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30 09:00:00阿蓉的媽

和美道東書院

這一篇丟在草稿夾蠻久的,其實應該跟神社狛犬一起放上網誌才對。懶病發作,一直沒去完成和美姓阮的人是大姓,我的大姨婆就是嫁到和美阮家。不過我一直到去年才有機會去和美(也許小時候來過但缺乏印象)。書院在和美國小對面,很好找(彰美路上也有指標)。書院建於1857年,由士紳阮鵬程倡建1886年因為火災正殿燒毀,1888年募款重修



道東書院和磺溪書院的命運很相似,日本領台初始,都是借用書院當作學校校地。戰後一樣缺乏管理而遭佔據1980年代經由地方倡議而修復

書院山門 用色還蠻活潑的



山門畫作 據說是近年重修時所畫


畔池和照牆  為整修時按地方耆老的記憶復建 


惜字亭  我很喜歡他的用色



門額 為書法家王席聘所書   正門平日不開 

山牆上的剪粘  以及磚雕


惜字亭旁邊 大顆的蓮霧樹 去的時候盛夏 蓮霧掉滿地


天氣真的好到不行 話說夏天騎台17線風還是很大 連結車很多 實在有些危險



第一進龍虎邊 雕塑的用色跟彩繪瓷磚  降低了書院的嚴肅性
旁邊似乎還有磚雕??  (如有誤請指正)


