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5-29 09:07:47rinchen

目的與意義

很多人都誤以為修行就要作一些事:
例如持咒、念佛、打坐、吃素之類,
既不能快快樂樂底玩,也不能高高興興底笑,
所以覺得還是不要修行的好。
但那是誤解。
學佛如果讓人不快樂,乾脆不要學。

佛法的根本是修心。
修心的方式一是止、一是觀,
止者,減少妄念、安定心念;
觀者,觀想、思惟,提升心念。
心念一轉,就是開悟。
至於持咒念佛打坐早課晚課等儀式,
是幫助人安定心念的工具而不是目的。

入門者,宜先自了解佛陀成道的故事開始,
再依循佛陀對四聖諦、八正道的教導而行。
培養出離心、菩提心、
積聚福德(由善行善念而增生)與智慧(研讀經論並思惟理解),
漸次而行,終必明心見性。

Q:我們的人生意義在哪裡?追求得道和開悟?
A:得道與開悟是目標,但不是目的。成佛之目的是度眾生。

Q:如果只是盡自己本分,就只能一直在人道中輪迴對吧!?
A:如果能明白自己的本分,盡自己的本分並無不可,其實能夠盡本分,已經是不錯。
許多佛菩薩也都乘願再來人世度眾。

Q:所以佛家認為人道輪迴其實也不是件好事對囉?!
A:六道輪迴中,以人道為聽聞佛法與修行的最佳機會。得生人道,不算壞事。
但是如果不把握機會,那就可惜了。

Q:那畜生怎樣有機會晉升到其他的輪迴來呢?
A:有兩種見解。六道實存論者,認為畜生的業報結束時也可轉為人身。
以六道為人心境界者,畜生與人是心迷悟境界差別,心念一轉,境即改變。

Q:如果一個人他瘋掉了,因此釀成大錯,那佛家又怎樣解釋他犯的錯誤?怎樣對待他?
A:瘋可以說是無明的狀態之一。
在人的心神不明的狀態,對於其行為並無認識也無故意時,很難用一般人的標準來評價。
而且瘋也有不同的層次、原因或現象,不能一概而論。
佛法只能應用在能夠理解的人。
如果心神喪失到失去理解能力,很難為其說法。
這時只能靠專業醫療,並以祈禱、迴向的方式,發願希望其人去除無明。

圖片說明:達然薩拉-大昭寺外的石刻綠度母心咒。

上一篇:執著與業

下一篇:佛指舍利之我見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