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4 22:55:20辛金順老師

第三組報告:凌叔華的小說"楊媽"



第三組  組長:資管三 鄭世杰

歷史一 李佩怡   歷史一 梁家瑋   歷史一 黃勝美   歷史一 賴明學

企管二 鄭宇岑   防犯一黃子源    資管二 苗元康   化工一 王紹華

 

 

作者簡介:(歷史一賴明學)

中國的曼殊菲兒-才女凌叔華

  凌叔華,原名凌瑞棠,筆名叔華、瑞唐、瑞棠、SUHOA、素心,原籍廣東省番禺縣,1900年3月25日生於文化古城北京的一個仕宦與書畫世家,是其父第四位夫人所生,姊妹四人,排行第三,在家裡排行第十。

  
閨秀派小說名家的凌叔華,其創作整整佔據了她的一生。酒後》是她第一篇具有影響力的小說,可以說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她的作品除了短篇小說集《花之寺》、《女人》、《小哥兒倆》及散文集《愛山廬夢影》外,還有短篇小說自選集《凌叔華選集》,《凌叔華選集》(梅子編,1979年)、《凌叔華小說集》、《凌叔華小說集《凌叔華散文選集》,十二篇獨幕劇、英文著作《古歌集》,又名《古韻》,及一些零篇散文。魯迅在三十年代為「五四」時期女作家凌叔華寫下的這幾句評語,言簡意賅,充分肯定了它的社會價值,文內雲:「……凌叔華的小說,卻發祥於這一種期刊《現代評論》的,她恰和馮沅君的大膽,敢言不同,大抵很謹慎的,適可而止的描寫了舊家庭中的婉順的女性。即使間有出軌之作,那是為了偶受著文酒之風的吹拂,終於也回復了她的故道了。這是好的,——使我們看見和馮沅君、黎錦明、川島、汪靜之所描寫的絕不相同的人物,也就是世態的一角,高門巨族的精魂。(魯迅《(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

  
凌叔華家學淵深,父親為清末翰林, 精於詩詞,曾任戶部主事、保定府知府、順天府代替,家中時常高朋滿坐,文人騷客來來去去。凌叔華受到良好的教育,英文師從能把「失樂園」一字不差完全背誦的辜鴻銘。他對凌叔華說他「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婚在東洋,仕在北洋」。繪畫凌叔華拜女畫家繆素筠以及各路高手為師,在這樣的環境下,天時地利人和,她不寫作誰寫作,她不繪畫誰繪畫呢?1962年凌叔華還在巴黎舉辦畫展。

  
1922年凌叔華考入燕京大學外語系,畢業後與陳源結婚。當時陳源任北大英文系系主任,他們通過泰戈爾訪華而相識。1927年凌叔華夫妻執教於武漢大學,袁昌英、蘇雪林同時也在武大,三位女作家常常相聚於洛迦山上說文解字,凌叔華因她的小說翻成英文進而結識了弗吉利亞沃爾夫。凌叔華把她寫作的自傳體小說寄給沃爾夫,沃爾夫鼓動她繼續寫下去,「自由地寫,不要在意多麼直接地由中文翻譯成英文,事實上我寧願建議你盡量接近中文的語言風格和意義。」中西兩位女作家交往了三年(1938-1941)直到【古歌集】英國出版,成為當時的暢銷書,隨後被翻譯成多種文字。

  凌叔華的繪畫在國內外有著很高的聲譽。她既善工筆,又善寫意,墨跡淡遠,秀韻入骨,曾被國內外的名家所稱道。莫羅瓦說她是一位多才多藝「心靈剔透」的中國女性。她的畫屬於「文人畫」。所謂文人畫是畫家借畫中的事物來表現自己的靈魂、思想感情的一種畫法。莫羅瓦介紹說:「在這種富於詩情的繪畫中,山、川、花、竹等,既是固有物體,又表現思想。其中的靜與空白和線條,所表現的並無不同,即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她自己所作的山水花卉曾被波城和印城博物館購買保存。1968年英國大英藝術協會也曾借出她在法國展出的文人畫在倫敦展出。


  1990年5月22日,九十高齡的凌叔華1990年5月病逝於北京,骨灰安在無錫惠山腳下,與陳源合葬……

 

 

文章大綱:(犯防一黃子源)

  楊媽到高家應徵工作,由於她的老實與乾淨,太太很賞識她,且楊媽也認為工作的內容沒有問題,她唯一的要求只是希望一個月能夠有一天的假日,為的是出外尋找她的兒子。

  在高家工作的日子,楊媽將裡裡外外都打理的整齊極了,所有的事情就像是為她安排好了的一樣,有條有理的做了。一晚先生發現楊媽低首縫紉的影子又印在紙窗上,以為楊媽是因為缺錢而又在外攬工做,在與太太討論後,決定給她加薪,讓她不至於為了錢而累壞,在詢問後得知,楊媽是給她當兵的兒子作衣服。

幾個月過了,一天楊媽又告假出外尋找兒子,她的堂妹來訪,高太太請她進屋等楊媽回來,並透過她了解了楊媽的可憐身世及遭遇。受姑太及婆婆欺負,養了四胎孩子只活了一個,在三十歲那年丈夫染了怪病,隔年便死了;唯一的寶貝兒子,又不學好愛胡鬧,現在也不知道跑哪去當兵。

  雖然太太曾勸過楊媽放棄找兒子的念頭,但楊媽覺得「切肉不離皮」沒辦法丟下兒子不管。之後,先生決定幫助楊媽託人去打聽消息。但得到的結果卻是,楊媽的兒子可能在甘肅,但其生死不明;知曉路途的遙遠與艱辛,夫婦兩人決定對楊媽隱瞞此消息,沒想到楊媽還是聽見了,在當天晚上就帶著包袱上路尋找兒子,一去便不回了。

 

文章賞析: (企管二鄭宇岑)

1.

