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16 11:47:36rinchen

關於讀小說的訪談記錄(之二)

【《蘇西的世界》】

K:我們先講《蘇西的世界》好了,你大概是多久以前,看了這本書?

R:我二月的時候辦了一個活動,然後辦活動的時候,有一個參加活動的承辦單位的人在看,

K:嗯,你看到他在看?

R:對,我就說你借我看吧,他就借我。然後我大概花了三個小時把它讀完。

K:喔,當天就把它讀完了

R:當天晚上。

K:所以,那你那時候為什麼會想要看呢,你就只是因為看到別人在看?

R:對啊,然後我翻起來看,嗯...通常我看書背頁啊或是書眉這些的介紹,我會拿出來看。那像第一章這樣子書評推薦就覺得很有趣

K:你都會看嗎

R:對啊

K:如果有像那個什麼推薦序啊那個你也會看?

R:會。

K:那他會影響你要不要看這本書嗎

R:會,那那時候是這樣子。然後第一章就大概看個兩頁就覺得這個好看,

K:你怎麼知道呢?是,因為是那個第一個層次吸引到你嗎

R:對啊。

K:是它敘事的手法

R:嗯哼,死亡啊,這是我蠻關注的一個話題啊,

K:他講就是一開頭就死了這樣

R:對啊《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也是啊,一開始就死了。

K:對啊,其實我也都很愛看這一類的書

R:死後的世界是很迷人的啊,可是它蠻好玩的是說,這兩本同樣都是你死後你還是會再遇到新的人,認識新的朋友,然後還有人照顧你,讓你不覺得孤單。這是第一個迷思啊,我們人對死亡的害怕就是怕死了以後很孤單

K:喔,就是你覺得他這樣他呈現出其實人會希望看到說,他死後的世界是不要是那麼孤單的這樣

R:對,所以你看她蘇西她一開始死的時候碰到第一個朋友啊,那那個人就幫助他,那天堂遇到的五個人也是啊,然後第一個去告訴他說你還會再碰到一些人哪,讓她知道說死了以後沒有那個糟糕啊,然後最後才是那個光的出現吧。

K:這個我還沒看過耶,只看過前面一兩頁

R:這不是妳買的嗎

K:對啊就是我很多書都是買了還沒看,這本書是因為我訪問第二個人的時候,她就跟我講了這本書她說還蠻好看的,然後我就買了

R:只要訪問的人有提到的書你就會買來看嗎

K:其實不是這就是很弔詭。因為我本來想要談的是我自己喜歡的書,但是那樣子又很難找讀者。到最後這個研究慢慢走向說每個人跟我講的不太一樣,可是我多少都有點興趣啦,不然真的很難做。那《蘇西的世界》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我覺得,我不喜歡那個被強暴的劇情,而且會讓我想到一些我以前看過的電影啊,對,就是那種虐童案啊什麼之類的。我其實我會很排斥因為我覺得那些人都不是人那種感覺,就是我討厭出現那樣的劇情。所以我以為它會是一個很悲慘的故事。對,可是據人家告訴我說它所講的他描述的手法不是這樣。

R:所以這就可以牽回去前面我講的層次的問題嘛。你講的故事的吸引的程度通常都是愉悅的畫面,那即使是愛情也有追尋快樂的層面在,

K:你說愉快的畫面是什麼意思?就是說….

R:好笑的啊懸疑的啊,有點刺激的啊,就是即使是有點緊張的場合也是一種其實是比較愉悅的心情去看它,比較有趣的,對啊。

K:可是其實像村上春樹就不會啊,村上春樹他就是

R:但是他可以超越啊,重點是在那個超越啊,

K:超越什麼?

R:苦難哪,或是煩惱啊,

K:你覺得他有超越嗎

R:他後面的東西比較有,會讓你有可以超越的感覺。因為他寫的是一個悲傷的事情可是在他那種好像沒有什麼的筆法寫完之後你會覺得說喔那好像也沒有什麼,那是一種超越的方式啊,

K:所以你覺得他有些好的部分是說他又超越了某些東西?

R:對啊,因為你..人世間不可能不觸及到苦難啊,罪惡,嗯...嫉妒啊,憤怒啊的那一面,因為這是活生生的人哪,那我們有時候就是說把好人跟壞人分得很清楚,那事實上你愈看愈多小說你才發現人是很複雜的啦,假使他這個人的本質都是壞人的話,那應該所有的人都討厭他才對啊,他應該沒有任何朋友親人愛人,可是你看他不是這樣子的啊,他還是有喜歡他的人疼愛他的人對啊。所以人的本質本來就不能夠說

K:人性本來就有很多面

R:它是很多面向的。他在外面做了很多壞事可是他可能對他的情人是百般體貼的,所以說你比較沒有辦法二分去,你才比較能夠接納或超越,因為他的,人的第一個層面我剛剛講生存嘛,生存的層面的話就是你為了生活下去什麼事都做得出來啊,譬如說我們在談戰爭時候的,那你為了存活就是不顧一切把前面那個人砍死,殺死這樣,那但是,後面還有一些東西譬如說第二個層面你可能會追求一種秩序,希望得到保障,救贖,或者是維持正義。對啊,那那種正義感起來的時候其實你會發現到是強烈的憤恨,你想把這一切不平的事情所有醜惡的事情通通都抹去啊,可是那不可能,它就是存在啊,那你才能夠超越到那個層次是去看到他說他那個人性的那個面,他有他好的一面有他壞的一面,有他喜的一面有他悲傷的一面。那你承認它是一個人的時候才再進一層那種超越的可能性啊。去接納去寬恕去愛人,那這就越來越向神的地方靠近了,不管是哪一個宗教哪一個神其實還是這樣子。

