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2 18:05:51RoundHigh 容海國際投顧

食安達人教你這樣選購最安心

食安達人教你這樣選購最安心

撰文/唐滋蓮│ 攝影/張家禎、張? Money錢雜誌
食安問題相繼爆發,以前怪消費者貪小便宜,現在消費者即便願意花錢買貴一點的食物,或花心思自己下廚捍衛健康,卻發現食物的源頭早就出了問題,讓人不知道該如何選購。
本刊特別請教3位食安達人,透過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健康節目主持人潘懷宗,以及主婦聯盟講師陳修玲的個人經驗,了解選購無毒食材的觀念和技巧,也許毒物還會隨著科技演進而「推陳出新」,但能掌握已知毒物並懂得運用刪減法選擇食材,就能為家庭食安有效把關。
盡量不外食 降低攝入毒物風險
先來看看食安達人們在飲食上的原則。「從總量管制」是關鍵原則。江守山醫師指出,毒物學開宗明義第1章,就是「沒有有毒的東西,只有有毒的劑量」。所以,他對外食有很多顧慮,1個月限制自己外食不能超過9次,把曝露在毒物下的風險控制在十分之一以下;其次,他選擇外食也很謹慎,基本上誤食的風險會比一般人再減少一半,約為5%,在這個比例下,靠著自身肝臟、腎臟的運作就足以應付這些毒素。
江守山在家吃早餐,多半是自製豆漿、米漿、麵包、包子、吐司或饅頭;午餐帶便當,通常是前一晚的晚餐。他的午晚餐原則是「餐餐有魚,不見得有肉」,為了控制體重,主食攝取很少。晚餐有三分之一的機率外食,除非出國,幾乎不曾破例。
但江守山也坦承,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應酬變多,常常月初就在排外食日誌,實在太傷腦筋,乾脆自己開餐廳,用「江醫師追求零污染舖子」的安全食材做料理,如此一來,就可以把那次的用餐算成內食了。
少油、少糖、不喝飲料 遠離高毒物風險食物
對於最近很熱門的買油議題,江守山也有所堅持,「我們家用的油主要有3種:苦茶油、初榨橄欖油和豬油。」他說,使用哪種油主要是依據烹調溫度,小於攝氏100度,例如塗抹麵包,會用初榨橄欖油;攝氏100度~200度的烹調,就使用苦茶油;超過攝氏200度就會使用豬油。
很多人擔心豬油會導致心血管疾病,江守山認為,應該要相信「人體實驗」,豬油在台灣至少有100年、1000萬以上人口的人體實驗。
另一位專家潘懷宗20年來有4大飲食禁忌:不吃油炸品、不吃(喝)冰、不吃糖果、不喝飲料(包含100%果汁或無糖茶),而且2餐之間不吃零食,頂多在正餐吃太少的情況下,會以水果充飢。他在食安問題上的對應之道,就是所有產品都只買國營企業品牌,油買台糖三花油、鹽買台鹽...
陳修玲是家庭主婦,三餐多自煮自食,偏向素食。她認為,現代生活不可能無毒,只能少毒,用「減法」刪減掉有高度毒物風險的食物,才是生存之道。她不碰滷味、油炸、糖醋品。「我家的調味料可用很久,糖醋料理要先炸過再調味,要矯正酸味就得加入更多的糖,所以很少用。」陳修玲說。
買菜選擇下午採收 本土強勢蔬菜
今年年中,綠色和平組織在全台12個傳統市場檢測蔬果農藥殘留,發現在102件樣本中,半數有農藥殘留,16件蔬果違規超標。其中,從新北市永和區採買的A 菜農藥超標14倍,桃園市購買的芥藍菜則混合殘留了7種農藥。
近年營養專家不斷強調蔬果的重要性,但蔬果最令人擔心的就是農藥殘留。江守山1天攝取7~9種蔬果,連早餐也會吃水果。「能吃到這樣的蔬果量,其實是因為我的主食很少,又不可能虐待自己的胃,所以用蔬果充量,剛好也兼顧健康。而且選對蔬果,用對清洗方式,就不會吃進太多農藥。」
除了農藥外,蔬菜還有硝酸鹽的問題。硝酸鹽來源主要為含氮的化學肥料,與農藥都屬化學類製品,都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江守山指出,葉菜類蔬菜含有較多硝酸鹽,是尚未爆發的隱憂,蔬菜只要早上採收就會有硝酸鹽的問題。根據新加坡的調查,新加坡人罹患胃癌主因,就是因為愛吃菜心。而硝酸鹽易導致的不僅是胃癌,還有非霍金氏淋巴瘤等多種病症。
【《Money錢》NO.75 2013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