  兩千年來,在父系統治下的女性,她們不只是喪失了主體性,而且還成為封建傳統文化下的奴隸。凌叔華的很多小說都刻劃了她們的麻木、庸俗,反映女性自甘墮落、無可救藥的一面。她們的存在,不僅對女性的改造,而且對整個國民劣根性的改造都是一種警示。

  《楊媽》的主角,是一位從農村出來當女傭的婦女。她勤勞善良,靠幫傭賺錢養活自己,供養兒子,希望兒子有出息。但兒子卻非常不爭氣,常常惹事生非,還與流氓為伍,找楊媽就是要錢,給慢了還不高興,最後乾脆不告而別,拋棄親媽媽而去。就是這麼一個兒子,楊媽卻深深「癡愛」著,到處打聽、尋找,到報上登啟事,夜夜給他縫製棉衣,最後還不顧體弱多病,踏上尋找兒子的路途。楊媽的母愛或許執著、綿長、令人感動,但卻令人困惑且不解。很明顯的一點就是,她活著一點都不為自己,只是為兒子。兒子不管是好是壞,在她看來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他是她的兒子,是她感情寄托的對象。也許,楊媽只有通過對兒子無止境的溺愛,才能感到自己的存在,才能確立自己生存的價值。

  但是這種靠依附別人而顯現出的影子般的「價值」又到底有多少值得肯定的地方呢?在傳統的男權社會,女性的生存環境根本不可能為她們提供做一個有自主意識、獨立人格的人的可能性,為了保全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女性只能把自己的全部生存目標定位在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上,母性就成了她們生命的全部立足點。都說母愛是無私的,或許在這無私的背後就是無我;特別是盲目的母愛,是一種徹底的拋棄自我、喪失獨立人格的行為。通過楊媽的故事,作者或許也想告訴我們,『母性』,不應該成為女性成長途中的障礙。

  千百年來,女性已經習慣於用男性的審美和價值標準來規範和調節自己的行為。嬌弱柔媚、蘊藉含蓄成為女性自我形象塑造的標準。這種傳統的女性性別角色特徵一方面來自現實生活中男權中心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和控制,另一方面又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積澱於人們的意識之中,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文化心理,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人們的觀念和行為。小說對女性形象和情感的弱化,突出了女性的溫柔和順從,由人物傳達出了一種缺乏獨立精神的依附心態,在一定程度上是作者潛意識中男性文化視角的外化,說明作者確實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傳統文化的影響。

2.

  作為一個首先覺醒的知識女性,凌叔華深受五四新思想的影響,拿起筆,用小說參與社會實踐。她寫自己熟悉的社會和熟悉的事,探索著歷史轉型時期女性的生存狀態和生存價值。但同時,本是大家閨秀的她又擺脫不了大家庭中浸染的閨秀氣,擺脫不了傳統文化對她的影響。猶如憑欄唱晚的詩人,她一方面讚美五四大潮的洶湧澎湃、一往無前,另一方面又傷感過去的一切如滔滔東流水一去不回頭。這種矛盾心態使她筆下的人物既體現了新時代的風采,又不可避免地夾帶有舊時代的文化氣息。當然,這不是作者一個人的問題,這是舊時代帶給一代新女性的集體無意識癥結。而凌叔華,雖然因襲著傳統的負擔,卻在新舊文化的縫隙處開闢了一地屬於自己的女性天地:訴說女性的自我,呼喚女性的成長,並創造了一種適合女性表達的敘事方式。凌叔華對新文學,尤其是女性文學的貢獻是獨特而不可替代的。

 

心得報告:(化工一王紹華)

  讀完這篇小說,不禁令我內心感到五味雜陳,楊媽的舉動讓我深深的體會到母愛是多麼的偉大,是如此不求回報的努力付出,即使兒子再怎麼不肖,她還是以最無私的情懷去疼愛自己的孩子。楊媽對兒子的愛雖然近乎盲目,但或許每個母親都是像楊媽這樣,總是把自己的孩子當做寶貝來看,雖然知道要在廣大的人群中找到自己的孩子是幾乎不可能的,但她每個月還是會撥出一天的時間上街拿著自己縫製的衣服,等著奇蹟出現,為的就是希望能再見到她的兒子。看到這,我忍不住為楊媽的傻勁所感動,但也同時對楊媽的兒子感到生氣,對於自己的父母,難道可以這樣對待嗎?父母對我們的付出無怨無悔,是我們該用一輩子時間來償還的。

     小說中所描寫的時代,女性的地位顯的很卑微,也受到許多不平等的對待,而這篇小說的主角「楊媽」就是這時代下的產物,她受到以往「出嫁從夫,老來從子」的觀念影響,使其受盡委屈,忍受著家婆與姑太的欺侮,但也因此造就出楊媽這種馴服於人、忠厚老實的慣性。

  故事中楊媽每天夜裡替兒子織棉襖,那棉襖就像是母愛的象徵,一點一滴、一針一線地溫暖孩兒的心,而故事最後,楊媽得知兒子可能出現在甘肅,不管路途多遙遠,多艱辛,還是為了兒子,踏上了旅程。這個舉動看似愚昧,但卻讓我再次深刻體會到母愛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