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3 11:37:09理查
「吃遍世界看經濟」書摘
日前在老闆辦公桌發現一本名為「吃遍世界看經濟」的書,好奇之下便借來翻閱一下,發現雖然他的內容和原先預期的有點落差,但仍不失為是觀察經濟事件的一個新切入觀點。
作者榊原英資是日本前大藏省(相當於財政部)的官員,擔任過財政金融研究所所長、國際金融局局長、大藏省財務官(Vice Minister of Finance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意指負責國際事務的財務次官),因任內積極與美國協調日圓外匯政策的議題,因此被媒體及外匯圈暱稱為「日圓先生」。對於世界各國風土民情多所接觸,因此在他發現可以從飲食文化的發展觀察世界經濟發展的軌跡的新觀點。
以下為該書的各章節主題:
◎誰控制「吃喝」,誰就控制世界!
◎英美支配全球,在於「吃」
◎攻勢凌厲的法國飲食文化戰略
◎曾經最為富饒的中國與亞洲
◎西方為何能把亞洲變成殖民地?
◎速食入侵
◎日本食物風行全球
◎回歸東方
此書書名看似有點艱澀,因為談到經濟學許多人就會覺得很頭大,就如同最近一些號稱要從眾人日常生活角度來解讀經濟行為的書一樣,雖然說是日常生活看似應該很好閱讀,其實內容還是不脫經濟學教科書裡大談各種經濟理論那套,對平民百姓還是難以吸收下嚥。但閱讀完此書後卻發現還真的夠生活化,作者是以看歷史上的飲食相關軼事來解讀世界經濟力量的演變,文中沒提及或引用任何一個難懂的經濟理論,純粹只是要傳達一個觀念─何妨換個全新的角度(譬如說飲食習慣及文化)來看世界發展。
從其第一章的標題「誰控制「吃喝」,誰就控制世界!」看來有點誇張,但這也是為了要馬上將讀者帶進作者的觀點的手法。因為老實說,對於某飲食文化居於強勢地位一事,究竟是不是因為該飲食文化抓住其他各國人民的胃,因此該國才強盛起來的假設,這點還有待質疑,但飲食文化的確隨著該國國力的強盛,會進一步影響週邊各國,這是不爭的事實。同時反過來說,雖然某國的有形國力(經貿實力或者武力財力)或許可能很強盛,但有形國力相對弱小的國家如果具有豐富的飲食文化這一類的無形國力(大陸人說這叫軟實力)時,在國際競爭的情況下有時亦不失為是可以拿來與大國相抗衡的武器之一。
文章從近代歷史談到遠古歷史,分析了美國速食文化因為工業化觀念影響了飲食文化的發展,原本慢食精緻的飲食習慣被快速方便的飲食習慣給取代,並衍生了一些文明病。談到了西班牙、葡萄牙早期殖民主義國家為何會被後起的殖民主義國家如英國、荷蘭給取代,因為西班牙等是以掠奪當地黃金礦產為累積國家財富的手段,不像英國是以在殖民地建立農作生產為基礎;貿易為輔的手段來獲取財富而強盛。更遠地提到了法國在歐洲中古黑暗時期如何因為引進北義飲食文化,進而發展出宮廷飲食,而讓法國成為歐洲的中心及強國。並回過頭來比較當時的東方中國,對比出中國亦像法國一樣,對週邊國家的飲食文化有著兼容並蓄的美德,並且由於自身的物產豐富,因此才能發展出深厚的飲食文化,並進而再影響週邊國家的飲食習慣,成為文化輸出大國。