廂房內有創建人阮鵬程 和6位發起人長生祿位


鐘是戊子年(1888 清光緒14)重修所鑄


從正殿看第一進  葫蘆是鎮煞用的


正殿 地基墊高 還有暮鼓晨鐘



正殿對聯 六經註腳秦漢以來獨步 千聖傳心孔孟而後一人






道東書院沿格誌 位正殿步口右邊 碑文參考台灣記憶

道東書院者,昔我地方稱為培育人才之學府也;中殿崇祀宋徽國文公朱子神位,而東廡祀諸檀那祿位,西廡則配祀后土。盖前清禮制非府、縣治不得廟祀孔聖,揣其用意,無非俾諸後生知所欽式,藉以維繫文風、闡揚孔道也。
第攷其建築乃自咸豐七年興工,至翌年規模略成,該敷地乃黃利祥堂及黃鍾烈、黃英協等所獻者。視地之廣袤約弍千五百坪,當時咸舉阮老師鵬程為總理,而陳茂才嘉章副之,又得王貢生祖培、黃廩生際清、鄭茂才凌雲、黃茂才興東、黃茂才仰袁,為董其事;或奔走醵金、或籌畫督造,各盡慘淡經營之力以成。
但當時輸金献租者,不下百數十人,因年久姓名莫知其祥者有之,引以為憾耳。故用新聞公告,如有申明者當竝勒之於石,以垂不朽。逮庚午歲,有吳朝儀氏與其親族吳某,為爭土地事,幾至興訟。斯時得我書院紳董出為排解,始慶息事,而土地遂判歸朝儀;後吳氏將其土地抽起三甲零献與書院為基產,以充育才祀典之用,誠美舉也。厥後有林日豐號、林金盛號、陳恒吉號,相勵捐租以充我書院經費。迨辛未年始舉落成,重舉阮監生傳芳、黃鍾麟、李敬修、黃毓雲、謝神祺、謝君錫、柯朝清諸茂才為增修董事,於是棟宇加以潤色、并築墻垣,於仝年冬竣工,而書院至此始稱盡善盡美。春秋佳日,諸士子畢集舉祭先賢,兼得互通聲氣、切磋學術,以圖啟發文化;此誠諸先輩創設之功也,後之人可不勉哉!
迨及光緒丙戌,有謝孝專氏設教於此,因門徒謝以章輩,夜間在院攻讀,偶爾失慎致遭回祿之災,而中殿盡付之一炬,惜哉!嗣後各以百數十金賠償息事。是時,諸紳董乃再提議重建,爰舉陳先聲、黃毓輝、吳廷翰、黃毓雲、阮傳芳、柯朝清、謝神祺諸茂才以董其事,再向各地勸募建築費,仝年六月興工;斯時復得鄭茂才思齊監瞖工事,謝君攀桂奔走醵金,鄭君國棟掌會計,許君其提司簿記,各盡其職責以從事焉;至翌年秋得告竣功。計其貲材約費弍、叁千元,足見當時物美價廉之不誣也。
迨甲午中東一役,我臺遂改隸矣;當明治三十八年施行土地登記法,我書院諸關係人即將其基產登記為祭祀業,仍以道東書院為業主,而以阮君夢熊管理之;未幾,阮君逝世,諸先輩亦漸凋零。自是,我書院之收支俱不得明表於眾矣;以故棟宇失修、日潮傾頹,幸斯文末遽喪,諸士子猶勉強支持;直至大正九年之春祭,許在泮君并與祭諸緣故者覩書院之荒蕪、悲銅駝之委地,始倡議重新整理。即推許在泮、吳文基、黃嘉照、林金池、黃潤琴、謝以貞、李克煌、許仰峰、林篤玉、謝茂臣、黃嘉材諸氏為委員,以整理之,并定欵立法度,俾諸後人視為準的;旋公舉許在泮氏為管理人,於是再集同人討論,處理章程、結局,採決理事制度為適宜。即選理事五名、幹事一名,以掌院務并修內外棟宇;書院至此,秩序井然,而廟貌亦隨之一新矣!
其初任理事黃呈聰、謝以貞、黃潤琴、吳文基、謝茂臣,幹事林金池氏;沿及大正十四年,舉行春祭并開總會于書院,適諸役員任滿;黃潤琴、吳文基辭理事,林金池辭幹事,餘則重任,乃補黃毓煌、許波水二氏為理事,吳植材氏為幹事,仍竭力經營。重新旗鼓,刱漢文研究會,聘許逸漁氏為主講,俾莘莘學子得以入會研究,裨益地方文化,實非淺尠;更將書院前後曠地闢為園圃,徧栽花木、蔬果,以增收益,兼可供人遊覽,誠一舉而兩得也。
迨昭和二年,又值役員改選之期;理事黃呈聰、謝茂臣,幹事吳植材三氏辭退,補選黃呈續、鄭慶二氏為理事,王均氏為幹事;至仝年秋,王均氏辭退,於是議廢幹事而置常務理事一名,以綜理之;乃舉許君波水為常務。既至昭和五年春祭,又值諸役員滿任,然因理事等處理適宜,咸重任之。是時,諸關係者議修沿革誌一事;適余歸,主漢文研究會于書院,眾乃推余為辦理斯誌。即於是年,蒐集材料,至翌年仲春始脫稿,公表於眾。盖諸記事,悉據諸年高深知來歷者所敍述,加以斟酌而成,斯誌應無誤謬云爾。
昭和六年仲秋之月榖旦,後學黃文鎔謹誌、陳子敏拜書。


