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02 19:32:31rinchen
失業率的解讀
![](http://mypaperimg.pchome.com.tw/newroot/r/i/rinchen/content/20041102/19/1242098703.jpg)
每月22日行政院主計處都會公佈人力資源調查統計的結果,其中最受到媒體與大眾注目的便是失業率。
我國現行統計方式,全國人口是最大的母體,其中年滿15足歲的人口,扣除現役軍人與監管人口後,又分為勞動力與非勞動力兩大類。
凡年滿15足歲,有能力參與工作,目前已有工作,或無工作但正在積極尋找工作者,皆屬於勞動力。
而年滿15足歲但在勞動力以外的人口,則屬非勞動力,非勞動力包含求學、料理家務、衰老或身心障礙、想工作而未找工作與其他五種。
勞動力按照其就業的狀況,可歸納為就業人口與失業人口。就業人口係指支領報酬的工作者,或在自己家庭企業每週工作15小時以上,但未支領報酬者。而失業人口係指現在並無工作、可以馬上工作,並且正在尋找工作者。失業人口占勞動人口的比率便是失業率,用來衡量閒置中的勞動產能。
失業的結構與變動情況是觀察重點。失業成因可分為:1.摩擦性失業:是指人們在尋找工作或轉換工作過程中的失業現象。2.結構性失業:指市場競爭的結果或者是生產技術改變而造成的失業。結構性較摩擦性失業持久,因為這些人需要再訓練或是遷移才能找到工作。3.季節性失業:農業,營建業與旅遊業特別容易受季節性因素影響。4.循環性失業:因為景氣循環所產生的失業現象。
2004年9月失業率為4.50%,比8月降低0.44%。由於學生幾乎都在暑假畢業離校投入就業市場,因此每年8月失業率一定達到最高峰。失業率按年齡別分析,15-24歲的青少年方向不定,永遠是最高的族群。以學歷別來論,目前是高中職學歷失業率最高。
我國現行統計方式,全國人口是最大的母體,其中年滿15足歲的人口,扣除現役軍人與監管人口後,又分為勞動力與非勞動力兩大類。
凡年滿15足歲,有能力參與工作,目前已有工作,或無工作但正在積極尋找工作者,皆屬於勞動力。
而年滿15足歲但在勞動力以外的人口,則屬非勞動力,非勞動力包含求學、料理家務、衰老或身心障礙、想工作而未找工作與其他五種。
勞動力按照其就業的狀況,可歸納為就業人口與失業人口。就業人口係指支領報酬的工作者,或在自己家庭企業每週工作15小時以上,但未支領報酬者。而失業人口係指現在並無工作、可以馬上工作,並且正在尋找工作者。失業人口占勞動人口的比率便是失業率,用來衡量閒置中的勞動產能。
失業的結構與變動情況是觀察重點。失業成因可分為:1.摩擦性失業:是指人們在尋找工作或轉換工作過程中的失業現象。2.結構性失業:指市場競爭的結果或者是生產技術改變而造成的失業。結構性較摩擦性失業持久,因為這些人需要再訓練或是遷移才能找到工作。3.季節性失業:農業,營建業與旅遊業特別容易受季節性因素影響。4.循環性失業:因為景氣循環所產生的失業現象。
2004年9月失業率為4.50%,比8月降低0.44%。由於學生幾乎都在暑假畢業離校投入就業市場,因此每年8月失業率一定達到最高峰。失業率按年齡別分析,15-24歲的青少年方向不定,永遠是最高的族群。以學歷別來論,目前是高中職學歷失業率最高。
上一篇:人際關係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