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3 14:50:38謝鑫佑

奇異果夢遊仙境


「wonderland」
「奇異果夢遊仙境」
Michael Nyman
麥可尼曼


如果說<鋼琴師和她的情人>是麥可尼曼奠定國際知名度的關鍵,那<奇異果夢遊仙境>就是他將電影配樂獨立於電影外的開端,不僅如此,從這張配樂開始,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麥可尼曼在結合極微音樂與配樂的企圖。

極微音樂(minamalism)在台灣翻譯成極限、極簡或微差,從荀白克的到The Sex Pistol的,六零年代的現代音樂作曲家就像兩、三年前台灣的地下樂團,努力顛覆現有的音樂體系,爆發出前所未見的原創音樂。

極微主義音樂四位祖師:La monte Young、Terry Piley、Steve Reich、Philip Class,將重複的樂句與簡單的音符延伸拉長,反覆於整首樂曲中,這種音樂型態受到古典樂派的不齒,因此極微音樂多半只在劇場或展覽會場才能聽到,而且演奏者比聽眾還多。

因為Philip Glass跨界與劇場的合作成功,才讓極微音樂受到重視,而1975年Glass的功勞就等同現在的Nyman。

比起其他作曲家,慣用古典樂器的Nyman將古典樂器演奏時的龐大圓弧感微縮至聽眾面前,傳統古典樂樂章那種透過樂器表現的華麗感覺,Nyman用反覆交疊的樂句使音樂變成像薄膜一般,將聽眾層層裹住,<奇異果…>就是最好的例子。

唱片一開始就是Nyman的招牌音樂風格,濃得化不開的提琴將淡淡憂傷的旋律延展成巨大的虛無感,漫遊、柔軟、空靈的聲線開始延著弦琴音推開來,大規模的管弦樂在曲目3與Nyman的鋼琴相逢。Nyman在這裏的琴音明顯較早些時期的作品要清朗許多,但不脫那種「水母功力」(聽他的音樂很像在看水箱中水母的游移)。

曲目5那種凌晨一個人走在街上的感覺順著腳下被踏得滋滋的水聲喚起,他的鋼琴與管弦樂團相互地引領著漂浮感的主題音樂前進著,Nyman的配樂向來都有多個主題同時進行,與其他只主導一種主題的配樂不同,他將三至四個主題建構在極微沉穩、有節奏、樂句反覆、輕微樂聲上,讓配樂完全從電影中抽離。

曾想過從回母胎、浮游在羊水中是什麼感覺嗎?聽這張唱片,感受一下吧。



刊登於自由時報專欄「極微音樂教室」,二〇〇〇年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45462 2011-03-06 10:13:39

就算是看十分鐘嫌浪費生命

處理對這種奇爛無比的垃圾片,就是直接踩破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