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之引思
「漸」這個詞之所以吸引我的主因
是大女兒在高二時告訴我
她做了一本獨一無二的"相冊"---「漸」
那是當時學校國文的作業
具體是怎樣由來而做"獨一無二"的相冊
我也記不很清楚來龍去脈
她把從出生到高二期間
在不同年紀階段選了代表性的照片
再加上自己的文字說明
編成一本「獨一無二 曠世鉅作」的《漸》
看完大女兒的《漸》
心中非常驚訝與喜悅
那是屬於她的成長過程記錄
四年後的某一天
我買了一本《我與弘一大師》的口袋書
大女兒看到此"小小"的書
翻了一下
「爸 你知道我的那本《漸》的起思是怎麼來的嗎?」
「就是看了這篇文章---「漸」(豐子楷)得到的靈感」
此時的我 方知這整個過程的原始來"緣"
反復看了幾次此文章
可能是"機緣"到了
在過去我看類似此文章
大概頂多只看一遍且還不一定有啥感悟
之所以會說"機緣"已到
應該說是"看得多次+有感悟"
這與我禪修的經歷有著關聯
在文章里的一段話
很簡單 但很撼我心
「漸」的本質是「時間」。
時間我覺得比空間更為不可思議,猶之「時間藝術的音樂」比「空間藝術的繪畫」更為神秘。
因為空間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廣大或無限,我們總可以把握其一端,認定其一點。
時間則全然無從把握,不可挽留,只有過去與未來在渺茫之中不絕地相追逐而已。
「漸」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極微極緩的方法來隱蔽時間的過去與事物的變遷的痕跡,使人誤認其為恆久不變。
此時的我
想到過去在大陸工廠任職時
常與部門同事討論一些管理的準則
「讓合理成為一種制度」
「讓制度成為一種習慣」
「讓習慣成為一種自然」
今日回望當時的心境與環境因素
這不就是一種「漸」的思想
我常用「青蛙與熱水」來引述一些思考
鍋裡的水是常溫而放入青蛙
青蛙不感覺有啥異樣
當鍋裡的水緩逐加溫
或許等青蛙查覺到不妥時
已為盤中飧了
但
如果一下子把青蛙丟進熱水
或許因為環境的突然改變
青蛙或可能因熱痛而奮力跳開
反觀人們不也相似於此
在安逸中生活的人們
對環境的突然變化
常有著不滿與抱怨
而生活在異動較大環境
學習著一些應變的敏感度
這兩者孰是孰非
不在此論述
而只是筆者感悟到「漸」的思想
一直存在生活中
也是人們心中無法抓住的
最後藉以文章末段內容為結語
佛家能納須彌於芥子。
「蝸牛角上爭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白居易)
「一粒沙里見世界
一朵花里見天國
手掌里盛住無限
一剎那便是永劫」(英國詩人Blake)
心中感恩與喜閱大女兒的鉅作
真的獨一無二
上一篇:看完「生命的答案水知道」之後
下一篇:《我在7-11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