K:我還是先回到這本書喔,就是你那時候看完的感覺是?你看書還蠻快的

R:對啊我通常快速的把它看完,尤其是小說我看的速度最快。對,我可能不記得人名啦,可是發生了什麼事件我會知道。

K:通常你看完一遍會有什麼書會讓你想要重頭再看的?

R:我可能看過最多次的小說是《人子》吧,重閱率最高的。

K:所以像這樣這些小說的話你就是大概是看完以後就

R:這就是我不買的原因哪

K:你覺得(《蘇西的世界》)好看嗎?

R:我覺得還不錯啊,因為他也可以講到我剛剛說的那個超越,那種...因為他裡面有提到幾種狀況,謀殺,強暴,背叛,母親跟那個警探,就是媽媽愛上那個警探,然後她的妹妹的那些,她的朋友們就是那心情...。

K:它是把那個心情寫出來了

R:對啊,你可以看到那些然後家庭的等於說四分五裂啊,為了這個事件然後慢慢地每個人再回到他生命的軌道去。就是我剛剛講的接納啊,寬恕,

K:你為什麼會對就是死亡這個事情會特別的感興趣?

R:因為我從小對於這些就充滿好奇吧,

K:你會去思考比如說像親人朋友有發生意外或死亡的時候,是有那樣的..

R:生命中遇過對啊蠻多的那種死亡的事件。

K:那樣的事情會讓你更加的對死亡感興趣嗎?還是說就是你一向就是這個樣子?

R:親人的死亡主要是...最小時候遇到我的外曾祖母的死亡,那時候是可能很小只有五六歲,幾歲我也記不得但是就是去看那個喪禮啊然後他們那時候還有表演的,做法事的人那個鈸可以拿起來滾著轉,就人很多很好玩這樣子。對然後再過來我的外祖母過世我已經念大學了,那那天晚上我是看著她呼出最後一口氣的。是我發現的,因為她就是從醫院回來的時候大家就是把她的靈堂建在客廳,它那個是算三合院大廳裡面,正廳裡面然後那時候不曉得為什麼其他人都是在別的房間只有我坐在她旁邊然後就看著她呼出最後一口氣

K:那你就等於是目睹生跟死的交界

R:對啊,那後來就看得愈來愈多了,我當兵的時候看最多嘛因為我剛說我憲兵經常出入驗屍的場合,對啊,所以看過的死亡或者是照片就很多啦,

K:所以你看這些看多了之後會不會影響你對生死的看法?

R:對生死因為我基本上我是相信輪迴這件事情的,宗教上還是佛教這樣輪迴的想法,那慢慢愈來愈瞭解說其實生跟死是一體的兩面,有生必有死,

K:這好熟喔...村上春樹

R:有死才會有重生哪,對啊其實我想人類一直在追尋這個課題了,埃及人為什麼要做木乃伊其實也是在追尋死後的世界,有一次我去看那個東漢馬王堆的那個展覽。他們也是在追尋一個死後的世界啊,那那個馬王堆的時代是佛教根本還沒有傳進來的時候,那那時候的漢民族對於死亡的觀念就是呈現在馬王堆的帛畫裡面,對啊,那你看不同的文化像伊斯蘭的死亡或是佛教的天葬啊印度教的火葬啊,這些對啊就是各式各樣的死亡的對於處理死亡的問題都很深刻的在這些宗教的場合上表現出來,

K:所以他算是你,因為我想每個人他大概長期都會思考,有一些那種長期的在思考的問題,所以死亡對你來講算是一個主題,所以就變成如果你看到跟他有關係的東西你都會想要看看他在講什麼

R:都會有牽扯啦其實愛情也是其中之一啊,生的話就有愛啊就有性的問題啊,那性又包含到佔有啊,嫉妒啊被背叛呢哪,

K:這本書有沒有什麼比較印象深刻的地方?

R:印象深刻的部分?其實剛開始看的時候還是會受到正義的影響,你會希望說有一天它是破案的,那他書裡面其實有某一些地方已經蠻接近到那個關鍵,可是又讓這個溜了出去,對啊

K:就是在看的中間...

R:對就是在看的中間你會覺得說叫做正義並沒有得到彰顯,那一般人我們認為的正義其實並沒有得到彰顯,可是她所要講的主題是,活著的人還是會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很努力很勇敢的繼續走下去吧,

K:這是你看完以後的想法,

R:對

K:好。你會被這個影響嗎?(封面:如果您今年只有時間看一本小說,絕不能錯過蘇西的世界)

R:還好耶

K:我覺得這個蠻蠢的,它越這樣寫我越不想看。
(下接之三)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