建議接種細胞型百日咳疫苗。

因此,疾管局打算採買的三合一疫苗,改用新三合一,其中百日咳採用非細胞型百日咳疫苗,保護力相當,副作用低,比較不容易出現發燒、紅腫、傷口潰瘍等症狀,大人、小孩都可以接種新三合一疫苗。

施文儀說,疾管局原打算一次採購50萬劑,可供兩屆小一新生施打,今年入學的新生雖然還無法補接種新三合一,明年3月會全面補種,第二年入學的小一新生,依舊會在明年9月接種。

 

3篇:破傷風桿菌要人命 幼童切記接種疫苗

優活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8/09/04 09:32 uho編輯部

花蓮慈濟醫院最近收治一位感染破傷風桿菌的幼童,到院時已全身肌肉僵硬、抽搐、有生命危險,經查發現這名幼兒未注射破傷風疫苗,幸經醫護團隊搶救、悉心照護,已自小兒加護病房轉到兒科病房,主治醫師詹榮華表示,台灣近十年來破傷風病例已非常罕見,因未施打疫苗感染破傷風只有這一例。

男童出現背部僵硬及肌肉痙攣等是常見的破傷風初症狀。詹榮華醫師指出,家有幼兒的父母一定要確實根據兒童健康手冊疫苗注射卡,讓孩子接種疫苗,以預防感染傳染病,以這名六歲的男童為例,在治療過程所受的病苦無以言喻,也耗費了許多社會成本,而且病情危急,治癒率只有百分之五十。

在小兒加護病房醫護團隊悉心照顧下,男童的病情在八月中旬逐漸穩定、好轉,詹醫師表示,因為病童體內完全沒有破傷風抗體,一住院便爲病童注射破傷風免疫球蛋白,防止毒素擴散,但病童是很嚴重的四級感染,不僅全身肌肉僵硬,也無法吞嚥,出現典型的破傷風痙攣現象「角弓反張」,破傷風桿菌甚至還攻擊病童的自主神經系統、心臟系統,病童感染吸入性肺炎等,因此以麻醉、肌肉鬆弛藥劑、插管等治療,搶救病童的生命。目前男童已轉到兒科病房,雖然雙腳還得復健練習走路還需要一段時間,但男童天真的笑臉總算讓父母親鬆一口氣。

何愉懷醫師指出,現今破傷風病例已非常罕見,台灣近十年來只出現三例。詹榮華醫師也指出,根據國內外文獻,因為未失打疫苗而發生破傷風感染的兒童病例,國外有一例,台灣就這一例。台灣現行的基礎接種時程是針對幼兒於出生滿二個月、四個月、六個月各接種一劑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並於十八個月追加一劑,國小一年級則追加一劑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完成基礎接種後,每隔十年應追加一劑破傷風類毒素,但追加頻率不可太高(例如一有傷口就追加),以免造成過敏反應。

■《新聞辭典》破傷風

破傷風係由破傷風桿菌之外毒素(exotoxin)所引起,其特徵為痛性之肌肉收縮(最初在咬肌及頸部肌肉,而後為軀幹肌肉)。

而最常見之初症狀為腹部僵硬(abdominal rigidity)及肌肉痙攣(spasm),典型的破傷風痙攣現象為「角弓反張」(opisthotonus)及臉部表情出現「痙笑」(risus sardonicus)之特徵。此疾病之致死率約在10%~90%之間,且以老人及小孩為最。
參考網站http://www.cdc.gov.tw/mp.asp?mp=1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874

4篇: 破傷風與疫苗

請參考:http://www.cylfoundation.org.tw/download/history/18.pdf

致病機轉

破傷風毒素(tetanospasmin)是一種專一性極高的神經毒素,是一種含金屬的蛋白媒(metalloproteases),可侵犯神經,抑制了突觸前「抑制神經原」的抑制作用,使得神經一直處於興奮狀態,因而造成肌肉持續的收縮-痙攣。每種動物對破傷風毒素的感受性不同,鳥與冷血動物最具抗性,而人與馬則最敏感,貓、狗、鼠、兔子、羊與猴子等則介於其間。

臨床表現

傷口經破傷風桿菌感染後,平均經過約8天潛伏期後,開始發病。

診斷

目前無法完全以實驗室的方法來証實破傷風的病例;所以主要仍以臨床的判斷為依據,<30%的破傷風桿菌能由傷口分離出來。實驗室的確認方法主要是依賴破傷風毒素在小白鼠身上產生與否來決定。因此破傷風病例的確定須要參考:

