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15 13:19:34小V

阿勞【最後的絕響:德布西】

Claudio Arrau, Piano

Claude Debussy (1882-1918)
Suite bergamasque
1. Prelude
2. Menuet
3. Clair de lune
4. Passepied

Pour le piano
5. Sarabande

6. La plus que lente(Valse)
7. Valse romantique

Recording location: Le Chaux-de-Fondes, Switzerland, 1/1991(1-6);3/1991(7)
Artists and repertoire production: Rupert Faeustle
Recording producer: Ursula Singer
Balance engineer: Ursula Singer
Recording engineer: Stephan Schellmann, Willem van Leeuwen
Tape Editing: Roger de Schot, Ursula Singer

Philips 434 626-2

如果有人問我是從什麼時候愛上德布西,我會回答他是在聽過米開蘭傑里(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1920-1995)彈前奏曲當中的棕髮少女。但是如果有人問我是從什麼時候愛上阿勞,那麼我可能會回答他是從這張德布西開始的。

【阿勞】

關於克勞迪歐.阿勞(Claudio Arrau, 1903-1991),最早是從貝多芬鋼琴協奏曲開始認識他的。這位智利籍的鋼琴家一向被認為拿手的曲目是德奧樂派,如貝多芬(Ludwig Von Beethoven1770-1827)、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或是來自匈牙利的鋼琴大王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的作品。這當中最主要的原因或許是他那位恩師克勞塞(Martin Krause, 1853-1918)。這位偉大的鋼琴教師是李斯特的嫡傳弟子,而李斯特的琴藝受到車爾尼(Carl Czerny, 1791-1857)的影響,車爾尼又是貝多芬的學生。因此在派系上,阿勞一向被認為是德奧樂派的傳人,也是忠實的李斯特作品詮釋者。

克勞塞對於阿勞的教育十分地嚴格,規定他每天必須要練琴八小時以上。在他的觀念當中,唯獨擁有高超的技巧才能完全地表現出音樂。因此在訓練上同一個樂段練習的時候會以各種不同的速度、觸鍵和音量來彈奏,以求上台不致於因為緊張而有失誤。甚至在他的眼中所謂練好一首曲子,是要在凌晨三、四點從床上把演奏者挖起來並且能夠馬上背譜彈奏出來才算完全練好。但是除了擁有高超的技巧以外,他也知道光是這樣是不夠的。因此他也會強迫阿勞去博物館、去看畫展,並且要求聆聽歌劇以及其他不同類型的音樂,而非僅僅只是狹隘地在鋼琴上發展。這位嚴師不僅是阿勞的恩師,更是他的慈父。在生活起居上,他都把阿勞照顧得無微不至。當他第一次聽到阿勞彈奏的時候,他便說了:「這個小孩將會是我一生的傑作。」當時的阿勞年紀僅僅只有十歲。十五歲那年,恩師克勞塞的過世讓他十分心痛。但同時也造就了他提早走上獨立學習的階段,從此只剩下阿勞自己一人獨自學習所有的琴藝。

關於阿勞,我的印象是從他與柯林.戴維斯(Sir Collin Davis, born. 1927)在八零年代合作的貝多芬第四、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當時的印象是這位老先生彈奏出來的貝多芬並不像是一般聽到的鏗鏘有力,取而代之的是柔順和諧的貝多芬,與樂團之間合作出非常好聽的音樂。不過也因為如此,有些愛樂者聽慣了堅實有力的貝多芬聽了阿勞的詮釋方法之後,難免會嫌他過於軟弱無力。之後又聽說他是克勞塞的傳人,就買了Philips 50 Great Recordings系列當中他彈奏的李斯特選集來聽。在這張專輯當中最主要聽的是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Liszt piano sonata in b minor),這套長達三十分鐘的曲目在許多鋼琴家手下彈奏出來的是光采奪目的色彩,但是到了阿勞手中卻成了哲學思考性的著作,對於當時著迷於這首曲子的我來說,其實並沒有很喜歡她的詮釋手法,嫌他過於樸素了點。相對於李斯特的樸素,阿勞彈奏出來的蕭邦(Frederic Chopin, 1810-1849),無論是與殷巴爾(Eliahu Inbal, born. 1936)合作的鋼琴協奏曲或是獨奏的即興曲,就更顯得呆板與沉重。但是所有的壞印象,阿勞在這張德布西當中完全地扭轉了過來。

