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06 11:14:11runs534
論文摘要與札記09(忠仕)
論文摘要與札記09
論文題目:〈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道德修養論比較〉
作者:高海霞
出處:《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2期(2003年)頁56-58
摘要
「理心之爭」是宋代以來中國儒學史上的一個重要命題。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一個認為「性即理」,一個認為「心即理」;一個「道學問」,一個「尊德性」。在關於人之本性、道德修養的最終目的以及道德修養方法方面,既有殊異之處,又在本質上是相通的。下面從幾個面向來討論兩者異同:
一、 關於「人之本性」
(一)程朱理學:「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的人性二元論:
在程朱理學那裏,對人性問題的探討開始本體論化。二程和朱熹繼承了張載的人性二元論,並加以揚棄,提出了「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的主張。「天命之性」是絕對善的,而「氣質之性」則有明覺與昏弊之別,由此人也就有了善惡之分。朱熹進一步發展了二程的人性二元論,認為就氣質而言,由於稟氣不同,不僅人、物有別,且人也各異。氣有清濁,則理在氣中有偏全,全者為善,偏者為不善。
程朱理學的人性二元論糾正了以往關於人性一元的簡單推測,把人性問題上升到本體論的高度,是巨大的歷史貢獻。但是,這種雙重人性論的主張在理論上存在著矛盾處,容易走向道德宿命論。
(二)陸王心學:「心即理」的人性一原論:
陸九淵把性與心統一起來,他說的「心」即是人之本心,也就是人之本性。他賦予了心以超越的意義,自視心為人之道德本原,本心具有普遍性和恆常性,不同時代的每一個人都擁有一個本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王陽明更直接地批評程朱的人性二元論,他認為,人性只有一個,「性」、「理」、「良知」等等,表面上看起來雖然不同,但實則一事。
無論是人性二元論還是人性一元論,從根本而言,他們都認為人性本善,由此出發,無論是程朱,還是陸王,都認為道德修養的過程是一個內求「復性」的過程,都主張「存天理,去人欲」,即通過學習、教育及修養功夫「氣質變化」,「克私去弊」,「改過遷善」,以恢復人的「善之本心」。
二、 關於道德修養的目的
(一)程朱理學:「體天理而達於至誠」,「為學聖人」:
程朱理學主張道德修養或道德教育的終極目的在於「學為聖人」。這最早提出這一主張者為周敦頤,他繼承了孟子「人人可以為堯舜」的精神創立了以誠為本體的聖人觀。二程繼承了其思想,進一步提出道德修養的最終目標是「體天理而達於至誠」,通過道德教育和修養,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符合天理,克服人性中的惡,充分發揮本原的善性。
朱熹總結了周、張、二程的思想,提出道德修養和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實現人的內在心性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實現,從而使人達到高度自覺又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也養成「天人合一」的聖賢人格。
(二)陸王心學:「明心見性」,「致良知」:
由「心即理」的人性一元論出發,陸九淵認為,道德修養的最終目標在於能夠明心見性,「大作一個人」。所謂「做人」有兩層意思。一是要做倫理道德上的「完人」;二是要做獨立的「超人」。王陽明進一步提出了「道即是良知」,「良知者,心之本體……」無論是「體天理達於至誠」、「學為聖人」,還是「明心見性」、「致良知」,程朱學派和陸王學派在道德修養的最終目的上是一致的。他們都強調人,而「理」是人所必須追求的,道德修養或人生的目的在於體悟「天理」,「明心」、「復性」,達到善的最高境界,與天理為一。
三、 關於道德修養的方法
(一)程朱理學:格物窮理,積累漸進:
程朱理學所強調的道德修養方法首先在於一個「敬」字。「主敬」是統攝程朱理學休養道德的一個前提基礎。程朱學派強調在進行道德認知時,必須研習經典,格物窮理,只有如此才能達到對「天理」的體認,養成聖賢人格。。在讀書方法上,強調「自求其訓,句索其旨」,「銖分毫析」的讀書方法,並提出「越是細密,越是廣大」的觀點。
(二)陸王心學:直指本心,易簡工夫:
與程朱理學主張的「格物窮理」、積累漸進不同,陸王心學在道德修養方法上強調「直指本心」的易簡工夫。從「心即理」的人性一元論出發。陸王學派強調內在道德行為動機,即「心」在道德價值實現過程中的決定作用。陸王心學的休養方法更強調「尊德性」,只要遵循心之自然之理,自然能「大做一個人」。因此,強調讀書要識其大體,並且與「心」相通,互相印證,所謂「六經注我,我注六經」。
札記
程朱理學「性即理」、「道學問」的理論與陸王心學「心即理」、「尊德性」大不相同,以致於兩派在人之本性、道德修養的最終目標與道德修養的方法上也大有不同,但是透過這一篇論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其實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雖然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在道德修養方法上有比較大的差異,但在各自的主張中也可以發現相同的部分,特別是王陽明所強調的「立志」、「克己省察」、「事上磨練」等等,與程朱學派的主張是相當接近的。