會聖之精匾  無落款和年代  



道東書院沿格敘 正殿步口左邊 碑文參考台灣記憶


有一時之利,有百世之功,阮陳諸先哲之創立道東書院,誠百世之功也!何以言之?當前清咸、同之際,我臺教化風行、人材輩山,而和美諸邑介於荒僻、限於一隅,居民皆習耕漁之業。設非諸先哲興學以教之、因材而篤之,其文化焉能如此發達哉!
溯書院之經始,起自咸豐七年;當是時,既乏財源之融通,又少富商之後援,唯賴諸先輩群策群力,或遠近而募金、或倥傯而庀材,雖至口瘏足胝而亦不顧。蓋其志在乎培育人材、啟發地方,斯吾儒之責可以盡矣;乃有好義之人黃烈、黃協、吳朝儀諸氏,以及樂善之家黃利祥、林日豐、林金盛、陳恒吉諸鋪,競自捐金獻地以襄斯舉,亦云幸矣;故宜勒名于碑,以昭盛德而垂來世也。
第攷其興工至於蕆事,纔經數月費金若干,而結構之佳麗、祠宇之莊嚴,實足以激勵士林、垂教後世;此皆諸先哲善於規劃及撙節之力,有以致之耳!詎知光緒十二年遭熒惑之為災,因謝某門徒焚膏繼晷,在院政讀,忽兆焚如,可憐一座巋然之靈光,頃刻間化為灰塵矣。惜哉!嗣後,陳黃諸紳董力籌重新建造,唯戒勿侈前人、勿廢舊觀,故所制作頗稱折衷,堪俾後人視為楷範,蓋本不愆不忘率由舊章之意也。諸發起人乃互相拮据經營,迨於翌年秋日竣功。
祠祀宋徽國文公朱夫子,自是歷年春秋佳日,諸士子舉行釋奠之禮,亦得考求學術、砥勵廉隅,其裨益地方維持名教為何如乎?豈夫牛鬼蛇神所可能同日語哉!夫何數年之後,中東一役,我臺版圖改隸,從此歐學侵入、道德淪兦,書幾焚於秦火、士欲投于濁流,時至今日斯文掃地矣,可勝歎哉!
逮夫大正之九年春祭之日,宗兄在泮覩鐘簴之淪落,傷壇坫之荒蕪,恐貽地方之辱,乃與諸理事、幹事協力修葺。樑棟之腐蠹者易之,磚瓦之缺損者治之,色澤之漫漶者鮮之,旋延余為書院主講,俾諸近村子弟便於肄業,并為定款立法,置常務理事以司院務;宗兄之為庄政可謂知所先後矣!
夫以首創者難為功,重興者艱為力,於是諸君子慨然思有以保全之、扶翼之,故閱八十餘載,雖風饕雨虐而祠貌仍煥然猶新,實由諸理事、幹事善肩其任,以保障之也。古者鄉有庠、里有序,藉以移澆俗為淳風,化頑民為佳士;書院者即古之庠序,今之學堂也,豈可漠然而處之乎?故一經先哲之創造,必有群賢之繼起;此書院所由可久而可固也。
今諸人士囑黃文鎔氏為修沿革志而請序于余,然余謏聞陋識難副盛名,但念余與書院關繫最深,居停多年,烏能忘情,乃就其所考據者為加補綴成章,俾後之人得知斯文斯志,冀可延斯文於一綫,作砥柱于中流,斯書院之基礎可永圖鞏固,而諸君子之功德,不誠千古不朽哉。是為序。
昭和六年歲次辛未秋日,鹿江許逸漁謹譔,陳子敏敬書。
茲將緣故者芳名列之於左:
阮鵬程、李克煌、林春元、柯春暉、許鐘訓、鄭國棟、黃英協、黃鍾烈、黃神來、黃際清、王祖培、鄭凌雲、黃際香、阮傳芳、陳嘉章、黃興東、陳清輝、陳元吉、謝紹祖、楊廷揚、謝以清、黃尚恭、謝國琛、黃毓才、施鴻謨、黃濟丁、李敬修、黃鍾麟、謝寶興號、林豐順號、陳恒吉號、林日豐號、林金盛號、黃利祥堂、吳義成、黃英乞、黃仰袁、黃國此、謝君錫、黃雲開、謝神祺、黃媽允、黃五德、柯祖榮、柯朝清、吳廷翰、陳德清、黃加愁、陳斷、謝雲、黃心、謝成霖、陳先聲、黃如、吳潤、鄭秩、黃鵬飛、王慎炒、鄭名諸。
昭和六年歲次辛未秋月,道東書院諸同人敬立,洛江陳子敏拜書。





正殿內部 供奉朱熹牌位


光緒己丑年(1889光緒15年) 梯航絕學 後學莊俊元書


三通四瓜 上面的彩繪是新修 但是用色跟筆法都很不錯



區隔內外的圓門 昔日內堂是書院山長的住所

拿手機沒辦法近拍繪畫細部 果然還是需要相機





拜訪日 2012年7月
三星S2拍照

***附帶姨婆是阿嬤的大姐,打小有印象起,姨婆常常會來串門子,也會姊妹一起相約出遊。阿嬤的姊妹裡,小姨婆是最早過世的,大姨婆一直到幾年前才去世。下面這張照片,是慶祝姨婆80大壽,家族出遊拍的。照片裡的人是姨婆,我阿嬤還有舅婆




上一篇:大肚磺溪書院

下一篇:彰化鄭成功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