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4 07:00:00阿蓉的媽

大肚--頂街萬興宮、 下街永和宮 、王田天和宮

公公的老家在大肚,著名的景點除了磺溪書院和追分車站,跟著他們回老家看看的時候也會順道去廟裡拜拜
本次探訪的三座廟宇,從北到南依序是頂街萬興宮、 下街永和宮 、王田天和宮。大肚的發展是先頂街後下街,但是後來好像下街比較熱鬧。沿台一線走沙田路進大肚市街,右手邊會遇到加油站和陸橋,陸橋斜對面有萬興宮牌樓


到訪時萬興宮剛剛建新廟落成,很多還等信眾認捐,來看看有什麼古物
(其實我還蠻擔心的,廟宇翻新古物丟一邊XD)


正殿


此尊神像即有名的大肚飛媽大肚飛媽的故事請拜姑狗大神


神龕左右對聯 被神像擋住 拍不到全部


台中縣長林鶴年獻匾


答謝聖恩匾 大正八年桐月季春立    台中廳捒東下堡三十張犁庄 李春*  賴芳連叩


外觀改鋼筋水泥正殿的墚柱斗拱柱珠似為舊物


萬興宮延革此廟是分香自彰化天后宮(永樂街)


原本在廟口的石獅現在在天井這對獅子的形式較為少見

**********************

永和宮在永和街上,到訪時正在整修

永和宮人稱下街媽祖,又名大肚媽祖


目前的樣子是民國70年間改建後的樣貌


廟口石獅 基座為舊物 上面獅子因失竊已換過  據說原先的材質是青斗石
 

永和宮建廟時間梢晚於頂街的萬興宮,分香是來自湄洲祖廟 


乾隆辛亥年的香爐 1791 乾隆56年


上面:海邦所瞻匾     嘉慶乙亥孟冬    大肚鄉耆公立

下面:克配彼天匾     嘉慶二十年歲次乙亥嘉平月 穀旦   

                    乾清門侍衛鎮守福建臺澎掛印總官兵 阿勒精阿巴圖魯  武隆阿 敬題



正殿


會找到永和宮是誤打誤撞,從磺溪書院往台一線騎的時候發現的

*****************************
天和宮地址在興和路上,即中山高架前全家便利店那條巷子。會注意到此間廟是因為有一塊道光年間的古碑

廟名是霧峰林家 林鶴年題字 時任台中縣長


主祀西秦王爺 配祀三官大帝和媽祖  應該也是鎮瀾宮大甲媽進香回巒中停休息的地方吧


民國年間的剛毅端嚴匾



石獅  我覺得比較像大狗


彰化縣正堂魏,為善議置塚以生樂死安而垂永遠事。
照得大肚保王田庄監生總董具稟前來稟稱:「該處乏地葬所,議鳩銀元向賴應捷之妻林氏買出山場一所,以為義塚,以便民葬。」此好議萬善,為一併粘繳契白在案;址在王田庄後,土名大坪頂泉州坑,東至東路為界,西至坑界,南至楊、賴、吳、陳山坎界,北至大山分水界。併據南大社番業主順天求稟稱:愿將歷年應納租銀施舍,轄免併立為記,日後番親不許生端反悔、滋事,既准義塚不許空窨虛堆,亦不得混稱沖煞,如有強民以及棍番混圖橫阻,聽該庄總董呈明縣主,立刻究辦,決不姑寬。
惟碑內有名之人,有前葬旧坟石丁為界,後葬者不可深界為非,遂此碑氣而行天降福澤、悠久無疆。
今將名例于左:
邑內吳總爺,職員陳桂芳,董事吳陽春、賴次陽,監生賴應耀,總理賴見龍、楊明生、賴傳生、林五祥、林水來、陳火生、陳胆智、楊芳便、許仕九、林安、林龍、郭便、何貪、孫意、林侯、楊天、林強、許明三、林遇春、吳萬紫、吳助、許信和、謝隨觀。
道光癸卯年陽月吉旦仝置。 

碑文引自台灣記憶 道光二十三年十月 


台灣記憶網站說該碑位置在右廟室前壁但碑已不見,據說是某種原因被收藏在庫房。上圖牆上磚塊顏色不一者即為原碑位置



拜訪日:2012年7月




上一篇:永靖石板廟

下一篇:梧棲真武宮

(悄悄話) 2013-04-23 20: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