【德布西】

帶著一臉如同註冊商標的絡腮鬍,堅毅的眼神帶著嚴肅的神情,很難想像這位看似不容易親近的老人家,其實是寫出「棕髮少女」與「月光」這等作品柔情似水、美麗動人的作曲家。

在音樂史上德布西(Claudio Debussy, 1862-1918)的音樂始終被歸類在印象樂派(Impressionism),但是在德布西生前,他卻始終厭惡人們這樣將他歸類。他認為,德布西就是德布西。或許就是因為帶著這樣迥異的性格,德布西的作品始終帶著一股獨特的味道,每每收音機打開收音機聽著不知名又沒聽過的樂曲,德布西的作品多半也會被猜出來。

與傳統的音階系統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德布西擅用全音音階來做出他的作品。也因為如此,德布西的和聲系統與傳統的和聲有極大的差別。調性的特性與基礎在他手中變得十分矇矓,也難怪他會被歸類為印象樂派。如同印象畫派的畫作一樣,輪廓不在明顯,取而代之的是與背景融為一體的畫面。

【演奏與錄音】

前文提到我對阿勞有許多不甚正面的壞印象,或許是我個人主觀的偏見也有可能是某方面客觀的因素。但是到了這張德布西,讓我了解到所謂好的作品具有多面性的詮釋方式。

一般來說,德布西常被歸類為法系的作曲家,法國的演奏家能比較能夠以較貼切的手法來詮釋德布西的作品。但是這張唱片放到唱盤播放的時候,僅僅只有四十多分鐘的長度,卻可以讓人感受到人世間最美好的音樂就在此刻。尤其這張專輯又是大師集結畢生演奏精華當中最後的代表作品。在這裡可以聽到速度迥異於其他演奏版本的貝加馬斯克組曲(Suite bergamasque),阿勞用相當慢的速度來鋪陳樂曲的進行。雖然速度可能會讓聽慣其他版本的愛樂人士非常地不習慣,但是因為張力的維持相當地自然,因此音樂聽起來雖然緩慢但是十分地流暢。阿勞這種慢不似傑利畢達克(Sergiu Celibidache, 1912-1996)那種全神貫注拉得十分緊張的慢,反倒像是太極裡面那種柔中帶剛,看似柔軟實則堅韌的慢。

除此之外,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應該就是阿勞的觸鍵吧!從第一個音開始,阿勞的觸鍵就像是滴在湖心上的水珠,一滴一滴慢慢落下,滴入湖心之後就激起一片片的漣漪,每個漣漪與漣漪之間擺盪出更美麗的波紋,從近到遠;從內到外。不似激盪出來的水花,這裡看到的是平靜的波紋,一褶一褶地向外擴張、擴張,到了遠處靜靜地躺下來休息。待每曲完畢,湖心又回歸了平靜。如此美麗的琴音,在別張錄音當中,就連阿勞自己的錄音,都還未聽過。加上上述的慢速,兩者相輔相乘,美不勝收。也因為這樣美麗的交織,阿勞彈奏出來的「月光」(Clair de lune),更顯得動人與特別。許多愛樂者在分享這張的心得時都紛紛讚嘆阿勞彈奏出來的月光慢得十分有美感,不僅張力的維持令人驚訝,就連音色與觸鍵的美感都令人畢生難忘。在這裡也順便要讚嘆錄音器材與錄音師的功力,將這台鋼琴的泛音收得十分乾淨,琴音的立體感歷歷在目。

除了美妙的「月光」以外,無論是貝加馬斯克組曲當中的「前奏曲」(Prelude)、「小步舞曲」(Menuet),或是獨奏曲「比緩板更慢」(La plus que lente),甚至是整張專輯,都展現了十分均勻的美感。

【後記】

最後,阿勞並沒有錄完Pour le paino全曲。從CD內頁的一段話當中可以解釋為什麼阿勞只徒留薩拉邦德(Sarabande),而沒有錄完所有的曲子。其原文如下:“Claudio Arrau began his recording of Debussy’s “Pour le piano” in January 1991 with the sarabande. Because of his sudden death this piece stands alone.”在這裡我們也只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情來悼念這位偉大的鋼琴大師,為我們留下如此美好的德布西。「此樂只應天上有,人生難得幾回聞。」阿勞爺爺,感謝您留下如此美妙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