同時作者也推論認為日本飲食文化的一些優勢,首先他認為日本飲食文化的精緻是存在民間,而不像法國及中國皆因宮廷料理的關係才發展出來,若不是法國發生大革命;或是中國清末的辛亥革命,使得這些宮廷料理師離開宮中,在民間以餐飲技能自謀生路,這些精緻的美食文化不會普及。其次是相較於美國速食文化,將天然的畜牧業或農業搞成工業化生產,講究是品質持續穩定一致及提升產量,因此用了許多藥劑來控制這些自然產物,造成各種不健康的文明疾病,並且讓消費者吃到的食物要從大老遠的地方運來,浪費許多運輸成本。他認為日本飲食文化強調在地風味及季節時令,恰好符合現代人環保及健康的觀念,不但兼顧食物哩程(food mileage),也能因為講究食物原味,避免過多的人工添加物,讓人們吃得更健康,所以在全世界各地引起一股日式料理的風潮,並進而影響其他料理的方式,展現出日本的國力。
這本書的立論其實也正好呼應了嚴長壽先生近年來一直大聲疾呼,要將台灣觀光產業帶領到更深一層的文化觀光中,而台灣餐飲文化就是嚴老大力稱讚的一項重要武器,嚴老是一個有夢想能力的領導者,當然以現階段的餐飲表現還有許多要改進的地方,但就整個台灣競爭力的checking list來說,的確餐飲文化具有相當優勢的發展條件。台灣也和當年的法國和中國一樣,對於週邊國家的餐飲文化接受程度頗高,並且予以包容吸納之後,又會創造出台灣獨有的特色,再加上台灣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時,讓全中國南北四方各地的人們全到了台灣,也帶來了中國各地的飲食菜系及文化,並且完整地保存下來,台灣絕對有資格可以做為全世界遊客要一嘗中國甚至是各國美食時,最好的旅遊目的地選擇,若是台灣的餐飲水準能與國際接軌,那麼台灣餐飲文化是很有機會讓台灣站上世界舞台,並擁有進行文化輸出的本錢,那麼這比投資在國防軍事上的預算將可獲得更大的投資報酬率,台灣也將可以避免被邊緣化的危機。
作者榊原英資是日本前大藏省(相當於財政部)的官員,擔任過財政金融研究所所長、國際金融局局長、大藏省財務官(Vice Minister of Finance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意指負責國際事務的財務次官),因任內積極與美國協調日圓外匯政策的議題,因此被媒體及外匯圈暱稱為「日圓先生」。對於世界各國風土民情多所接觸,因此在他發現可以從飲食文化的發展觀察世界經濟發展的軌跡的新觀點。
以下為該書的各章節主題:
◎誰控制「吃喝」,誰就控制世界!
◎英美支配全球,在於「吃」
◎攻勢凌厲的法國飲食文化戰略
◎曾經最為富饒的中國與亞洲
◎西方為何能把亞洲變成殖民地?
◎速食入侵
◎日本食物風行全球
◎回歸東方
此書書名看似有點艱澀,因為談到經濟學許多人就會覺得很頭大,就如同最近一些號稱要從眾人日常生活角度來解讀經濟行為的書一樣,雖然說是日常生活看似應該很好閱讀,其實內容還是不脫經濟學教科書裡大談各種經濟理論那套,對平民百姓還是難以吸收下嚥。但閱讀完此書後卻發現還真的夠生活化,作者是以看歷史上的飲食相關軼事來解讀世界經濟力量的演變,文中沒提及或引用任何一個難懂的經濟理論,純粹只是要傳達一個觀念─何妨換個全新的角度(譬如說飲食習慣及文化)來看世界發展。
從其第一章的標題「誰控制「吃喝」,誰就控制世界!」看來有點誇張,但這也是為了要馬上將讀者帶進作者的觀點的手法。因為老實說,對於某飲食文化居於強勢地位一事,究竟是不是因為該飲食文化抓住其他各國人民的胃,因此該國才強盛起來的假設,這點還有待質疑,但飲食文化的確隨著該國國力的強盛,會進一步影響週邊各國,這是不爭的事實。同時反過來說,雖然某國的有形國力(經貿實力或者武力財力)或許可能很強盛,但有形國力相對弱小的國家如果具有豐富的飲食文化這一類的無形國力(大陸人說這叫軟實力)時,在國際競爭的情況下有時亦不失為是可以拿來與大國相抗衡的武器之一。
