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1 15:43:26薩家人

臺灣法學大師薩孟武

臺灣法學大師薩孟武

 

   薩孟武,原名本炎。1912年入私立法政學院附中。翌年赴日留學,畢業于日本帝國大學。1924年回國。次年參加獨立青年社任《新生命》月刊編輯。該刊停辦後,受聘為中央政治學校政治系教授。抗日戰爭期間,一邊教課,一邊著書,兼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抗日戰爭勝利後,被選為國民政府立法委員。後在上海各大學、陸軍大學、中央大學、中山大學任教。1948年任臺灣大學法學院院長,致力教育和著述。薩孟武是我國政治學古典研究學派的宗師,臺灣政治學研究的啟蒙者。他的治學方式,不僅參酌西方研究架構,更從文學、史學與數學著手。他立論著說,不但行文流麗,引證博雅,同時邏輯分明。其主要的成就之一,是對中國傳統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理論的研究。薩孟武用30年時間,編寫《中國社會政治史》。著有《政治學》、《儒家政治演義》、《西遊記與中國古代政治》、《水滸傳與古代社會》、《紅樓夢與古代家庭》,以及《學生時代》、《中年時代》、《孟武隨筆》等。

(參見《福州市志·人物志》)    

     薩孟武的本土情懷                          

   拜嶽麓書社所賜,在大陸讀書人眼裏,薩孟武的名字幾乎與中國三大古典文學名著連在了一起。來訪《<水滸傳>與中國社會》之作者薩孟武,此為當年薩鎮冰訪薩孟武未遇留下的字條。如今,若問起薩孟武為何許人,應者大概也會來上一句<紅樓夢>與中國舊家庭》、《<西遊記>與中國古代政治》和《<水滸傳>與中國社會》之作者。對於一名政治學家而言,這未嘗不是一種悲哀。說悲哀,我並非責怪讀者的口味,或對他們的選擇有意見,而是不滿於薩孟武的憲法學和政治學論著在大陸出版界被長期忽略。純學術性著作的銷路雖然比不得暢銷書,但薩孟武對制憲權與修憲權性質不同的區分,與時下學界正走紅的卡爾·施密特之論述似有暗合,不借此東風出版薩孟武的理論著作,實在可惜。

   退而求其次,薩孟武的回憶錄也算值得一讀,可聊補遺珠之憾。兩冊小書中有許多片斷,涉及法律與政治,雖為一鱗半爪,然見微知著,依舊讓我們得窺薩孟武的政治理念,在無專著可讀的條件下,權作解饞之用亦無不可。談到華僑之能夠聚斂巨額財富,薩氏明言,此必仰賴於帝國主義者的保護,即對個人財產權的尊重,並特別指出保護不僅是禁止個人侵犯個人財產,而是禁止政府侵犯個人財產。言及日本的司法獨立時,薩氏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俄國皇太子訪日遇刺,刺客行刺未遂而被捕,日政府希望法院判處刺客死刑,以不得罪俄國。然日本刑法僅有凡企圖傷害日本天皇及皇太子者處死刑的規定,俄國皇太子不屬此列,故法院認為刺客不宜判處死刑,雖政府與法院多次交涉,法院終未屈服。豈料,不僅日俄邦交未有惡化,歐洲各國因日本司法能獨立,紛紛取消領事裁判權。薩氏感歎道:由此一事,可知外交無須一意逢迎,只要我能依法辦事,外國不但不會反對,而且還會欽佩。此類與法或政治相關的事例,星散書頁間,在在可拾。 

   讀完回憶錄,給我印象最深的當屬薩孟武的本土情懷。從自己幼年求學到成年後教育子女,薩孟武一再強調文言寫作的重要,並痛感歐化語言對中文寫作的毒害,以至於明言自己討厭新詩,並將讀新詩喻為嘗膽。舊塾中學童搖頭晃腦讀古文,他也承認有其道理,因為讀得爛熟了,頭搖得合節了,文章自會做出來。話說得有些偏激,但也顯露出薩先生耿介可愛的一面。讀名人回憶錄,就為見其真性情,四平八穩,左右逢源的文章反而讀來索然無味,使閱讀快感大打折扣。

   1935年薩孟武與陶希聖等十教授發表了《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並引發與西化派的論戰,他的本土情懷也在此一行動中得到明確表達。近70年後,一份《甲申文化宣言》同樣鬧得沸沸揚揚,無果而終。此類文化論爭,實在無趣,鼓搗一份宣言出來就能捍衛文化傳統?中國文化在日韓的勃興靠的是宣言嗎?如此捍衛文化傳統,與那些反文化傳統者,思路的起點毫無二致,仿佛傳統可以像衣服一樣穿上或脫下。薩孟武的本土情懷贏得我的好感,恰不在其參與宣言之發佈,我更看重的是回憶錄中那些極具個人化的表達。薩先生安祥平和的心態,浸淫于傳統中的那份陶醉,讓人感到傳統之親合力,卻完全沒有宣言那種咄咄逼人的態勢。引發我共鳴的正是無數微小事例,而傳統也藉此涓滴而成。

   出於本土情懷,薩孟武熟諳我國歷史,同時又留洋受過嚴格的西方學術訓練,自能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即便是一部回憶錄也寫得開闊而毫不拘囿,並常在一筆帶過的敍述中別具識見。抗戰勝利後,美國希望國共和談成功並組織聯合政府,薩孟武認識到此事之不可能,反駁一美國人道:你們美國南北戰爭之時,為什麼不講和談,而必以干戈相見。同一時期,夏濟安在日記中寫道:政治協商會議開幕,國共雙方下令停止衝突,一般人很樂觀,我悲觀。日後,形勢的發展印證了薩與夏的判斷。

   一部回憶錄,若少了各類八卦,就會淡而無味,薩孟武自然沒有忘記添加佐料,除了同時代知識份子的軼事,甚至在書中言及鬼神之事,此類野狐禪則需翻書細品了。(/周威

 

Simon 2020-12-09 17:03:54

本人藏有薩嘉曦寄廬居士的珍贵国画四幅一套。我相信这是薩嘉曦寄唯一存世的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