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6-30 23:56:47Roxane Su

誰能治好我的被害妄想症?

誰能治好我的被害妄想症?
台大戲劇研究所《他媽的、哈姆的、悲劇》2/23 14:30


有人說我怎麼像隔壁那個強迫症患者一樣,老是在一個黑色房間進進出出進進
出出?告訴你,要不是看在裡面一些有趣的人,我幹嘛找自己麻煩,把自己搞
得神經兮兮疑神疑鬼?我好奇的是那些自稱為劇場工作者的人,有沒有足夠的
活力與自信,將這個世界交給他的東西變成自己的?這次黑房間這班人就把我
同伴哈姆雷特的悲劇,變成另一個異想天開又叫人哈哈大笑的故事。

我喜歡看黑房間裡的人大膽丟出創意,然後再負責任地用劇場裡各種元素架構
出言之有物的作品。﹝如果說喜歡太主觀,那麼說「應該這麼做」是不是就客
觀了?﹞尤其當他們要進行「改編」這檔事時,更不能少掉這些功課。就拿這
次的戲當例子:你要怎麼把莎老大的故事變成你們劇團和創作者你,獨一無二
的作品?你怎麼讓你的觀眾,包括像我一樣不是很有耐心,可能隨時從椅子上
跳起來的人,待在劇場一個小時,然後還覺得眼前上演的戲跟自己有關係、可
以感受、不覺得又被「騙」了一次?哎呀,好啦,我承認我是有被害妄想症啦
,但是他媽的!我這樣還不是因為害怕看到天高皇帝遠的莎老大,還有無聊沒
想法的戲唷!

很多人都在想莎老大的故事跑到現代會變怎樣?這班台大戲劇所的同學也真聰
明,乾脆就把整齣戲送到沒有誰比誰還要瞭解的未來。所以在未來嘛,他們大
剌剌放手玩,成立一所鬼靈精怪的「養護所」、收了一個有「哈姆雷特癖」的
患者,再加上一群好管閒事的「戲班」。在這群人和這個地方中,莎老大的語言並不是最重要的,它變成一種背景音效,夾在病患和戲班的互動之間。創作者藉由他們的互動放大哈姆雷特悲劇裡值得被觀眾注意的衝突,讓觀眾注意到這悲劇講的是人性而不只是經典名言,並且還可以堂堂正正用自己的觀點,觀察這個傳說中的哈姆雷特,而不用假裝自己對那個遙遠的時空背景感同身受、假裝自己聽得懂劇裡角色跟你說的「悄悄話」。{註一}

還記得那天下午,創作者連同演出者不斷用一些聰明又可愛的點子娛樂觀眾,
戲中多媒體的功能性也難得地大過「裝飾」性,彌補了單調抽象的舞台場景﹝
想必也難以寫實﹞,延伸了舞台深度、色彩,也延伸了觀眾對哈姆雷特悲劇的
瞭解:言簡﹝這是一齣跟哈姆雷特悲劇有關的戲﹞意賅﹝莎士比亞悲劇到現代
還蠻有意思的﹞。

看來我的被害妄想症應該會穩定個一陣子吧,因為我發現真有不少人認真思考
著:站在現代的我們該如何與來自四面八方、不同時間、不同屬性的戲劇元素
發生良性循環的關係。


註一:莎士比亞戲劇中的獨白除了可表現角色內心私密想法,亦可視為角色對
舞台旁觀眾的傾訴。因為當時劇場是觀眾環繞舞台而坐,演員與觀眾的距離相
當緊密,當角色獨白時,便像是演員與觀眾進行自然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