文章從近代歷史談到遠古歷史,分析了美國速食文化因為工業化觀念影響了飲食文化的發展,原本慢食精緻的飲食習慣被快速方便的飲食習慣給取代,並衍生了一些文明病。談到了西班牙、葡萄牙早期殖民主義國家為何會被後起的殖民主義國家如英國、荷蘭給取代,因為西班牙等是以掠奪當地黃金礦產為累積國家財富的手段,不像英國是以在殖民地建立農作生產為基礎;貿易為輔的手段來獲取財富而強盛。更遠地提到了法國在歐洲中古黑暗時期如何因為引進北義飲食文化,進而發展出宮廷飲食,而讓法國成為歐洲的中心及強國。並回過頭來比較當時的東方中國,對比出中國亦像法國一樣,對週邊國家的飲食文化有著兼容並蓄的美德,並且由於自身的物產豐富,因此才能發展出深厚的飲食文化,並進而再影響週邊國家的飲食習慣,成為文化輸出大國。
同時作者也推論認為日本飲食文化的一些優勢,首先他認為日本飲食文化的精緻是存在民間,而不像法國及中國皆因宮廷料理的關係才發展出來,若不是法國發生大革命;或是中國清末的辛亥革命,使得這些宮廷料理師離開宮中,在民間以餐飲技能自謀生路,這些精緻的美食文化不會普及。其次是相較於美國速食文化,將天然的畜牧業或農業搞成工業化生產,講究是品質持續穩定一致及提升產量,因此用了許多藥劑來控制這些自然產物,造成各種不健康的文明疾病,並且讓消費者吃到的食物要從大老遠的地方運來,浪費許多運輸成本。他認為日本飲食文化強調在地風味及季節時令,恰好符合現代人環保及健康的觀念,不但兼顧食物哩程(food mileage),也能因為講究食物原味,避免過多的人工添加物,讓人們吃得更健康,所以在全世界各地引起一股日式料理的風潮,並進而影響其他料理的方式,展現出日本的國力。
這本書的立論其實也正好呼應了嚴長壽先生近年來一直大聲疾呼,要將台灣觀光產業帶領到更深一層的文化觀光中,而台灣餐飲文化就是嚴老大力稱讚的一項重要武器,嚴老是一個有夢想能力的領導者,當然以現階段的餐飲表現還有許多要改進的地方,但就整個台灣競爭力的checking list來說,的確餐飲文化具有相當優勢的發展條件。台灣也和當年的法國和中國一樣,對於週邊國家的餐飲文化接受程度頗高,並且予以包容吸納之後,又會創造出台灣獨有的特色,再加上台灣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時,讓全中國南北四方各地的人們全到了台灣,也帶來了中國各地的飲食菜系及文化,並且完整地保存下來,台灣絕對有資格可以做為全世界遊客要一嘗中國甚至是各國美食時,最好的旅遊目的地選擇,若是台灣的餐飲水準能與國際接軌,那麼台灣餐飲文化是很有機會讓台灣站上世界舞台,並擁有進行文化輸出的本錢,那麼這比投資在國防軍事上的預算將可獲得更大的投資報酬率,台灣也將可以避免被邊緣化的危機。
吃是一個非常可觀的商機,飲食業也不可能沒落,不管到哪旅行,景點可以少去幾個,但當地菜非嚐不可。
如同你說的,飲食業是不會沒落的,而且還蘊藏很多商機及有趣的故事。透過食物背後的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很多歷史緣由,以及風土民情,更可以是和朋友聊天交換知識的好話題,比聊政治體育要中性得多,談到哪個地方有好吃的食物,十個有八個人都會感到興趣的。 2008-05-27 10: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