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25 11:48:22理查

從大前研一的新書「思考的技術」中,你看到了什麼?

本月初看到商週對大前研一先生做的專訪,得知他將有一本新書即將上市,因此迫不及待地就參加了博客來的預購活動,大約在上市的第一時間取得了這本「思考的技術」,並且在一週內看完 (我只有在上下班的通勤時間才有靜下心來閱讀的機會,因此可利用的時間很少) ,雖然說這本書寫得非常淺顯易懂,但這麼快結束一本書的效率幾乎破了我近來看書的速度記錄。

雖然大前研一是位非常有名且具影響力的企管顧問,他這本新作當中的一些重點也和自己日前在新聞台內所討論的主題「你能提出自己的意見嗎?」有所關連,並對我的論點提供了佐證,這點是我被這本書吸引的最大理由,但就如同大前研一在本書中所宣揚的觀念,我們仍需要對世間所有的事物保持懷疑的態度,經由自我的獨立思考才能夠看清事物的本質,因此以下除了將對於這本書中所提到主要觀念做介紹之外,仍會對部份論點提出自己的質疑。

本書的重點集中在以下幾點:
1. 大前研一的思考技術受其科學邏輯的訓練背景可以歸納成三種精神;問題解決 (Problem-Solving) 導向 (不要錯將問題的描述當作是解決的答案) 、實證主義 (對於提出的答案要經過反覆驗證,確定做到彼此獨立、互無遺漏,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懷疑論 (凡事採不輕信的態度,探究事物的Why,而不只做到知道What就好了)
2. 除了強調報告內容的邏輯性及可信度之外,大前研一亦強調報告的表達技巧,要從Audience的角度思考對方能夠理解的順序為何,而不是自己想說的順序 (顧客導向)。
3. 打破傳統教育的窠臼,傳統考試考的是知識而非思考模式,容易讓東方社會的下一代變成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的蛋頭人民,外面的世界已不在是封閉的線性模式,生活上各種事物並沒有絕對的必然性,大前研一主張應該用非線性思考的模式來面對外界複雜多變的環境,因為只會提出單一答案的學生將無法適應外界的變化,也不無法去面對未來生活的需要。其實就如同美國前財政部長魯賓在其自傳裡提到,他是用機率的觀念來去處理外界各式各樣複雜多變的狀況,他明瞭當問題發生時,解決的方式不會只有一種,但所衍生的後果也會千變萬化,為了要快速決策,因此用機率來衡量各方案的可行性就變是魯賓的法寶。

當中提到北歐教育的例子,大前研一認為北歐國家在人少地瘠的天然條件下,為何在平均國民生產毛額的表現上仍能名列世界前矛,與其教育方式有重要的關係,他說這些國家的教育觀念是禁用以標準答案為前題的「教學」(teach),而是追求「學習」(learn)的方式,丹麥的教科書上寫著:「學校沒有教答案的權利,支援孩子學習的權利才是學校的功能」、「當全班二十五人都寫不一樣的答案時,才是最棒的」。這讓我們這種在填鴨式教育出身,並在國外受到不同教育模式衝擊的人來說,真的有很多的感慨,更令人難過的是,在經過十年教改,許多國外留學回來的專家學者相繼投入教育工作之後,台灣的學習環境;不論是小學還是大學研究所,仍然充斥著抑制學生思考能力發展的枷鎖,台灣學校的教育喪失了為國家儲備競爭力的功能,更甚者變成是妨礙國家人力資源發展的元兇,在面臨外在世界變化如此迅速的同時,台灣的人才還不能夠擁有未來發展所需的特質時,怎能叫人不心急如焚呢。

當然大前研一在本書當中列舉了許多例子來說明他的想法,當中有一些是屬於未來或未發生的議題,有許多的推論都存在著許多爭議,不論是日本國內的郵政民營化或是政府業務電子化,還是討論到中國區域發展論還是中華聯邦等等,或許這當中難免會顯露出大前研一自負 (甚至還有點過度自傲) 的性格,而引起其他人的批評或攻訐,就像有人針對中國究竟是崛起還是會崩潰?究竟兩岸問題是不是會如大前研一預測發生在2005年等等議題進行論戰,我想在這些問題上仍有許多的假設是大前研一的個人觀察和體驗,並未經過充份的論證來證明,因此就其提出的內容來看,大前研一或許可做為預言家,但倒還不需要將其說法奉為未來發展的圭臬,各方人士可以對其說法再加以驗證,再來決定是不是認同也都無妨。所以他在說明案例中的主張不應該是成為爭論的焦點,我們也不是全然地支持或反對大前研一對於這些議題的看法。本書有價值的地方不在於究竟大前研一在這些例子中所提的各項看法能否成真或付諸實行,而是應該從他的思維邏輯來瞭解他在本書所揭諸的思考觀念的問題,究竟你能從他的思考過程中看到些什麼?未來的機會是留給有前瞻性的人,只有培養下一代良好的思考技術,我們才有機會放手讓他們展翅高飛,創造出不同於以往的局面。


Dave 2009-06-21 15:32:37

敬愛的理查版主:

分享我的心得看法!

日籍的大前研一先生與哈佛企管的麥可‧波特先生,都是在我1996年底從紐約市大商學院輟學回台後,應台灣的官方與企業界邀請,長年為台灣本地經濟政策做策略規畫的大師級人物,但是在1996年之後幾年,當時我在台北當地醫事管制當中,對生物科技產業配方內容物的關心,反而遠超過企業管理策略理論的興趣呢!就這樣子。

在企業管理的教科書中,日系的管理經典,也是我在新竹唸大學時副修企管課程時不太熟悉的理論,例如品管圈的應用,近年來在戴明先生的各項品管標準盛行下,已經建立起概念了;又如零基管理的企管理論,在戴爾電腦公司的強勢對市場攻城略地後,也有深刻的印象了。

在1996年後空白的企管策略與理論,在哈佛的麥克‧波特方面,哈佛企管評論去年有介紹導入他的國家競爭力分析學說;至於日籍的大前研一先生的學說,先前我逛誠品書店時,與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先生,還有台塑王永慶先生的經營理念放在同一個分類下,目前還只限於顧名思義的瀏覽階段,就這樣子了!

DB,
June 21, 2009