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27 23:03:07rinchen

轉載:漂流的國家意識--印度之旅的感想

漂流的國家意識--印度之旅的感想

本文同時於January 27,2006刊登在東森新聞報論壇http://www.ettoday.com/2006/01/27/141-1899515.htm
前往印度一趟回到台灣,新聞報導著軍購案第四十六次在立法院闖關失敗的消息。

台灣仍有一群人「反軍購」,封殺軍購預算高達四十六次之多。面對著中國強大的軍事武力威脅,國家安全應該是一切最高指導原則,理應高於政黨利益。即使是政黨惡鬥,即使是權力分配與運用過程的種種不堪與瑕疵,都不及於漠視國家安全的後果來得嚴重。主張和平不代表棄械投降,台灣的軍購是為了要維護普世價值的自由與和平。「反軍購」只能說是大中國情結主導使然。大中國情結使得以台灣為主體的主軸思考成為不可能,於是所謂捍衛國家主權,力保國家安全的宣說實質上成為空談。

台灣認同結構的矛盾使得自由的主體性實現困難重重。從認同的視野來分析,大中國情結是刻意創造出來,賦予特定意義的論述。在一個成熟的民主社會,公民理應有能力與空間表達與建構屬於他們的真理,而不是被動接受刻意創造出來,賦予特定意義的論述。再者,論述理應由真實人們的經驗所構成,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得以驗證。台灣人民的生活經驗一再驗證,台灣實質上是一個主權獨立的,有別於中國的政治實體。

自由蘊含於民主之中,如果缺乏公民的自由論述與參與,宣說的民主既有意義同時也缺乏意義。如果國民黨馬主席真心認同自由民主的價值,如果馬主席有心維護自由民主台灣的主體性,應該是將軍購案認真看待,應該是將台灣未來的選擇權交給全體台灣人民,而不是非理性的杯葛軍購,更不能武斷的以一句「統一是終極目標」,否定了人民的選擇權和台灣前途的討論空間。

大中國思想弱化了台灣的主體性,使得國家安全的議題失焦,「反軍購」現象找到檯面下的正當性,國家認同的討論更是不用提了。

感觸如此之深,多半是來自於剛剛結束的印度之旅。一月初前往印度南部參加達賴喇嘛在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地區舉行的祈求世界和平的法會。來自世界各地超過十萬人聚集在一個名為阿瑪拉瓦提(Amravati)的村莊,其中包括許多藏人,以及身穿藏紅色僧袍的喇嘛。整個村莊除了印著達賴喇嘛照片的法會布條,標誌以及訊息之外,沒有人能忽略那一張張四處可見,要求中國釋放世界年齡最小政治犯的海報。海報上唯一的圖片是班禪喇嘛童稚的臉孔,無辜的表情。走在沙塵飛揚的街上,許多人臉上戴的口罩印有「FREE TIBET」,「SAVE TIBET」字樣。擁擠的人群中和他們擦身而過,感受到一種無聲的呼籲不斷迎面而來。一再提醒著,西藏人民的人權和宗教自由正在受到壓迫。

在我的藏人朋友歇腳處,遇見一個不久前才從西藏翻越過喜馬拉雅山,抵達印度的九歲小女孩。住在拉薩的父母含淚託人偷偷將她背出來,小女孩的命運從此轉了彎。小女孩的姐妹和父母住在西藏拉薩,而她即將住進位於北印度達蘭沙拉(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的西藏兒童村。和小女孩揮手道別,我知道從此印度的藏人流亡社區又多了一個生離死別的人生故事。在南印度豔陽下,燥熱的空氣底層彌漫著一股無言的哀傷。

心裡明白西藏議題和台灣的困境相提並論有害無益。然而同情西藏人民的處境之餘,還是不免要這樣想:西藏人民不就是因為「大中國思想」而正深受其害嗎?如今西藏人民流亡海外,是無根漂泊的一群難民。相對來看,台灣人民擁有屬於自己的土地和家園。然而,無法在國家認同的議題上凝聚共識的台灣人民,從心理層面看待的話,何嘗不也是同樣失根的一群呢?

自從2000年政黨輪替之後,原來台灣社會認同結構的矛盾與衝突找到了引爆點。這幾年來台灣政壇混亂失序的現象,其根源也許是來自於台灣人民潛意識裡「失根」的焦慮不安和不確定感。現在也許是我們應該開始好好反思的時刻了:是繼續漂流呢?還是認同台灣,認同這塊土地是我們唯一,終極的家園呢?

我們的答案,將決定台灣的未來。

PS:
1.文章出處 http://www.wretch.cc/blog/cwhl&article_id=3976412
2.個人曾三次到印度,所認識每個流亡西藏人背後都有一段辛酸故事。失去自己的國家,就是如此深沈而無奈的悲哀。

上一篇:選舉迷思

下一篇:親中獨立台灣論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