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07 00:36:25Irene(復)

心靈病房

        影片的一開頭是一個醫生對者女主角病人說話的鏡頭,一個上對下的鏡頭,好似說明了人在面對疾病時,即使是萬物之靈的人類,也不得不折服。疾病是高高在上的嗎?

 

    在一個不算偶然的機會下和一位中醫師聊到生病、聊到癌症及癌症的復發。醫師以為會有癌症,多數的病人是在自己的意識中種下了「想死」這樣一顆小種子。在西醫的治療中,第一次已用化療或其他方式將癌細胞清除乾淨,但如果患者沒有改變自己的性格,尤其是自己心靈內在的挑戰與功課,癌細胞就會用轉移的方式再回來。

 

中醫師說他曾有個患者在第一次發現婦科方面的癌症接受西醫治療後,也減輕工作負擔,也更常運動,也接觸生機飲食,但在第一次的治療後五年,癌細胞再度轉移。醫生於是乎和患者討論,第一次發作前的歲月造就了第一次罹癌的你,而這五年中你的所作所為,又造就成二次罹癌的你,要不要想想雖然工作減輕了,也運動了,也接觸生機飲食了,但心靈內在的人生功課自己是不是做好了?有沒有突破自己的心魔?是不是還一樣在乎、看不開、也放不下,只是對象有所不同?

 

這讓我想到變態心理學中,老師常提到的一個觀念,「症狀會說話!」。我在想身體要告訴我們什麼?

 

心靈病房中的主角Vivien是大學中有名望的教授,在17世紀英詩這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她對學問的嚴謹、不輕易妥協,也用在人際的互動上了吧,所以當學生跟她說,自己的外婆過世可否遲交作業,被Vivien拒絕了!Vivien在醫院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回想自己曾走過的路時,對這一個回憶是眼角有淚的。是因為嚴謹、是因為不輕易妥協,這在學術上是好的一種治學態度吧!但用在人際上會不會讓人覺得冷酷、不近人情?而是不是要當自己也生病、也脆弱時,才能感覺到可以在學問、事業、家庭上有所成就乃或平安順利,亦或身體健康,就真是種祝福,真該值得感恩。Vivien是不是就是大多數我們的縮影,在失去時才懂的曾經擁有的寶貴?

 

我想到自己走過的不孕之路。那跟Vivien生病的過程一樣,也真是段辛苦的旅程,而且孤單。因為治療不孕,不想讓老人家擔心,所以不會跟爸媽公婆提及。也不會對同事提起,因為大多數同事都有小孩了,生過孩子的他們也享受過養育孩子的甘苦,較難感覺生不出來的感覺是什麼。也不會對朋友提起,未婚、或未生子的,很難體會為何會想要這樣一個小孩,更因為沒接受過一連串的檢查與治療,所以也很難說明每次面對檢查報告,或月經來潮的失落!但我想更怕的是怕自己因為陷在那樣有期待卻每每失落、導致憂鬱的心情中,若把這些講出來,怕沒有人想聽,因為沒有人想聽,會對自己造成二次的打擊,索性就這樣遠離人群了!不知道當時說出來,會不會好些?會不會小孩就早點生出來了?還是有其他的抒發方式?

 

在不孕的那段路上還一直困擾我的是,我想要有孩子,究竟是為了盡為人妻、為人媳的義務,還是我真的想要?沒有孩子,或真的生不出來,我會不會也有我自己圓滿的人生路?我想這是我的不孕的症狀,要教會我的功課吧!只是我覺得這功課好難,加上當時的不覺察,這功課的確多花了很多時間在磨!

 

不孕的求醫路上,我還切身的感覺到宇宙自然乃至身體的奧妙,讓我知道我的情緒、感覺,是走在我的理智前面的,所以他們直接就反應我所感受所無法言語的,所以面對宇宙、自然、乃至自己身體的這個小宇宙,我有的進步是,不會再像過去那樣趾高氣昂的揮霍,而是更懂得謙卑、更懂得珍惜與尊重。

 

也開始會問自己發生了什麼事,不再只是看表面的果,而是慢慢進步去看形成果的因,而這要感謝一位多年前應識而未識,後來相逢才相惜的前輩好友,她説得大意是:「就當不孕是期中考,就像學生們一樣先專心考完期中考,其他的等考完再想。」那段話讓我混亂的腦袋暫時不再打轉,讓我有耐心下來專心面對自己的問題,面對問題的本質,而不是面對問題的結果。但願我能學得好,可以在此後的每一刻,慢慢更進步的覺察到因,而不是浸泡在果的七情六慾中。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電影開演」

上一篇:一路玩到掛

下一篇: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