論文題目:〈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道德修養論比較〉
作者:高海霞
出處:《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2期(2003年)頁56-58
摘要
「理心之爭」是宋代以來中國儒學史上的一個重要命題。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一個認為「性即理」,一個認為「心即理」;一個「道學問」,一個「尊德性」。在關於人之本性、道德修養的最終目的以及道德修養方法方面,既有殊異之處,又在本質上是相通的。下面從幾個面向來討論兩者異同:
一、 關於「人之本性」
(一)程朱理學:「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的人性二元論:
在程朱理學那裏,對人性問題的探討開始本體論化。二程和朱熹繼承了張載的人性二元論,並加以揚棄,提出了「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的主張。「天命之性」是絕對善的,而「氣質之性」則有明覺與昏弊之別,由此人也就有了善惡之分。朱熹進一步發展了二程的人性二元論,認為就氣質而言,由於稟氣不同,不僅人、物有別,且人也各異。氣有清濁,則理在氣中有偏全,全者為善,偏者為不善。
程朱理學的人性二元論糾正了以往關於人性一元的簡單推測,把人性問題上升到本體論的高度,是巨大的歷史貢獻。但是,這種雙重人性論的主張在理論上存在著矛盾處,容易走向道德宿命論。
(二)陸王心學:「心即理」的人性一原論:
陸九淵把性與心統一起來,他說的「心」即是人之本心,也就是人之本性。他賦予了心以超越的意義,自視心為人之道德本原,本心具有普遍性和恆常性,不同時代的每一個人都擁有一個本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王陽明更直接地批評程朱的人性二元論,他認為,人性只有一個,「性」、「理」、「良知」等等,表面上看起來雖然不同,但實則一事。
無論是人性二元論還是人性一元論,從根本而言,他們都認為人性本善,由此出發,無論是程朱,還是陸王,都認為道德修養的過程是一個內求「復性」的過程,都主張「存天理,去人欲」,即通過學習、教育及修養功夫「氣質變化」,「克私去弊」,「改過遷善」,以恢復人的「善之本心」。
二、 關於道德修養的目的
(一)程朱理學:「體天理而達於至誠」,「為學聖人」:
程朱理學主張道德修養或道德教育的終極目的在於「學為聖人」。這最早提出這一主張者為周敦頤,他繼承了孟子「人人可以為堯舜」的精神創立了以誠為本體的聖人觀。二程繼承了其思想,進一步提出道德修養的最終目標是「體天理而達於至誠」,通過道德教育和修養,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符合天理,克服人性中的惡,充分發揮本原的善性。
朱熹總結了周、張、二程的思想,提出道德修養和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實現人的內在心性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實現,從而使人達到高度自覺又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也養成「天人合一」的聖賢人格。
(二)陸王心學:「明心見性」,「致良知」:
由「心即理」的人性一元論出發,陸九淵認為,道德修養的最終目標在於能夠明心見性,「大作一個人」。所謂「做人」有兩層意思。一是要做倫理道德上的「完人」;二是要做獨立的「超人」。王陽明進一步提出了「道即是良知」,「良知者,心之本體……」無論是「體天理達於至誠」、「學為聖人」,還是「明心見性」、「致良知」,程朱學派和陸王學派在道德修養的最終目的上是一致的。他們都強調人,而「理」是人所必須追求的,道德修養或人生的目的在於體悟「天理」,「明心」、「復性」,達到善的最高境界,與天理為一。
三、 關於道德修養的方法
(一)程朱理學:格物窮理,積累漸進:
程朱理學所強調的道德修養方法首先在於一個「敬」字。「主敬」是統攝程朱理學休養道德的一個前提基礎。程朱學派強調在進行道德認知時,必須研習經典,格物窮理,只有如此才能達到對「天理」的體認,養成聖賢人格。。在讀書方法上,強調「自求其訓,句索其旨」,「銖分毫析」的讀書方法,並提出「越是細密,越是廣大」的觀點。
(二)陸王心學:直指本心,易簡工夫:
與程朱理學主張的「格物窮理」、積累漸進不同,陸王心學在道德修養方法上強調「直指本心」的易簡工夫。從「心即理」的人性一元論出發。陸王學派強調內在道德行為動機,即「心」在道德價值實現過程中的決定作用。陸王心學的休養方法更強調「尊德性」,只要遵循心之自然之理,自然能「大做一個人」。因此,強調讀書要識其大體,並且與「心」相通,互相印證,所謂「六經注我,我注六經」。
札記
程朱理學「性即理」、「道學問」的理論與陸王心學「心即理」、「尊德性」大不相同,以致於兩派在人之本性、道德修養的最終目標與道德修養的方法上也大有不同,但是透過這一篇論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其實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雖然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在道德修養方法上有比較大的差異,但在各自的主張中也可以發現相同的部分,特別是王陽明所強調的「立志」、「克己省察」、「事上磨練」等等,與程朱學派的主張是相當接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