1. 臨床症狀的表現與病程變化。

2. 破傷風疫苗接種情形。

3. 破傷風感染的潛在危險因素:野外工作人員、畜牧業人員、農夫、急慢性傷口與老人等。

4. 對破傷風免疫球蛋白(TIG)注射的反應。

5. 排除其他症狀表現雷同而需鑑別診斷疾病。

治療

病患疑似為破傷風病例時,要儘快送到有人工呼吸器及專業訓練之醫院,並立即處理:(1)首先維持患者呼吸道之暢通,並給予適當之輔助呼吸;(2)肌肉注射破傷風免疫球蛋白(Tetanus immune globulin,TIG3,0006,000 I.U.或靜脈注射單一大劑量之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 TAT) (注射前應做過敏反應試驗);(3)必要時可給予肌肉鬆弛劑(benzodiazepines-diazepam lorazepam)保持患者之鎮靜狀態;(4)可靜脈注射抗生素:多種抗生素對破傷風桿菌皆有效(盤尼西林、頭狀芽胞素、紅黴素類、四環素與metronidazole等),一般選用盤尼西林或metronidazole,持續1014天。但需注意前者在中樞神經,與GABA有拮抗效果,可能加重肌肉痙攣;而後者在臨床對照下,效果較好,而且或許有抑制破傷風毒素繼續產生的效果;(5)如有明顯傷口,應儘可能以擴創術清理傷口;(6)主動免疫措施,應與治療工作同時進行。

其他處理措施:(1) 報告:醫師發現符合定義之病例,應填寫傳染病個案報告單向當地衛生機關報告。(2) 隔離:不需要。(3) 即時消毒:不需要。(4)檢疫:不需要。(5) 接觸者之免疫:不需要。(6) 感染來源及接觸者之調查:必要時可以進行了解受傷時之環境。

預後

破傷風的預後與病患年齡、性別、傷口部位與型態、潛伏期的長短、疫苗接種的時間、病患發病後接受醫療處置的時間(包括輔助性呼吸加護醫療),以及抗毒素施打時間等,有相當大的關係。大部份破傷風的死亡原因為早期的持續性造成痙攣的呼吸衰竭,當然吸入性肺炎、敗血症與缺氧性腦病變等後續性問題亦為不分原因。文獻研究比較成人破傷風,早期發病(潛伏期07天者)與晚期發病(潛伏期>7天者)的死亡率分別為52.5%與32.2%;而新生兒破傷風早期發病與晚期發病的死亡率分別為60.7%(潛伏期07天者)與19%(潛伏期>7天者)。臺北榮民總醫院統計的平均死亡率為39.1%;臺南成大附設醫院統計的平均死亡率為10%;高雄長庚醫院統計的平均死亡率為21.7%。

疫苗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經驗得知破傷風類毒素之接種相當有效,因此全世界大量推廣使用。破傷風類毒素係由破傷風桿菌(C. tetaniHarvard strain AT47)的破傷風毒素,經甲醛減毒處理及精製後,以磷酸鋁吸附所得的無菌懸浮液。

 

 

感想:

1.      1篇與第 2篇分明是疫苗廠商獲利的技倆。才剛宣佈需自費施打的「四合一」、「五合一」疫苗缺貨,沒多久(相隔一天)又因新的「三合一」疫苗的價格談不攏而造成小一新生補接種疫苗的時程延後。這期間若發生抗體不足或免疫失效事件,誰能承擔責任?而且疫苗廠商看準台灣人的心態(愈貴、數字愈多的愈有效),讓醫師向民眾宣導新疫苗的副作用低、可減少挨痛的次數,因此民眾對新疫苗趨之若鶩,價格亦可水漲船高。

2.      3篇是描述未施打破傷風疫苗的男童感染破傷風後治療的情況(詳細治療 SOP 請參考第 4篇)。沒有接受施打疫苗有錯嗎? 這正突顯西醫對於重大感染疾病治療的無力感,因此必須藉重疫苗來預防。

3.   既然舊型「三合一」疫苗有較大副作用,疾管局應謹慎評估是否繼續使用。

4.   疫苗的價錢如果有問題,應考慮疫苗自製,才能免於國外疫苗廠的剝削。

5.   護理人員施打疫苗時應確認被接種者身體是否有異樣,以避免不可挽回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